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商業封面
作者 | 劉亞杰
編輯 | 邱 韻
“新東西大家比較焦慮是合理的,但是我認為威馬的安全性肯定沒有問題。”事發后,沈暉一直保持沉默,不過他沒有忘記“2018年交付10000輛,2019年交付100000輛”的計劃。每當被問及起火事件,他總是希望給用戶帶去更多信心。
當他認為一切過去了,準備重拾信心時,問題再次出現,而且不止一次。
溫州一條繁華的公路上,在噼啪的爆裂聲中,一輛威馬EX5燒成了“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令各方意外的是,事發之后輿論對其關注度并不算高。百度指數顯示,威馬起火事件后,相關新聞報道總量并未大幅提升,遠低于9月19日吉利起訴威馬21億元天價索賠案。大概是考慮到沒有必要火上澆油,威馬董事長沈暉“一反常態”地選擇了沉默。
作為威馬的領袖,沈暉從來不是一個心甘寂寞的人。2016年8月,面對著溫州甌江口仍然一片土石的工地,沈暉已經迫不及待地向媒體描述自己的理想;每次與吉利之間的摩擦,也都是他第一時間作出回應。
只是數日等待后,風蕭蕭兮易水寒。車主看到的,是EX5從最初的冒煙,之后蔓延至內飾,再到燒毀整車;不過更多人看到的,是新勢力們的焦灼,沒有煙,也沒有火,卻足夠疼痛。
某種意義上,威馬是新勢力技術能力的旗幟,決定著整個行業的上限。可是面對著風雨飄搖,沈暉還是沉默了。或許他已隱約看到,曾經自己對未來的設想,正在一點點黯淡。
01“驕傲”的汽車人
在造車新勢力中,沈暉比較特殊。
在成為蔚來CEO之前,李斌的標簽只有媒體和共享單車;給小鵬汽車取名前,何小鵬被人熟知的背景還是UC優視的創始人;正式走入汽車行業時,沈海寅日常把玩的還是智能硬件……一群分屬各自領域的精英們,最終選擇跨界成為造車新勢力的代表。
然而沈暉不是,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傳統汽車人。
1994年,他開始先后在博格華納、菲亞特、沃爾沃,以及吉利等汽車核心零部件及整車企業管理層任職。言談舉止間,嚴謹、保守、克制、冷靜、強執行力,是非常典型的傳統汽車人。
對于自己的傳統屬性,沈暉并不避諱,甚至以此自居。在威馬官網介紹一欄,他的關鍵詞是 “中國汽車工業全球化第一人”,一個李書福都沒敢自稱的稱呼。
身份給了沈暉性格,也給了他價值觀。他很清楚,在品牌之外,車企的核心競爭力是技術,用戶最關心的是安全。因此在2015年組織創業團隊時,沈暉找到的都是與自己履歷類似的同道中人——來自戶外汽油發動機制造商百力通的杜立剛、上汽通用雪佛蘭的陸斌、上汽集團應用開發部門的閆楓、老東家吉利的張然……每個人都是實打實的汽車人。
沈暉從不認為自己在跨界,不過是更換了一條技術賽道。于是威馬的第一步,不是找代工廠商生產一輛“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電動超跑,也不是組織一場盛大的品牌活動,而是建一座略顯“沉重”的工廠。
“智能制造C2M(Customer-to-Manufactory)是威馬汽車工廠的主要差異點。”媒體提出威馬重資產運營不合時宜,沈暉都會第一時間回應質疑。“新車企面對的最大難題并非產品設計和理念,而是以大規模量產為目的,在每一項細節上實實在在的執行力。”2016年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動工的一刻,沈暉對技術和安全的崇拜達到頂點。
02尷尬的決斗
“溫州工廠四大車間全部封頂,設備安裝從今年(2017)五月份起也全面展開。”看著即將完工的工廠,沈暉異常興奮,“工廠將會在年底前竣工,量產車將在2018年一季度小批量下線。”
這樣的計劃,與其說是給自己的規劃藍本,不如當做是給對手的戰斗檄文。同為新勢力的蔚來和小鵬,也將交付的時間定在這一年,三家廠商同時啟動交付,用戶夠分嗎,會出現價格戰嗎,比亞迪、北汽、榮威等舊勢力能抵擋新勢力的沖擊嗎?各方都在等待答案。
遺憾的是,紫禁之巔沒有決戰,葉孤城和西門吹雪都“遲到”了。
說要2018年3月正式交付的李斌,在次年2月將交付日期推遲至4月下旬, 5月31日,最終10輛ES8由內部員工拿到。
相比之下,何小鵬更守時,約定3月量產的小鵬1.0順利通過審核,獲得第一張新能源車牌,不過首批車主仍然是內部員工——“消費者絕不應該是我們的首批用戶”。
對競爭對手的這些操作,沈暉嗤之以鼻:“新勢力造車最大的挑戰是真正意義上的交付,不是一會兒交付給內部員工,一會兒交付給熟人,而是交付給普通用戶。”同樣地,在同行長城汽車副總裁、歐拉品牌總經理寧述勇眼中,此類交付應該被稱為“PR交付”。
正面駁斥的同時,沈暉在做著自己的儲備。截至當年6月,威馬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近30座城市,招募了30家“智行合伙人”;威馬后臺系統登記注冊產生的訂單已經超過10000臺,合伙人們有的忙了。
到了當年9月28日,沈暉宣布威馬正式啟動交付,且首批用戶不涉及內部員工——雖然其中不乏業內人士、投資人與競爭對手。
這樣的勇氣,很快傳遞給普通用戶:“很多威馬高管是傳統車企出身,車還是自己造的,應該會不錯。”用戶想買車。不過在產能和技術的束縛之下,蔚來想買買不到,小鵬想買卻不賣,這讓開門迎客的威馬得到了機會,僅三個月的時間,即完成交付量破萬的目標。“威馬談交付,就是讓普通用戶都可以買得到。”當時的沈暉意氣風發。
03“人設”崩塌
“如果在新勢力中,威馬的技術都出現問題,還有哪家廠商值得相信?”交付之初,沒有人會思考這樣的假設,不過現實還是來了。
2018年8月25日,一輛威馬EX5在其成都研究院園區內起火。雖然火情很快得到控制,但是仍然有大量現場照片散布網絡。由于當時臨近首批EX5交付,事件處理不當會直接影響到銷售工作,于是調查人員迅速出動,尋找事發原因。
4天之后,威馬發布了詳細的調查報告。據稱事故車輛為經過5.7萬公里測試的報廢汽車,后經員工違規操作強行使用,造成車體內部短路,誘發電池包自燃,造就了一道沖天火光。沉默的員工沒有掀起波瀾,倒是電池供應商浙江谷神憤憤不平,并于8月30日發布公開信,否定威馬的全部指責,表示威馬拒絕其員工現場調查起火原因,一場無休止的“羅生門”就此展開。
“在這次事故中,總感覺這位違規操作的員工,以及浙江谷神都成了‘臨時工’。”某投資行業人士直言不諱。
報廢車為何不進拆解車間?路邊停靠是否過于隨性?員工如何隨意開動報廢車?部分用戶也開始懷疑,威馬的技術能力是否停留在紙面上,超級工廠是否有能力生產足夠安全的汽車。
只是這些問題還沒有找到答案,故事就強行結束了。得知相關情況后,訂購EX5的眾多消費者隨即取消訂單。陸斌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交付前威馬已收到約13000個訂單,一把火之后超過1000位用戶取消采購計劃,退單率接近8%。好在訂單存量仍超過10000個,最終支撐威馬到2019年實現交付總量破萬。
“新東西大家比較焦慮是合理的,但是我認為威馬的安全性肯定沒有問題。”事發后,沈暉一直保持沉默,不過他沒有忘記“2018年交付10000輛,2019年交付100000輛”的計劃。每當被問及起火事件,他總是希望給用戶帶去更多信心。
當他認為一切過去了,準備重拾信心時,問題再次出現,而且不止一次。
進入年底,首批用戶感受到冬月的寒冷,不是在車外,而是在車內,顯然汽車的密封性不夠理想;后續用戶反饋汽車靜置時耗電問題突出,直接影響用戶體驗;更有部分用戶發現,威馬的充電樁與汽車不匹配……
最初,沈暉會選擇適當時機出面,回復一些熱點問題;不久后,他降低了露面的頻率,交由管理層其他人員回復質疑;最后發布《告用戶書》,向出現這些問題的用戶承諾,免費提供車輛升級服務。
升級服務定在2019年2月28日展開,因為此時還未出正月,所以該計劃被命名為“新春升級計劃”,而非“故障汽車召回計劃”等刺眼的名稱——畢竟他可是汽車專家。
不過負面事件不斷出現,并未提升威馬的關注度,更多人開始接受,即使技術能力強如威馬,也只是新勢力的一員。
04潮落的無奈
“(與年初相比)現在確實沒什么人。”三元橋某新能源車企展廳內,員工看著空蕩蕩的大廳,總有些惆悵——市場降溫也太快了。
其實降溫的何止于市場?即使“威馬EX5起火”這樣存在負面隱患的重大事件,微博上的討論也只有淺淺不到3頁,知乎上甚至找不到一條熱門討論帖,影響力遠不及2018年起火事件。
回顧威馬起火事件,這確實是一個“毫無創意”的負面報道:聯想到2019年的類似事件,蔚來ES8在西安、上海、武漢等多地起火,發現問題根源在電池設計時,蔚來與寧德時代同樣彼此推諉。不過好在蔚來最終選擇回收4803輛ES8息事寧人。
至于其他廠商,熱度都沒有那么高。小鵬汽車曾因為產品迭代未能讓用戶滿意,登上過一段熱搜榜,不過眾多用戶反映的小鵬汽車方向盤、底盤、減震等配件存在異響,以及后期出現的斷軸事件,都未能被廣泛關注。
威馬、蔚來、小鵬,新勢力當中只有這三家企業累計交付突破10000輛,如今都啞然失聲。在技術和安全的鄙視鏈上,蔚來和小鵬都在威馬的下游,然而如今三家廠商已經沒有本質區別。
在失去熱度的同時,難兄難弟們還失去了外力支持。據財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6月25日起,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
市場最先做出了反應。中汽協數據顯示,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4萬輛和8萬輛,同比下降6.9%和4.7%;8月產銷分別完成8.7萬輛和8.5萬輛,同比下降12.1%和15.8%,跌幅進一步擴大。
在市場整體下滑的時候,威馬似乎有著不錯的成績。據官方數據,2019年1月至8月,威馬累計交付量達11312輛(上險數),車型只有EX5一款,在造車新勢力中表現已算搶眼。
不過這樣的進度,是無法令沈暉滿意的。按照最初沈暉的設想,現階段威馬應該是智能電動汽車的普及者,2019年整體出貨量要達到10萬臺。
眼下,達成該目標的希望已經非常渺茫。
05結語
接受采訪時,沈暉曾經明確表示,他并不喜歡“新勢力”的稱謂,畢竟與傳統汽車企業相比,技術上的劣勢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彌補的。于是他給了威馬明確的定位和方向,用傳統汽車人的思路定義新時代。這樣很不互聯網,卻最接地氣。
然而即使如此重視技術和安全的重要性,威馬仍然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這證明后來者飛速的追趕,仍然沒有到達行業的及格線。
威馬還有很多計劃:打造二手車平臺、提供出行服務、建立交通大數據后臺……不過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要回到解決最基礎問題的起點。
沈暉的英文名叫Freeman,他亦曾多次表示因為追求自由而開始威馬的創業生涯,如今他理想的自由仍然很遙遠。
2023-04-18 鉛筆道發布了 《又一波社區經濟興起:席卷100多個社區 訂單總數超100萬個》的文章
2023-04-07 鉛筆道發布了 《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北京跑出“第一棒”》的文章
2023-03-20 鉛筆道發布了 《制造強國征途,智能檢測裝備這個“扶車人”已開始率先發力》的文章
2022-11-11 鉛筆道發布了 《長期主義“陪跑”式服務,聲網如何構筑千億實時互動生態》的文章
2022-11-10 鉛筆道發布了 《首飛前夕,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重磅亮相珠海航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