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聯、網聯、支付寶、微信公布國慶數據,跨境支付及支付下沉成為
每年的十一國慶黃金周都會帶動一波消費熱潮,就在黃金周結束后不久,銀聯、網聯、支付寶、微信相繼發布了國慶黃金周相關消費數據報告,從數據上來看,今年國慶十一長假的消費更加火熱,不僅跨境支付得到進一步發展,同時伴隨著國內發達地區移動支付市場的飽和,移動支付發展開始不斷向二三線及以下城市下沉。
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7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1.5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5%。實現國內旅游收入6497.1億元,同比增長8.47%。國慶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達到198萬人次,7天合計出境游突破700萬人次。龐大的消費及旅游需求讓移動支付獲得更進一步推廣發展,也使銀聯、網聯、支付寶、微信的交易數據大幅增長,再創新高。
一、銀聯
交易總額達2.03萬億元,云閃付境外成亮點
根據銀聯發布的數據,國慶期間銀聯網絡交易總金額達到2.03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8.4%,其中僅前6天消費總量即超過去年黃金周7天之和,消費市場呈現“國慶紅”,住宿、餐飲等行業消費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夜間消費成為新亮點。
1、“吃”“行”“購”穩步增長夜間消費成亮點
經文化和旅游部測算,2019年國慶7天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82億人次,同比增長7.81%。銀聯交易數據顯示,今年“十一”期間,鐵路售票消費金額同比增幅超過3成,相比航空、鐵路、公路、與自駕相關的加油等幾類主要出行方式同比增長最快,吉林、山東和江蘇成為全國交通出行消費同比增長最快的地區。與旅游相關,賓館住宿類消費金額同比增長35.6%,山西、寧夏和河北成為賓館住宿類消費金額同比增長最快的省份。
購物及餐飲方面,餐飲類消費金額同比增長40.3%,從消費總量看,河南、廣東和山東三省位居全國前三;從同比增速看,河南、山東和山西則增長最快。購物消費方面,廣東、河南和山東位居購物類消費總量的全國三甲;從同比增速來看,重慶、四川和遼寧增長最快。
隨著《我和我的祖國》等獻禮影片的熱映,今年國慶檔觀影總人次及票房呈現熱潮。銀聯交易數據顯示,以電影、戲劇、美容等為主的娛樂類消費增長明顯,交易金額同比增長超過7成。
今年國慶假期,夜間消費成為新亮點,餐飲、娛樂類消費增速較日間更高。比較不同消費時段,今年國慶假期夜間22點至凌晨6點,夜間餐飲消費金額同比增長55.5%,高于餐飲行業平均增幅,其中深圳、濰坊、廣州等地成為全國夜間餐飲消費增長最快的城市;娛樂類消費金額同比增長超過8成,也高于娛樂類消費平均增幅,深圳、海口和河源等地區成為全國夜間娛樂消費增長最快的地區。
從銀聯報告來看,與去年相比,移動支付下沉二三線城市及縣城發展使得內陸省份消費增長更加快速,吉林、山東和江蘇成為全國交通出行消費同比增長最快的地區,而在購物及餐飲方面,從消費總量看,前三甲除廣東外,今年河南與山東取代了去年的江蘇與北京,購物方面,山東也取代了北京進入總量前三。
2、“一帶一路”出境游持續升溫云閃付APP、手機閃付受歡迎
而今年“十一”黃金周中國游客境外消費呈現三大特點:
一是出境目的地更趨分散,中國游客假期中在144個境外國家和地區使用銀聯卡,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0個,其中“一帶一路”沿線熱度持續,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緬甸、白俄羅斯等地交易量同比增長逾2倍;
二是跨境用卡場景更加多元,越來越多游客在境外交通、餐飲、娛樂類商戶使用銀聯卡,其中航空、鐵路、租車、加油等交通類商戶銀聯卡交易量同比增長逾五成;
三是銀聯“云閃付”移動支付服務受歡迎,中國游客在45個境外目的地使用云閃付APP掃碼支付,或開通銀聯手機閃付“揮”手機支付,帶動銀聯移動支付境外交易額同比增長近20%,其中銀聯二維碼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長超過8倍。
二、網聯
跨機構支付交易85.94億筆,金額4.33萬億元
根據網聯官方微信公眾號2019年10月8日公布的數據,“十一”期間(10月1日至10月7日),網聯平臺運行平穩,共處理跨機構支付交易85.94億筆,金額4.33萬億元。其中10月1日交易量最高,單日超過12.90億筆,金額超過6787億元。“十一”期間,網聯平臺日均交易筆數同比去年“十一”增長79.92%,日均交易金額同比去年“十一”增長163.38%。
三、支付寶
刷臉、無人零售等智能售賣交易金額增加9成
在支付寶消費報告中顯示,國慶長假,美食、出行、零售三大行業成為拉動內需的“3駕馬車”。移動支付不斷豐富人們的購物體驗,其中通過刷臉、無人零售等智能售賣的商品交易金額增加9成。
根據支付寶的境外消費數據顯示,十一”期間,國人出境游移動支付消費再創新高,人均支付接近2500元,同比去年增長14%;單筆消費金額同比增幅達11%。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顯示,“包郵區”的人們在海外更愛用移動支付。從人均消費金額看,浙江、上海、江蘇分列前三,其后依次為遼寧、天津和北京。這6個省市的人均移動支付消費,都超過了3000元。數據顯示西藏(36%)、山西(22%)、廣東(19%)、上海(17%)、北京(17%)、新疆(17%)、甘肅(16%)、福建(15%)消費增幅均超過全國平均值(14%),其中,西藏的消費增長幅度最為明顯。
從數據上看,除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外,內陸地區消費增長明顯,并且許多一線城市用戶在假期去往三線及以下城市游玩,已經成為近年十一黃金周的旅游趨勢之一。而隨著沿海發達地區及一線城市發展市場的飽和,結合近年來國內旅游的變化,移動支付發展逐漸向三線及以下城市下沉,帶動了近年來縣城消費的快速發展。
從年齡段看,“一老一少”兩頭出境游人數增長最快,其中00后增長高達130%,60前的人數也增加了近3成。一些小眾出境游目的地成為打卡新“熱點”,黑山、烏茲別克斯坦、塞爾維亞的出境游預訂量,同比分別增長1418%、469%和176%。
這也使越來越多的全球商家為了服務中國游客,更加積極接入支付寶等移動支付方式,根據支付寶報告顯示,“十一”期間,全球有55個國家和地區的30萬商家,集體掛上了折扣給力的藍色二維碼錦囊,僅“十一”前4天的領取量就超過百萬個。
從境外線下掃碼的交易筆數整體排名看,大力學習中國、推廣移動支付的日本首次超越泰國排到第一。同時,伴隨中國移動支付的覆蓋更廣,中國游客在葡萄牙、菲律賓和馬爾代夫的支付寶交易筆數增長最快,同比去年分別增長了63倍、25倍和15倍。
四、微信支付
聚焦跨境支付以及小商戶
微信國慶數據報告顯示,微信支付筆數最多的國家依次分別為日本、泰國、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其中與支付寶一樣,今年在日本的微信支付筆數也超過泰國,成為微信支付筆數最多的國家,而在支付場景上,支付筆數最多依次分別在餐飲、零售/便利店、免稅店、藥房/藥妝、超市。
而除了發布2019國慶微信數據報告,在10月8日,微信支付還首次發布了《2019微信支付小商家經營大數據報告》。報告中顯示,國慶“小店”微信支付交易筆數同比增長26%,其中10月2日成為交易最高峰,單日交易筆數同比上漲30%。
報告顯示,從“日落而息”到24小時不打烊,移動支付等數字化推動消費加速升級,中國“夜經濟”現在有了新的“打開方式”,也創造著多元個性的消費需求。報告首次展示了微信支付小商家夜間交易活躍畫像。其中,晚8點到10點為夜晚消費最活躍的高峰期,而22:00-24:00的消費占比也高達25%,催生名副其實的繁榮夜經濟。
微信支付覆蓋夜間消費的“吃喝玩游”多個領域,其中快餐、小吃、便利店消費成為夜經濟的“三駕馬車”,與豐富多樣的夜間消費場景一起,為人們提供更精彩的夜間生活娛樂。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報告顯示,除了行業的豐富覆蓋,微信支付的數字工具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小商家發展的地域性差別,中小商戶最活躍地域出現多個一二線城市與低線城市,呈現出齊頭并進的趨勢。這同樣表明近年來移動支付發展逐漸下沉至二三線城市的趨勢,進一步釋放了當地消費能力,促進其經濟發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