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和信息化新聞網 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萬贏信 謀定采編:近日,壹諾數科發現由大數據產業生態聯盟聯合賽迪顧問共同完成的《2019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在2019世界計算機大會——“計算機未來:算力驅動萬物互聯”主題論壇上重磅發布。

《白皮書》從政策、產業、區域、人才和資本五個維度展示了2018年中國大數據產業生態的最新進展,并圍繞互聯網、金融、電信、政府、健康醫療和工業六個細分產業,詳細洞察其歷史演進、特點、痛點和未來機會點。
當今時代,數據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衣、食、住、行等相關領域的海量數據持續迸發。2017年滴滴用戶數達4.5億,提供了超過74.3億次移動出行服務;2018年微信每日發送信息450億次,新浪微博日活躍用戶2億,微博視頻/直播日均發布量為150萬+;2018年天貓雙11訂單量突破10億,2019年京東“6?18”開場1小時下單金額50億元;中國3萬家綜合性醫院,每年新增數據量可達20Zbit。上述海量數據的產生為大數據應用提供了豐富的基礎資源和場景。根據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到2025年全球數據量將會從2018年的33ZB上升至175ZB。
基于生產生活中的海量數據資源,整個經濟社會的數字化水平將遵循“數據化-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演進路線持續升級。“數據化”是關鍵基礎,它確定了數據的采集邊界和標準;“信息化”是關鍵流程,它規范了數據采集、存儲、分析的具體方法;“數字化”是關鍵手段,它明確了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展分析和應用的新思路新模式;“智能化”是關鍵效果,它反映了數字化轉型的成效,覆蓋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和產業發展等多領域。
大數據作為數字化轉型中的核心支撐能力,相關技術和應用助力了數字中國戰略的加速落地。數字中國戰略包含數字經濟、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三個部分。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持續壯大,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國家網信辦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3萬億元,同比增長15.1%,占GDP的比重達34.8%。據上海社科院測算,2016年到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了74.1%、57.5%和60.0%。與此同時,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建設也同步推進,持續提升政府的服務能力,優化社會的運行效率。
壹諾數科多年來一直深耕大數據發展領域,專注于大數據創新應用,以大數據為依托,深度結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布局多行業、多場景,打造“場景·金融·生活”一站式生態解決方案;同時壹諾數科也為政務機構、金融機構、公益機構等組織提供高效智能的定制化科技服務。幫助合作機構提升服務效率,深度挖掘數據價值,開啟智能服務新篇章。
2019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白皮書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
2023-11-10 中國經濟與信息化研究發布了 《“進博會+”跨境電商 劉虹飛:“一帶一路”入華標配培育新動能》的文章
2023-11-07 中國經濟與信息化研究發布了 《國研智庫·中國國政研究-萬祥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踐創新》的文章
2023-10-25 中國經濟與信息化研究發布了 《美美與共攜手躬行 科特派共同體與激光共同體簽署戰略合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