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熱議爬蟲風波:大數據產權成下一步核心問題
9月6日,行業知名大數據公司魔蝎科技被查。
此后,風波沒有停止,新顏科技相關人員被警方帶走,之后聚信立、公信寶、同盾科技等紛紛被查或被卷入。與此同時,大數據風控行業的一些比較主流的服務商,如天機數據、葫蘆數據、立木征信、白騎士等都停止了爬蟲服務。
9月25日,零壹財經·零壹智庫在北京召開“數據震蕩——大數據風波與未來之路”主題閉門會,邀請持牌金融機構、非持牌放貸機構、系統服務商、大數據風控與營銷公司等嘉賓,共同探討行業風波影響下的未來發展。
劍指“超利貸”?
這一波爬蟲公司被查的起因是什么?是行業內非常關注的問題,在閉門會上,也有多位嘉賓討論。
光大銀行智能風控中心總監祝世虎認為, 這次風波不僅僅是爬蟲的問題,只不過涉及爬蟲的企業最多,這次風波主要是整治“超利貸”。從去年11月開始,為超利貸的提供IT系統、風控服務、數據服務這三個環節的企業都遭到了查處。
祝世虎解釋,作為銀行人,響應國家普惠金融的號召,通過金融科技為老百姓提供便捷、低利率的金融服務。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銀行人不僅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還要知道在“信貸圈”別人在做什么。這里,“超利貸”指的是利息超過36%的非持牌金融機構的貸款。超利貸的IT系統為超利貸提供了支付通道;超利貸的風控系統主要有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主動的流量選擇和主動的敞口控制,第二個環節是風控模塊(主要包括手機APP的人臉識別、基于通訊錄的風控策略、多頭信用評分),第三個環節是擔保。
從去年的11月份,為超利貸提供IT系統的兩家平臺被通報,今年9月,為超利貸提供人臉識別的某家企業被查,為超利貸提供運營商數據爬蟲服務的多家企業被查,為超利貸提供信用評分的某些企業也有牽扯,為超利貸做擔保的兩家平臺也宣布暫停此類業務。
多位與會嘉賓對這一分析表示了認同。不過也有嘉賓認為,現在主要是整治“套路貸”。
據公開報道,今年2月26日,公安部召開過一次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套路貸”新型黑惡勢力情況。在此次發布會上,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政委曾海燕向媒體通報,公安部黨委高度重視打擊“套路貸”新型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活動,國務委員、公安部黨委書記、部長趙克志同志專門作出批示,杜航偉副部長多次專題研究,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采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嚴打“套路貸”違法犯罪活動。
此次發布會上公布,公安部門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將從事非法討債、高利放貸以及“套路貸”的黑惡勢力列為公安機關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打擊重點;二是積極推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出臺了《關于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對依法打擊“套路貸”違法犯罪活動進行了具體、明確的規定;三是掛牌督辦了一批“套路貸”黑惡案件,派出十余個專家組赴多地實地督導案件偵辦工作;四是主動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的手段,對“套路貸”違法犯罪活動開展研判,及時發現“套路貸”的線索,部署各地實施打擊。
“技術無罪”不完全對
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爬蟲風波發生后,行業內討論時普遍認為“技術無罪”,但是實際上在法律中和現實操作中,這句話應該重新理解。
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部主任邵曉玉也分享了許多實際案例中的數據抓取和使用的民事法律風險。
她介紹,數據抓取和使用的民事法律風險,最主要集中在反不當競爭和著作權領域。爬蟲爬取公開數據,有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是不當競爭。使用方式一定要注意,所以一般常用的就是反不當競爭第二條——影響市場經濟的行為,還有第九條——侵犯商業秘密、第十二條——對其他的經營者、網絡產品構成傷害,造成他們不正常運營的行為。
她表示, 技術是合法的,但是不等于企業使用這個技術的過程是合法的。爬蟲在抓取數據時,內容需要非常注意,比如抓取的數據到底是普通的數據,還是是個人的信息、非公開的等等,這些都要審查。此外,就是有法律保護的內容也是需要審查的,使用的方式要合理。也就是說,企業獲得數據使用的授權之后,使用方式要按照法律的規定一步步來,特別是現在新的法律規定要出臺,未來監管會更加嚴格。
她建議, 經常爬取數據做分析的大數據公司,一定要自己內部做一些梳理流程。每一步的風險點都要有專門的審核,最起碼能夠降低公司一些相應的風險。
參與閉門會的互聯網金融相關領域專家認為, 數據交易的提供方和使用方,雙方都有責任。
數據提供方主要問題,是可能存在過度采集、非法采集,同時數據提供方會盡量滿足用戶需求,可能會涉及到很多泄漏數據。數據使用方的主要問題可能是轉賣。好多公司在花錢用了數據以后,為了降低成本,會將數據轉賣,這里面問題比較嚴重。
他認為, 現在還沒有較好的手段來完全解決數據安全問題,這確實是目前市場的一大難點。
大數據產權是問題核心
在閉門會上,大數據風控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與會嘉賓非常關切的問題。對這一問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北大光華·百行征信·騰云天下征信數據分析與應用聯合實驗室主任王志誠從根本原理上做了系統的梳理和主題演講。
王志誠認為, 產權制度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基礎,現在正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解決大數據的所有權的問題,就是建立一套規則和制度,從而大數據產業能夠形成一個良性、公正的發展環境。
他認為,雖然目前很多公司的爬蟲服務暫停,一些大數據風控公司因此受到打擊,但是從長遠來看,他是非常看好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的。他認為, 大數據產業將成為人類的“第四產業”。他也很看好大數據在金融產業的應用,因為其實大數據產業最能夠實現回報的就是金融行業,大數據在其他行業的應用要么需要政府付費,要么盈利緩慢。
產業要健康發展,產權制度起關鍵作用。王志誠類比人類社會早期對土地的爭奪,一開始也沒有任何規則,直到有了產權制度,才能開始有規則的公平交易。他認為現在大數據的價值和稀缺性已經凸顯出來,下一步要解決的就是所有權的問題。
具體到個人隱私數據,他主張把個人隱私數據的所有權分為人格權和財產權。人格權不可轉讓,財產權可以轉讓。在此基礎上,他主張把數據按照個人隱私涉及的程度,分成四層:第一層,絕對個人隱私,個人身份唯一識別信息;第二層,交叉識別信息;第三層,繞很多彎可以識別的信息; 第四層,統計和公開的數據。他認為,將來最隱私、最底層的部分肯定是政府或者比較有公信力的機構來持有和處理,第二層可以由一些業務相關往來比較多的公司來處理,第三部分可以共享,第四部分本來就是公開的,不存在隱私。
因此,不是凡數據都隱私,只是有一些數據有隱私,這是一個平衡機制。 未來,數字資產如何實現產權確權,確權的范圍涉及到哪些權益要分配機制,這些都是待解決的問題。王志誠認為,運用區塊鏈技術可能是可以嘗試的一條路徑。
重磅福利通知
零壹財經旗下知識付費平臺 「零壹智庫Pro」運營時間已超過2個月了,在這期間,我們共上線了35篇精品報告,涵蓋消費金融、獨角獸公司&上市公司、銀行數字化、小微金融、區塊鏈、網貸、金融科技、信貸資產等行業,目前VIP會員可以閱讀其中的21篇報告(未來我們仍將以4篇/月的產量供應)。
現在為了回饋廣大用戶,我們在國慶期間推出限時限量領取200元優惠券的活動, 即可參與,零壹期待與您一起,變成更好的自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