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曜立宣布品牌戰略升級,更名為立達融醫,將在發展較為成熟的現有業務基礎上,加速在醫療數據存儲層與應用層的市場擴張,此次融資,資金將重點投入到基礎醫療智能技術的創新研發。
日前,醫療科技服務公司立達融醫宣布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投資方未披露。今年9月,曜立宣布品牌戰略升級,更名為立達融醫,將在發展較為成熟的現有業務基礎上,加速在醫療數據存儲層與應用層的市場擴張,此次融資,資金將重點投入到基礎醫療智能技術的創新研發。
據介紹,立達融醫團隊來自于臨床醫學、通信、計算機、金融等多個綜合領域,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領域沉淀有多年實戰經驗,在垂直領域和跨行業資源層面也長期穩定積累。經過四年發展,立達融醫在數據源獲取、數據平臺搭建、應用場景、產品打磨、客群獲取等環節,已形成一定的商業閉環。目前,立達融醫的醫療數據終端服務已經在心內科、婦產科等科室得到有效應用。
據悉,近幾年,大數據在各行各業興起,從數據聚合到數據裂變后的價值應用變得越來越顯著,但是在擁有海量數據的醫療行業中,大部分信息資源還“沉睡”在數據庫中,一方面由于現有數據收集、存儲、集合以及管理不規范,導致數據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跨部門、跨機構之間數據標準不統一,數據的供應與需求得不到有效匹配,形成牢不可破的“信息孤島”,醫療數據“沉睡”的現狀直接導致臨床診療、科研項目、醫院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不完全統計,目前尚有80%的醫療數據沒能得到有效利用,這也直接導致了醫生在日常工作及科研管理中,不得不占用大量人工和時間整理數據。據丁香園發布的《調查:醫生工作負荷驚人 疲勞程度較嚴重》報告指出,醫生除了有55%的時間用于坐診,還有40%以上的時間被大量的非臨床事項占據,如行政管理、進修學習、論壇會議等。事實上,數據作為理論的核心依據是諸多繁雜工作中最分散、缺失且亟需的部分。
2015年,立達融醫成立,首先從醫療數據切入,解決醫療工作中數據集成問題以及因數據集成而導致的工作繁雜的行業現狀。
立達融醫首創醫學專科字典庫,將醫學知識圖譜、醫療知識圖譜以及臨床路徑三大專業領域交叉匹配,與國外數據標準、醫療金標準、醫生臨床經驗無縫對接,基于醫生實際工作進行數據顆粒度調配,由一套系統滿足臨床工作中各路徑的完整的、標準化、結構化數據集成,讓所有數據收集工作一次操作完成。
麥肯錫醫療調研報告顯示,醫生平均每周僅休息一天,且此狀況在過去兩年間并未得到改善。那么如何利用智能科技提高醫生日常工作效率、減少重復性與瑣碎性是解放醫療生產力的關鍵。據用戶測試反饋,立達融醫所推出的系統使用可以提高達90%的工作效率,節省大量醫療工作人員的數據收集時間。
立達融醫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領先技術,綜合醫學知識圖譜、醫療知識圖譜以及臨床路徑等標準與經驗,獨立研發國內領先醫療智能處理技術——Willow,首創文本信息智能處理、臨床數據智能分析、產業生態智能管理等一系列符合國內外醫學標準且滿足單病種臨床需求的智能服務。
在數據集成方面,立達融醫將人工智能技術依據臨床路徑做出進一步細化,從診療、手術、隨訪到術后管理,分別設計研發不同的智能操作系統,包括造影介入手術報告系統、臨床診療隨訪記錄系統、術后患者管理系統以及醫療數據分析服務系統等,覆蓋患者從入院到出院以及院外康復期間全周期醫療數據,且所有系統后臺互通互聯,極大保證了在存儲、調取以及使用方面的數據完整性。
在數據存儲方面,立達融醫投入了長達兩年的時間研究搭建單病種單科室的標準化數據存儲平臺,依據國際標準數據庫架構模型,遵循國際數據標準要求,如ICD、SNOMED、UMLS、LOINC、NCDR、ACC/AHA、ESC等,根據臨床路徑設計醫學專科字典,創建百萬條標準化結構數據變量,實現臨床路徑數據全覆蓋,標準數據全串聯,讓醫院數據可以與國內外醫療數據標準無縫對接,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心內科與婦產科單病種臨床醫療數據全覆蓋的結構化數據平臺。
在醫療數據終端服務方面,立達融醫CEO許鈞杰認為,醫療?數據的最終?的是希望通過數據的分析與應?,優化單病種?態環境中的醫療產業服務結構,通過對單病種數據的獨立存儲、分析和應用等設計,使得數據的專業性得到保證,并且能夠打通單病種供應信息服務的產業上下游。
從目前來看,醫療數據正在手術室質控、疾病風險模型、科室醫療精細化管理分析、臨床決策及藥品耗材臨床試驗等多個應用場景發揮更大的價值。
2023-03-28 i黑馬發布了 《網紅文和友,只能是長沙限定嗎?》的文章
2021-11-08 i黑馬發布了 《悠絡客成為首批“可信人臉識別守護計劃”成員》的文章
2021-11-05 i黑馬發布了 《城市級數字停車企業「潤銘科技-停開心」獲百年鑫投基金戰略投資》的文章
2021-11-03 i黑馬發布了 《又一獨角獸即將破產清算:10 億美金往后的路也不容易》的文章
2020-05-05 i黑馬獲得了天子之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