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都在說O2O的冬天已經到來時,一直低調運營的“回家吃飯”平臺卻突然發力,從北京出發,布局滬廣深杭。在連續幾輪融資之后,“回家吃飯”目前又進擊食材直供、風險保障等“大動作”,成為餐飲O2O行業里的最大變量。
正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一樣,“回家吃飯”也經歷過從試錯到快速發展的全過程。作為“回家吃飯”的天使投資人,王剛在一次內部分享中講述了“回家吃飯”曾經走過的彎路,這對于創業者如何做產品會有很好的啟發。以下內容來自王剛的內部分享,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略有編輯。
在美國的時候,有一家公司要做成私家廚房,也就是說,去美國不去餐廳吃飯,而是去陌生人家吃飯,和他去聊天。這個模式有點意思,可以把周邊的餐廳顛覆掉。
但這種模式和“回家吃飯”不太一樣。前者是以社交為目的,不是為了讓用戶吃得吃得干凈放心。到中國以后,我們覺得社交導向行不通。于是這樣的話,我們就走了另外一個方向。
我們發現,中午吃飯時,大量白領要么千篇一律吃盒飯,要么去樓下餐廳吃,要排隊,而且大部分還有地溝油。于是我們想類似私廚的模式應該首先解決這個群體吃得干凈、放心的問題。
有了需求,那么誰來實現呢?
我們想到了一個群體。比如,那些代駕司機并不是傳統線下做代駕的——可能是白天上班賺6000塊錢的人,為了賺1萬塊錢,晚上去開車賺4000。所以新經濟有一個特點是兼職的把專職干掉,因為兼職更有成本優勢。
放到私廚這個事情上,我們就想,能否讓給我們家做飯的阿姨讓她去賺錢。這個模式很快得到的驗證。我們去小區進行傳單推廣,后來發現,能做菜的阿姨太多了。
但一開始我們走了彎路。因為在一些地區,有人做飯,沒有人吃飯。走了一個多月到兩個月的彎路后,我們覺得不對勁,就找了另外一個模式,即在CBD最近的兩公里之內小區找阿姨,給CBD直接供貨。
模式改了后,我們一個創業公司一個創業公司的拓展,回單率非常高,因為每個阿姨都可以燒好菜,油都是標配的,味道到又可以放心。
事情起來后,我們也有擔心,比如大眾點評和美團會不會把我們抄了。在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O2O的C2B的模式中,能成為獨立入口的機會越來越少。
我們如何選擇創業定位的?C2C的事我們不敢干,這種大機會還是留給阿里和騰訊。但C2B模式是我們的強項,因為這些B很分散,阿里、騰訊和百度都不愿意干,所以應該我們干。B就是我的柱子,但我們同時又不是一個純B2B2B業務,還有2C,這樣我們就有了話語權——C2B之間又產生了一個閉環,閉環又來做交易,這是一個非常完整的閉環。
與此同時,今年出現了什么樣的情況呢?比如,C2B2B從越來越多的途徑冒了出來——原來是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引起B端環節的變化,今年的新跡象是,零售商和批發商關系的變化引起了生態的裂變,所以出現了找塑料網、找機械網、找配件網等B2B平臺。同樣,今年的B2B還會有一些新機會。
與其他創業公司一樣,我們可能還會面臨到中型平臺的絞殺。
可見的事實是,58同城開始做洗車、家政,京東開始做送貨上門,開始做水果生鮮——這些寡頭可能很快轉身過來,給我們的時間窗口非常短。所以,如果你早期卡位置卡得準,那就應該一路狂奔。但如果跑得不夠快,要么得做好被收購的準備,要么就被他們打趴下。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