種種跡象表明,創業板開市10年之際,將迎來歷史性變革,推行注冊制。

近日,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在深圳調研時提出,全力推進深圳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盡快取得階段性成效,切實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
深圳市市委書記王偉中稱,希望證監會支持和指導,加快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推動注冊制改革。
對于資本市場的改革,創頭條記者采訪多位業內人士獲悉,注冊制同步于國際資本市場標準,是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環節,標志著我國正在形成多層次、市場化資本市場競爭格局。
而這一格局的形成,無疑將對正處于“升級”節點的“雙創”大潮,提供新的刺激力。
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張奧平在接受創頭條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業板即將實行注冊制在于創業板首先已經完成了歷史階段性的任務。”
據創頭條記者統計,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構成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高達9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占比75%以上,這符合當年創立創業板時“支持高新技術企業通過中小板、創業板等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的期待。
張奧平還認為,創業板進行注冊制是大勢所趨。目前,紐交所、納斯達克市場、包括港交所市場都用注冊制。國內科創板已經進行注冊制改革,如果創業板和中小板不進行,未來優質的上市公司資源都會被吸引到科創板,那樣就可能會產生別的版塊停滯現象。
有市場人士在接受創頭條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創業板推行注冊制年底前肯定出征求意見稿。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一級市場并不景氣,納斯達克對中國市場公司的態度存在變數,港交所目前的局勢也不樂觀。現在需要有新的資金出口,科創板和創業板的注冊制顯得勢在必行。此外,科創板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推行被證明是成功的,未來將形成以科創板和創業板相結合的多層次注冊制開放性資本市場,激活中小企業生機。
實際上,對于創業板本身而言,也到了需要革新的境遇。創頭條記者發現創業板指數在經歷一系列暴漲后,2018年凈利潤較2017年出現同比高達69.05%的下滑,這期間還出現從業者操縱股價和業績、虛增上市公司利潤等惡劣現象。
中信改革發展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赟表示,創業板以民企為主,多是中小企業,實行注冊制后,可以讓“殼資源”貶值,抑制投機,同時為民企提供更好的融資機會。
“此外,創業板的注冊制還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國內已在海外上市的創新創業企業回歸A股,逐步讓境外投資者可以直接投資創業板。”
實際上,創頭條記者發現,創業板想要推行注冊制,還需在制度上進行一系列的革新。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盤和林表示,要關注創業板的定位是否和科創板一樣存在行業限制,協調好與科創板之間的合作競爭關系。如果創業板的發行上市變成注冊制,那么在具體標準、規則上就要和科創板互補,形成相輔相成的錯位競爭。
張奧平也認為,創業板的注冊制改革和科創板一定會有一定的差異,不可能是同質化的競爭。“創業板和科創板對待行業的標準,包括上市的要求都會是差異化的。但是對未來投資者的影響也是存在的,創業板實行注冊制后,可能會推行一些新的方式和手段去吸引優質的中小型創新型企業。”
此外,盤和林認為,還要從制度上處理目前排隊企業的問題,是否要和目前的排隊企業進行新老劃斷,創業板IPO審核是否會雙軌運行,當前是否需要加速消化創業板排隊企業,為創業板存量改革預留空間,這些都是需要從制度層面考慮的問題。
推行注冊制,科創板是一個沒有存量IPO企業的市場,但創業板不是,創業板后期的退市制度是否普遍適用于新上市企業和存量上市企業,有必要進一步明確,因為兩者的上市標準不一樣。
“除了制度上存量公司和新的用注冊制方法發行的公司并存問題以外,創業板注冊制的關鍵是投資者和投資機構價值適當性管理問題。”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創頭條記者。
“實行注冊制后意味著,監管從實質性的盈利質量監管,向信息披露監管轉變。殼價值降低,部分行業估值會抬升,這讓投資機構的投資方法更加偏向價值派。”上述人士繼續表示。
“此外,要知道原有的創業板,投資者沒有資金要求和經驗要求,但是科創板和注冊制要求投資者有50萬的投資資產和24個月交易經驗,這要求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要更強才能夠適應。注冊制下意味著不好的公司隨時退市,創業板推行注冊制后,就更加需要考量投資者的價值管理能力。”
創頭條(Ctoutiao.com)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違規轉載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文作者:陳卓,微信:cz18510378718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