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100天”新聞發布會昨日舉行
5月10日,“中國—歐洲中心”正式啟動,成為成都建設西部對外交往中心的新窗口和對歐全面合作的新平臺
今年4月1日,成都自貿試驗區這個新生兒呱呱墜地。肩負著深耕國家改革開放試驗田歷史使命,成都自貿試驗區從出生到成長,一直受到廣泛關注。如今,距新生兒出生已滿百日,100天過去,它成長情況如何?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熱點?又做出了怎樣的創新?昨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100天”新聞發布會(點擊進入新聞發布會直播實錄),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管理委員會主任郭啟舟,成都自貿試驗區4個落地區域相關負責人以及第三方獨立機構普華永道中國稅務與商務咨詢合伙人、成都分公司負責人,分別就成都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以來進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方向進行了介紹。
上半年成都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1812.9億元
同比增長66.6%
? 成都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以來,各項工作加快推進,一批首創改革相繼啟動和落地,區內注冊企業快速增加,各種要素不斷聚集,改革創新紅利開始釋放。據海關統計,2017年上半年成都市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1812.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同)增長66.6%,高于同期全省59.5%的整體進出口增幅,占四川進出口總值的86.4%,該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了3.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14.1億元,增長61.4%;進口898.8億元,增長72.1%。
? 截至7月10日,新注冊企業7608家,注冊資本1026.36億元(內資企業注冊資本1020.9億元,外資企業注冊資本5.46億元);蓉歐快鐵共開行377列,中亞班列開行14列,成都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開展進出口業務250票,貨重1751噸,貨值1.24億元。整車進口117臺,貨值1.7億元。雙流航空港國際航線突破100條,綜保區(雙流)海關受理報關單63154票,監管貨運量 22598.4噸,監管貨值229.3億元,實征稅款3.4億元,分別增長10.8%、61.3%、88.1%、41.7%。
? 郭啟舟表示,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一直在著力服務優勢產業發展,推進特色試驗項目。率先推出中歐班列物權化多式聯運提單“第一票”,開展鐵路運郵快(件)試點,平行汽車進口實現零的突破,“中國-歐洲中心”項目全面投運。實施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試點,加快電子口岸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推行全程電子化登記和電子營業執照管理,推進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和部門間數據交換共享,成立“一帶一路”法律聯盟服務中心。探索外商投資和國際化人員往來“單一窗口”,推進“多規合一”“多評合一”。探索設立新型金融平臺,實施“國際頂級科技園區合伙人計劃”。成都知識產權審判法庭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設立,跨區域受理案件成倍增加,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大幅提升。
? 利用自貿試驗區平臺,與川南臨港片區就成、瀘兩地在“空、鐵、公、水”四港合一、產業供應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達成合作,在推進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沿線之間互聯互通,開展片區協同試驗和聯動試驗等方面進行合作。聯合省自貿辦開展“四川自貿試驗區共建共享交流座談會”,全省20個市(州)對話交流“共建成都自貿試驗區,共享西部區域合作最大平臺和發展機遇”,主動對接眉山、廣元等市(州),推動實現與各市(州)的聯動試驗和共建共享。
? 自貿試驗區的發展離不開制度創新。據悉,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我市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制度創新和改革舉措。比如,為給自貿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成都市法院和市檢察院分別出臺《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為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和《成都市人民檢察院關于服務保障成都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意見》。數據顯示,自《成都市村(社區)證明事項保留清單》公布以來,已取消各類證明298項,僅保留15項。
? 按照國務院復制推廣第一、第二批自貿區共54條改革經驗的要求,成都自貿試驗區積極抓好復制推廣工作。除“國際航行船舶檢疫監管新模式”因成都市不涉及國際船舶通航無法復制外,其余53條經驗所涉領域均組織開展了相關工作。在抓好復制推廣的同時,積極對接前兩批自貿試驗區,收集了369個案例成果,其中篩選出73項符合成都自貿試驗區建設需要的可學習借鑒任務,目前已將其中30條納入2017年改革任務清單,正抓緊在自貿試驗區范圍內落地實施。
? 未來將組建成都自貿試驗區企業服務中心
? 據郭啟舟介紹,接下來,成都自貿試驗區將圍繞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著力推動多式聯運“一單制”改革、鐵路提單物權化、平行車進口、飛機融資租賃和大市場監管模式等重點改革試驗任務。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行業代表和社會各界人士組建成都自貿試驗區專家咨詢委員會,積極探索開展出口產品低碳認證、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監管辦法等重點課題研究。組建成都自貿試驗區企業服務中心,開展自貿試驗區全球推介,集聚全球資源。繼續強化區域合作,積極開展聯動試驗,立足成都、帶動全川、服務全國。
? 區域一: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
? 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率先發布三年任務清單126條和2017年任務清單49條,各項任務有序推進。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區內完成貨物狀態分類監管業務進出區共2027件(進區1410件,出區617件),進出區總貨重127噸(進區97噸,出區30噸),進出區總貨值約1.26億元人民幣(進區8013萬元人民幣,出區4558萬元人民幣)。截至6月底,高新自貿試驗區共新登記各類型企業5759戶;新增注冊資本(金)489.68億元,主要涉及科技、信息技術、商務等行業。其中,內資企業5695戶,注冊資本(金)486.31億元;外資企業64戶,注冊資本(金)3.37億元。
? 亮點一:全球頂級科技園合伙人計劃
? 成都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洪濤在發布會上表示,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重點實施“全球頂級科技園合伙人計劃”,國際開放合作持續深化。5月10日,“中國-歐洲中心”正式啟動,成為成都建設西部對外交往中心的新窗口和對歐全面合作的新平臺。中韓創新創業園已初步建成全國領先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微軟成都云加速基地、阿里(成都)創新創業中心等22家國內外知名眾創空間相繼投入使用,吸引120余家高成長性企業和43家韓資企業入駐。
? 亮點二:發行全國首單銀行間市場“雙創債”
? 今年5月,以成都高新投資集團為主體,高新區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全國首單雙創專項債務融資工具,創新性地允許將募集資金通過委托貸款或股權投資的形式支持成都高新區“雙創”企業發展。首期金額5億元,其中至少1億元用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股權投資。探索設立“成都高新區重點產業知識產權投資基金”,基于知識產權評估,以動態估值的股權投資+銀行貸款幫助輕資產的高科技企業進行投貸聯動融資。
亮點三:企業設立全流程“一窗受理”
? 據悉,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已經實現企業設立全流程“一窗受理”。所謂“一窗受理”模式,就是指將原來企業設立所需的核名、設立、變更、注銷等所有環節實現在一個窗口完成辦結。在自貿試驗區范圍內開展企業住所(經營場所)申報登記制改革試點,對負面清單以外的住所(經營場所),企業可自主申報,無需再提交房屋產權證明、租賃合同等證明材料,工商注冊便利化進一步提升。同時,首創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雙報制”。企業或個人知識產權被侵犯后,可同時向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報案,雙管齊下保護企業或個人知識產權。
? 區域二: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
?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截至今年6月底,雙流自貿試驗區成功引進順豐無人機、四川航空物流基地等項目34個,總投資246億元。新增注冊企業274戶,新增注冊資本(金)207.8億元。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雙流機場擴能改造、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中商飛民機示范園、中電熊貓等24個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經濟發展穩步提升。自貿試驗區實現工業產值(規上)129.9億元,主營業務收入約349億元,同比增長11.8%,稅收約9.5億元,同比增長12%,實現外貿進出口約101億元,其中綜保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約80億元。口岸通關便捷高效。二季度雙流機場口岸累計監管進出口貨量約10萬噸,監管貨值約725億元,國際快件中心進出口29.1萬票,貨量2106噸,貨值約9.81億元;空港指定口岸進口439票,721噸,貨值1.05億元;郵政國際快件中心進出境郵件總量160.9萬件;保稅物流中心(B型)進口貨量102噸,實現進出口貨值約2.5億元。
? 亮點一:綜保區內貨物流轉時間由9.2小時縮短至9分鐘
? 雙流自貿試驗區擁有全國第四大航空樞紐、川內唯一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即雙流國際機場;同時擁有四川自貿試驗區內唯一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即雙流綜合保稅區。據雙流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春禧介紹,雙流自貿試驗區積極推出“先進區、后報關”“分送集報”“集中匯總納稅”等通關便利化措施,提升口岸通關效率,目前綜保區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分別為0.31和0.34小時;6月底上線“區內流轉貨物虛擬運抵”系統,綜保區內貨物流轉由9.2小時縮短至9分鐘。成都機場進出口通關時間為14.2和1.05小時,列全國主要空運口岸第4位。
? 亮點二:成立西南首個“一帶一路”法律聯盟服務中心
? 楊春禧透露,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當日,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就成立了西南首個“一帶一路”法律聯盟服務中心。中心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開展立法建議、政策分析、法律研究、法律服務等工作,推動法律合作與交流,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提供法律護航。
? 亮點三:給四川商品走向全球搭建“網上絲綢之路”
? 4月1日,雙流自貿試驗區率先在綜保區內,實現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備貨出口四川“第一單”業務,即成都造女鞋出口加拿大,給四川商品走向全球搭建起“網上絲綢之路”,跨境電商業務取得突破。金融產業方面,已引進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11家,注冊資本9億元,管理基金規模183億元。
? 區域三:成都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
? 自4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以來,自貿試驗區發展態勢良好。預計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3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
? 亮點一:掛牌當日同步設立政務中心自貿服務專區
? 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自貿服務專區,并于自貿試驗區掛牌當日同步運行。自貿服務專區設“企業注冊”“外資備案”“稅務綜合”等5類9個窗口,提供多語種在線傳譯、人臉識別、一窗通辦等多元化服務,大力推進審批服務國際化、智能化、便捷化。
? 亮點二:全省率先設立“一窗通辦”稅務服務窗口
?在全省率先分步驟推進國稅、地稅聯合服務、聯合分析、聯合執法的稅收征管體制改革。設立“一窗通辦”稅務綜合服務窗口,實施“一人一機雙系統”融合辦稅模式,企業只需在一個窗口就能同時完成國、地稅報稅事宜。
? 亮點三:設立成都第一家知識產權審判庭
? 積極推動在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范圍內設立成都市第一家由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編辦批準設立的知識產權審判庭,實行民事、刑事、行政“三合一”審判模式,跨區域集中管轄知識產權案件。
? 區域四:四川自貿試驗區青白江片區
? 1-6月,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共開行377列,發送集裝箱3.09萬標箱,貨量9.17萬噸,貨值19.54億美元,同比增長145%、147.2%、499.35%、694.31%。集裝箱中心站實現吞吐量25.9萬標箱,同比增長4.1%。鐵路口岸監管箱量2.1萬標箱,貨值9.2億美元,貨運量12萬噸,同比增長245.8%、183.7%、109.1%。
? 亮點一:簽發首單中歐班列多式聯運提單
? 成功簽發首單中歐班列多式聯運提單,實現以提單質押方式開具信用證進行貿易結算;推動金融機構開具基于鐵路運輸的首張信用證;加快自貿區金融超市建設,構建鐵路港特色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推進住所申報承諾+負面清單管理制、率先推出郵政通訊地址作為企業住所登記等企業住所登記制度改革;實現地稅掃碼支付及國地稅“一人一機雙系統”等稅收服務創新;在衛計領域率先實現“雙隨機”監督執法新模式;與四川大學組建“蓉歐+”戰略研究中心,掛牌成立“布魯塞爾中國與歐洲問題研究院鐵路港研究基地”,搭建國際合作交流平臺;創新自貿區人事制度改革,實行“身份凍結、全員聘用”、任務清單管理模式。
? 亮點二: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服務中心正式運營
? 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服務中心正式運營,形成政務、口岸服務一體化,實現國際班列訂艙、場站、關務等一站式通關、一票辦理。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掛牌,建成七大功能區和監管信息平臺。四川首個自貿區平行進口車交易展示中心投入運營,在平行進口車展示銷售、金融服務、零配及倉儲等全產業鏈條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務。
? 著力打造國際國內物流“兩張網”。國際端實現至莫斯科、羅茲、伊斯坦布爾北中南三線并行,蓉歐快鐵實現每周去11回8雙向穩定運行。國內實現寧波、青島等11個城市間五定班列對開。
? 亮點三:依托口岸探索新型貿易
? 著力探索以大宗商品貿易為主的新型貿易。依托保稅物流中心開展進口汽車零部件等高附加值產品的保稅倉儲、國際分撥等業務,1-6月開展業務貨值1.22億元。舉辦首屆平行車博覽會。組建進口肉類企業聯盟。組織舉辦“‘一帶一路’五金機電產業聯盟研討會”,成立“一帶一路”五金機電產業聯盟。
普華永道中國稅務與商務咨詢合伙人、成都分公司負責人徐聞:改革得到普遍認可
成都自貿試驗區復制推廣任務完成率高達88%
? 受成都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委托,普華永道咨詢公司作為獨立第三方機構,對成都市復制推廣第一、第二批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的工作成果開展了評估。
? 徐聞表示,自貿試驗區掛牌100天以來,成都立足實際,學習借鑒了前兩批自貿試驗區做法,改革得到普遍認可。從實施效果來看,各項政策切實為企業帶來了幫助和便利,在投資市場開放、推動貿易便利化、促進金融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擴大服務業開放發展等方面取得了實際效果,對成都市營造開放的市場環境、構建中國自由貿易政策框架、對接國際通行規則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 截至2017年6月,成都市完成復制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47條,完成率高達88%。實際上,成都響應速度一直十分迅速,如2012年率先試點的“入境維修”業務、2014年試行的“出境加工”監管,早在自貿區設立之前即進行試點,屬于全國首創。調查顯示,企業對成都市復制推廣新一批改革經驗的做法,平均滿意度高達78%,單項政策滿意度超過80%的達9條之多,改革工作得到普遍認可。
? 徐聞指出,下一步,成都應該圍繞“建設西部門戶城市開發開放引領區、內陸開放戰略支撐帶先導區、國際開放通道樞紐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的目標,研究提出更多的創新政策和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引領西部地區共同開發開放。具體而言,可以在積極打造貨物貿易市場、全力擴大金融市場規模、大力推動服務貿易發展、繼續深化改革四個方面著力。
? 新聞鏈接
《成都自貿試驗區2017年建設試驗任務清單》首次對外發布
? 昨日,在“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100天”新聞發布會上,《成都自貿試驗區2017年建設試驗任務清單》也首次對外公布,并提出2017年工作要點。
? 記者從市自貿辦了解到,《成都自貿試驗區2017年建設試驗任務清單》分投資體制、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金融創新、簡政放權、監管治理和法制保障7個領域,共涉及改革任務84項,試驗項目117個。
? 2017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聚焦對歐開放和創新驅動兩大試驗特色,圍繞服務貿易自由化和國際產能合作兩大開放重點,加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為帶動全川、服務全國貢獻更多成都經驗,為進一步發揮“一帶一路”核心節點城市作用,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堅實支撐。
? 具體表現在統籌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完善建設推進機制、制定改革實施方案;推進試驗任務落地,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升監管治理能力、擴大服務貿易開放、探索金融改革創新、暢通貨物貿易通道;做好試點經驗評估推廣,跟蹤評估改革成效、建立復制推廣機制、帶動區域協調發展等主要任務的開展推進。(記者 孟浩 李艷玲 攝影 張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