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供應鏈金融順時代之勢,謀行業未來!
近年來,供應鏈金融以不可估量之勢迅速崛起,成為風靡全球的一種融資模式。
業內人士均表示,供應鏈是未來實體產業的一大動能,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下,供應鏈金融將不斷促成產業合作和邊界融合。
2018年全球貿易金融調查報告指出,83%國際貿易采取賒銷方式,全球供應鏈金融運營金額達8130億美元。
科技為供應鏈金融發展提供土壤
互聯網與供應鏈金融結合的優勢主要表現在“網絡化、精準化、數據化”三個方面。以在線互聯、風險控制、產融結合的形式,基于大數據、云平臺、移動互聯網和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可以打造一個更富有市場力的實體產業鏈生態環境。
供應鏈金融要實現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科技手段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方式。
同時,隨著產業物聯網的興起和新零售的跑馬圈地,產業鏈上下游匯聚了大量信息。供應鏈金融依托并服務于產業,可深入觸達核心企業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從而對接產業鏈匯聚的信息,發展空間巨大。
通過打造供應鏈金融,以真實的交易數據為依托,借助互聯網的創新的力量,財貨通供應鏈金融平臺實現了為平臺上的所有用戶拓寬外部融資渠道、提升內部管理水平,一個“產融協同、共生共贏”的手機行業生態服務平臺正不斷發展成熟。
所以,實體與科技金融的結合將成為發展的趨勢,加快供應鏈金融的建設成為了金融業的重要方向。
受銀行和客戶的青睞
供應鏈金融發展迅速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它既能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又能延伸銀行的縱深服務”,同時受到銀行和中小企業的青睞。
首先,供應鏈金融服務有別于傳統金融服務冗長復雜的審核過程,具有周期短、頻次快的特點,能針對企業實際需求定制融資服務,避免中小企業在漫長的審批流程錯過擴大生產機會或陷入資金鏈斷裂困境,也可以根據企業情況,適當、靈活地降低企業融資門檻。因此,供應鏈金融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
從銀行角度看,供應鏈金融有助彌補被銀行壓縮的流動資金貸款額度。當上下游企業引入供應鏈金融融資資金,可促進降低銀行流動資金需求水平。
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金融機構能夠輕易地掌握中小微企業的經營情況,中小微企業也能更快地從金融機構獲得融資。
供應鏈不僅以企業為出發點提供金融服務,也為銀行解決問題,同時受到銀行和中小企業青睞,是一種雙贏效果。
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