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注:在歷經一個月的討論后,備受關注的“世紀聯姻”以失敗告終。
10月8日港股開盤前,香港交易所發布公告,確認放棄對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以下簡稱倫交所)作出的總價值近320億英鎊的收購要約。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對外表示,放棄收購是因未能取得倫敦證交所管理層方面的積極響應。“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放棄重大的戰略機遇固然可惜,但卻是最符合我們股東利益的決定,我們不得不忍痛放棄。
9月11日,港交所提出了“聯姻”訴求,表示已向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的董事會提議,將香港交易所及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兩間公司合并。
根據條款,倫交所股東持有的每股股份將收到2045便士現金及2.495股新發行的港交所股份,這將反應倫交所集團的全部已發行及將發行的普通股本價值為約296億英鎊(約合366億美元)。
以此計算,每股倫交所股份相較9月10日收拾價溢價22.9%。港交所還表示,在交易完成時,港交所將在倫交所二度上市,以顯示港交所對英國的信心。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形容此次交易為“倫港世紀聯姻”,稱港交所與倫敦證交所的合并將會為往后數十年全球金融市場的發展重新定調。
但倫交所對于此提議似乎并不知情,而且興趣寥寥。據彭博社報道,倫交所方面表示,港交所的提議是主動的、初步的且“高度有條件的方案”,倫交所會考慮港交所的提議,后續會發布進一步的公告。
9月13日倫交所回應稱,董事會一致拒絕港交所的收購提議,認為提議存在根本缺陷,在戰略、可行性、考慮形式和價值方面都有問題,并表示沒有必要與香港交易所進一步接洽。
在公布放棄收購消息后,李小加也在港交所官方發布了名為“放棄與堅持”的個人網志。李小加表示,雖然我們已經非常清楚這次聯姻充滿挑戰,但我們仍然硬著頭皮要去“提親”,主要是因為“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因此,如果那時我們還不提親,我們就可能永遠錯過爭取這個極具戰略價值的項目的機會。
雖然宣告放棄收購,但港交所也表示,保留在本次公告日期后六個月內宣布對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再度發起收購要約的權利,前提條件包括: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董事會贊成或同意;任何第三方宣布對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作出要約的確實意圖;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公布“清洗交易”建議或反收購;英國收購與合并委員會認為情況出現重大變動或委員會同意的其他情況。
未來幾年,港交所將繼續從立足中國、連接全球和擁抱科技三個方向積極推進其戰略規劃。而一直以來,香港交易所也正是透過發展戰略、業務模式、以及核心價值三個方面凸顯自身的競爭優勢。
李小加指出,“我們國際拓展的步伐不會因為放棄收購倫敦證交所而放緩。我們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決心不會變,我們立志成為國際領先亞洲市區交易所的愿景也不會變。”
(鈦媒體編輯蘆依整理)
1、立足中國,連接世界
在立足中國方面,我們已經取得了非常令人欣慰的成績。我們與內地交易所伙伴合作開創的滬港通、深港通等互聯互通項目持續獲得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的信賴與認可,為兩地市場帶來了雙贏。滬深港通的總交易額已經超過1.7萬億美元,截至2018年年底,外資對內地A股的持股金額約為1720億美元,其中58%的持倉是由滬深港通貢獻的。債券通運營至今的總交易額已經超過2100億美元,為內地債券市場貢獻了10%的外資持倉。平穩運行的滬深港通和債券通與QFII、QDII等機制一起構成了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途徑。
縱觀全球資本市場的發展歷程,交易所之間的合作模式不斷創新,而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這種合作模式以最小的制度成本實現了不同市場之間最有效率的對接,這同樣也是國際主流指數公司在互聯互通平穩啟動之后,擴大納入內地股票和債券的主要原因。我們相信中國的資本市場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會走一條不同于歐美市場的漸進式道路,而在這個漸進開放的過程中,香港交易所所推動的風險可控的互聯互通方式,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會為海內外投資者創造獨特的價值。即使未來內地資本市場完全開放,由于內地和國際市場長期形成的兩種不同的交易和結算托管制度及交易習慣,我們相信,還會有相當一部分投資者由于喜歡用自己熟悉的交易方式進行國際資產配置,而選擇互聯互通模式。
僅僅立足中國是不夠的,我們還要連接全球。這意味著我們還要進一步豐富我們的亞太區產品種類提升香港市場的國際競爭力,意味著我們要利用好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平臺進一步擴大國際業務,也意味著我們要通過世界經濟論壇等國際平臺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討論、向世界展示香港市場的魅力與實力。
2、強勁的交易所核心業務–交易與價格發現
交易收入是核心業務,西方的很多交易所對此一直不大理解,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落后的盈利模式,這其實是由于西方交易所市場自身已被嚴重割裂,交易流動性很分散,交易所本應依賴的核心競爭力——價格發現卻無法為西方交易所帶來正常的收入及盈利,因此,不少交易所不得不尋求其他的盈利之道。而在以香港為代表的亞洲市場,拒絕了大量高頻交易為市場帶來的破壞性割裂,堅持集中流動性的交易所模式充分發揮交易所的價格發現功能,因為這樣既能保證流動性充裕也有利于監管,只要我們的平臺能夠不斷豐富金融產品的種類和優化我們的服務,交易收入是交易所最主要、最正常、最穩定的收入來源,它是交易所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3、擁抱科技,開拓未來
擁抱科技是立足中國和連接全球的核心動力。在交易所的日常運營方面,我們正在積極擁抱科技來優化服務、提升營運效率,例如,今年我們將推出新一代交易后平臺。我們也在探索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我們還在聯合內地科技龍頭企業開拓全新的業務領域,例如,我們今年完成了對深圳金融科技服務企業融匯通金的投資,成為其大股東;我們在香港投資了一家虛擬銀行;我們還將投資北京的一家數據科技公司華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少數股權,為實現建立數據市場的計劃做準備。
世界越來越多變,這意味著今天的交易所行業,必須與時俱進、靈活面對更加復雜、更加多變的科技、監管和行業環境。挫折,也許是難免的,但我們認為,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也。我們更相信,事在人為,條條大路通羅馬!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