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來自視覺中國
“我們決定不做Uber的保險業(yè)務了”。
美國知名專業(yè)保險和再保險服務商James River Group詹姆斯河集團 (NASDAQ:JRVR),在10月9日遭遇了最糟糕的一天。截至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1:30,該公司股價暴跌了22%。實際上,該公司并沒有發(fā)布慘不忍睹的業(yè)績報告或類似的信息——相反,股價暴跌的原因是該公司決定放棄其最大的客戶——Uber。
在當天股市開盤前,該公司表示將取消Uber Technologies Inc(NYSE:UBER)的所有保險單。
忍痛割肉
具體的事情細節(jié)是這樣的,James River決定終止與Rasier LLC的業(yè)務合作關系。Rasier LLC 是一家與共享出行行業(yè)車主合作的交通網(wǎng)絡服務商,它也是Uber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作為詹姆斯河集團最大的客戶,Uber早在2013年就與其開展了相關保險業(yè)務,目前詹姆斯河為全美20個州以及波多黎各和華盛頓特區(qū)的Uber司機提供保險服務。
在這一領域,Uber也與Farmers Insurance、Progressive和好事達(Allstate)有合作往來。日前Uber表示,未來將在這一市場啟用另一家保險公司取代詹姆斯河,但目前還不清楚是哪一家。
詹姆斯河方面提出,所有保單將在適用于大多數(shù)上述保險合同的2020年2月29日(到期日)之前,即2019年12月31日取消。該公司還宣布了其超額和盈余線(又稱“特殊保險”)部門中,所有與商用汽車業(yè)務有關的虧損,其中就包括Rasier LLC的保單。
詹姆斯河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顯然是在情理之中。根據(jù)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J. Adam Abram的說法,Rasier LLC的業(yè)務盈利狀況明顯不及預期。事實上,與Uber的業(yè)務合作是詹姆斯河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投資者對這一消息感到不高興并且拋售股票也就不足為奇了。
從決定引發(fā)的后果來看,詹姆斯河應該會預計到“撤單”將引發(fā)自己股價的暴跌,但是面對虧損,即便忍痛割肉也在所不惜。
在此后的24小時內(nèi),這一決定導致多家投行將其股票評級降低。目前只有一家投行表示看好這一舉動,并重申了對這家保險公司的看漲立場。
萊利(B. Riley FBR)的分析師將該股評級下調(diào)至中性出售,從“中性”下調(diào)至“賣出”,并將目標價格從45美元下調(diào)至40美元。Sun Trust Robinson Humphrey分析師也下調(diào)了該股的評級。該公司分析師表示:“虧損的波動性非常大,同時我們認為詹姆斯河對其未來業(yè)績的擔憂,最終促成了管理層終止合作關系的決定”。
只有JMP Securities的分析師馬修·卡萊蒂重申了跑贏大盤的評級和50美元的目標股價。他認為這家保險公司正在削減一項未達到利潤目標的多余業(yè)務。
吊詭氣氛
在這次“保險撤單”舉措的背后,外界看到的不僅是一家保險公司對虧損業(yè)務的無奈,也能看到資本市場的暗潮涌動。
詹姆斯河的大股東是全球知名的對沖基金D. E. Shaw,而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則是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早在2013年Uber與詹姆斯河集團開展保險業(yè)務時,就顯露了借此與高盛拉近關系的訴求。
2014年,Uber開始聘用高盛發(fā)行自己的可轉(zhuǎn)換債券,而在2019年5月Uber公司IPO時,高盛正是主要承銷商之一。
如果說高盛對于詹姆斯河終止和Uber的保險業(yè)務完全不知情,誰能相信。
從業(yè)務范疇來看,Uber方面曾對詹姆斯河的保險范疇有過介紹:當車主個人的汽車保險拒絕賠償時,該公司的保單將負擔這筆費用。也就是說,在Uber平臺接單的私家車主,在運營中如果發(fā)生事故或造成乘客受傷或撞傷他人,很可能會不被常規(guī)保險公司受理,相關的理賠往往都是由詹姆斯河集團來承擔。
據(jù)相關資料顯示,在2013年開展該業(yè)務之前,詹姆斯河的交通網(wǎng)絡保險業(yè)務僅為170萬美元。而與Rasier LLC開始合作后,僅在2013年的前九個月,保險費收入就達到1870萬美元。
但是分析人士指出,即便目前Uber的相關保險費用支出可能會達到每年2.5億~3億美元,但是相關保險費用對于詹姆斯河來說依然是捉襟見肘。外界對Uber的批評聲音之一,就是Uber沒有為日益增多的平臺接單車主提供足夠的保險支持。
或許是出于對Uber共享出行業(yè)務的未來極度看衰,JMP Securities的分析師這樣總結(jié):“ Uber的業(yè)務沒有足夠的利潤來繼續(xù)推動合作的前進。盡管取消Uber的3億美元凈保費收入,可能將導致詹姆斯河集團2020年每股的收益減少,但我們認為,由于快速增長的核心業(yè)務利潤要高得多,這次舉動引發(fā)的負面影響將是短暫的。”
下載虎嗅APP,第一時間獲取深度獨到的商業(yè)科技資訊,連接更多創(chuàng)新人群與線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