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產業正在進入一個無人區,伴隨著整個新科技帶來的產業變革,前面已經沒有太多可參照的經驗和可以跟隨的模式。面向未來,我們該怎么走?”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9)》發布儀式上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先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先生、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劉云峰博士共同發布《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9)》 (從左至右)
2019年10月10日,由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攜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編著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9)》(2019汽車藍皮書)在北京正式發布。
這是三方聯合第十二年發布《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本次藍皮書以“面向未來出行的汽車產業變革與協同發展”為主題,聚焦未來出行,對汽車產業的未來變革與協同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此外,通過對未來出行趨勢、出行場景、產業變革、協同發展及政策創新的研究,藍皮書還將為中國智能出行生態的建構,以及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與建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認為,“在新工業革命的背景下,5G、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未來出行方式的全面變革,會極大地改變汽車制造業和服務業的面貌,并對城市交通結構、基礎設施、能源結構和空間布局等產生深遠的影響。”
2019汽車藍皮書由總報告和主題研究組成。其中,總報告從整體產銷、企業經營等方面深度綜述了2018年中國汽車產業的整體態勢,并通過對產業開放、全球投資并購與產能布局等前瞻性話題的分析,概述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變革與融合發展的大趨勢。此外,通過對未來出行愿景的展望、出行場景建構的解讀、產業變革方向的探索、協同發展戰略的研究及創新政策框架的建議,總報告分析了未來出行圖景下,汽車產業結構及產業生態的大變革;主題研究則秉承總報告思想,以出行、場景、變革、協同和政策五大篇章,對未來出行的發展方向和路徑進行系統論述,闡明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對推動汽車產業變革的重要作用。兩大板塊相輔相成,為中國智能出行生態的建構,以及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借鑒。
“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正在進入深化調整、全面開放、加速變革的新征程,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等未來出行相關的新技術、新模式正在引發汽車產業結構和產業生態的深刻變革,汽車與交通、城市的協同發展成為新的戰略需求。”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表示,“2019汽車藍皮書扣合汽車產業變革的脈搏,將有望成為未來出行與汽車產業融合發展時代的坐標。”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汽車企業,一直助力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連續十二年的聯合編著者之一,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早在1999年便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國家權威研究機構展開合作,共同探討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
“汽車藍皮書以兼具深度與前瞻性的論述,描繪一幅未來出行的新圖景。”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公共事務與合資企業事務負責人劉云峰博士表示,“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一直以來都致力于成為中國領先的可持續移動出行解決方案提供者,并希望與中國的合資伙伴、汽車產業的同仁攜手,用智慧推動未來移動出行的變革與升級,讓美好的未來出行離我們越來越近。”
近年來,在脫碳、電動化等核心戰略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不斷推進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布局。
2019年以來,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及其合作伙伴將以電動出行為核心,在中國投資40億歐元。此外,其與星星充電、一汽集團和江淮汽車成立了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引領中國充電基礎設施行業進入智慧化時代。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首個智慧城市試點項目也已率先落戶合肥,為在中國建設和發展智慧城市積累寶貴經驗。
面向未來,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將以可持續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協助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革故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