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X kin
編輯|文刀
9月18日,張振新喝醉后倒在英國自家的地下室,這位先鋒集團董事長、網信集團實控人就這樣結束了自己48年的短暫人生。
從上學到工作,張振新沒有離開過金融圈:畢業于東北財經大學,也是五道口金融學院的首期EMBA成員;23歲任上海萬國證券大連營業部總經理;2003年,他創立先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業務涉及P2P金融、財富管理、基金、金融科技。
也許是金融行業與區塊鏈的聯系使然,他對區塊鏈及加密貨幣也十分敏感,2016年開始布局,包括底層技術、挖礦、加密資產交易所。
從進場時間點看,他幾乎占盡了天時地利,在互聯網金融之后,有望在區塊鏈行業建立一個新帝國。
而過去一年,一切都發生了轉變。互聯網金融平臺接連暴雷,加密貨幣的泡沫散去走入熊市,張振新在區塊鏈領域“虧掉的錢以幾十億元為單位”。
離世后,他的區塊鏈往事也隨之被業內關注。
3年前進軍區塊鏈占先機 10月5日晚,網信集團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先鋒集團董事長、網信集團實際控制人張振新先生因多臟器衰竭、酒精依賴、急性胰腺炎經搶救無效,于倫敦時間2019年9月18日在英國倫敦切爾西和威斯敏斯特醫院去世,終年48周歲。
48年人生,張振新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在金融行業打拼,他本人甚是低調,但他創立的先鋒集團廣為人知。
2003年,先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業務涉及財富管理、P2P、金融科技、基金、租車等多行業。
先鋒集團主要業務2013年,張振新通過旗下大連先鋒和匯通投資,出資2.86億港元成為中國信貸控股(即現在的中新控股,股票代碼:8207.HK))的重要股東。兩年后,中國信貸另兩位股東先后退出,張振新成為實控人,該公司也成為他日后布局區塊鏈的主要資金出口。互聯網金融大佬張振新去世的消息公布后,他在幣圈的沉浮往事也隨之浮出水面。
騰訊《潛望》報道,2016年,他就曾對身邊的人說,區塊鏈或許是近年來僅有的一次抓住潮流的機會,不能掉隊。另有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年初他在中新控股內部設立區塊鏈研實驗室,由專業的團隊進行研發,致力于區塊鏈技術的產業化實踐工作。
張振新進場較早,那一年Facebook還在做基于社交的連接,摩根大通銀行也還沒說要發幣,傳統互聯網行業大多還未公開地大舉進軍區塊鏈。加密貨幣走入了牛市前夜,第一公鏈以太坊剛誕生不久,日后的礦機巨頭比特大陸初露頭角,當年比特幣的價格也從370美元的低點突破了1000美元大關。
2017年年底,比特幣價格突破2萬美元,較2016年的高點上漲20倍。作為傳統機構的張振新在一年前入局,占盡天時地利。
遭遇熊市 幣圈布局折戟
張振新布局區塊鏈的步伐并不慢。2017年初,中新控股就將區塊鏈納入公司核心業務板塊,與支付、科技驅動貸款以及財富管理并列。 中新控股2017年全年財報中顯示,該集團在礦機、礦池、交易所等場景都有布局,這些幾乎是幣圈最具穩定盈利模式的場景。
2017年1月26日,先鋒集團旗下業務機構中國信貸出資1.15億元,認購了礦機生產商The BitFury Group之A系列6.8萬多股。如今,該礦機生產商還在正常運營,不過礦機已不是唯一業務,公司新增了底層區塊鏈技術、投資等方面的布局。
2017年下半年,先鋒集團收購格魯吉亞的一個礦場,該礦場無公開信息,暫無從知曉具體運營情況。 這些布局在當年獲得了回報,中新控股2017年的年度財報中顯示,其區塊鏈業務收入為2.89億元人民幣,主要來自于挖礦。
幣圈原生軍都知道,比特幣挖礦業務賺錢,但風險也不可小覷,幣價和市場成為最大的危機之一。
去年熊市,無數礦工被迫關機,礦機論斤賣的消息傳遍幣圈。中新控股2019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中,區塊鏈服務部分顯示為無,公司還在財報中解釋,挖礦業務已于2018年3月開始轉讓,這是區塊鏈業務收入驟降的原因。騰訊《潛望》援引消息人士說法,“可能有些1成的成本都沒有收回來。”
2018年2月,中新控股旗下位于香港的加密貨幣交易中新Coinsuper上線,張振新對此極為重視,他找陳慶來擔任負責人,陳曾是瑞銀中國區的CEO,以前的主業是為國內富豪提供資產配置等服務,此前并無數字貨幣經驗。
熊市跌宕,Coinsuper成長緩慢。非小號顯示,截至10月7日下午四點,Coinsuper的24小時交易額為9.6億元,僅占排名第一的火幣全球站交易額的2.5%。
?Coinsuper交易量較低
目前,陳慶不知去向,Coinsuper的負責人變成了原CTO張軍。他在張振新離世后接受金色財經采訪時表示,Coinsuper自2018年7月開始就自負盈虧,自主經營,“我們的業務如常運作,愿逝者安息。”
除了比特幣礦業和交易所,張振新在區塊鏈技術服務方面也頗感興趣。去年4月,中新控股發布了一個諒解書,稱可能會投資區塊鏈技術服務商質數鏈網科技成都有限公司。關于這一事件,還有消息稱中新控股集團擬收購質數鏈網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質數鏈網)51%股份。
蜂巢財經從一位質數鏈網前核心員工處獲悉,投資最終并未形成,雙方在一些業務上展開過合作。該員工表示,與中新控股的合作是否仍在繼續不清楚,不過公司還在正常運營。
該公司微信公眾號最后更新日期是今年3月5日,創始人鄧柯也已于年初離開了團隊,加入另一區塊鏈創業公司。
從公開的合作方和與布局的相關公司現狀看,中新控股在幣圈的布局幾乎全面癱瘓。加之去年幣價下跌,重點布局的礦機廠商和礦池無法盈利,騰訊《潛望》提到,“虧損可能用幾十億元為單位”。
區塊鏈業務在今年財報中消失
中新控股在區塊鏈領域折戟,被外界認為是造成先鋒集團和網信資金短缺的原因之一。該企業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區塊鏈業務收入為2.9億元,占總收入比高達48.1%。而半年報中,這塊收入為4.31億元,也就是說,第二季度其在區塊鏈業務上的收入為1.41億元,相比第一季度,少了一半。
第三季度,此項收入僅為0.66億元。在全年年報中,它在區塊鏈業務上的收入為4.20億元,第四季度已虧損7700萬元。
等到今年,中新控股第一季度財報中,區塊鏈服務部分的收益已經為“0”。原本占公司收入接近50%的這塊業務,就這樣突然消失了。
?中新控股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區塊鏈服務收入為空白
張振新及先鋒系的身影都極少在幣圈出現。除中新控股的公開收購、投資外,他和他的企業還涉及哪些區塊鏈項目、傳說中的Tokenfund叫什么,這些信息在幣圈都鮮為人知。直到他去世的消息傳出后,媒體才報道,先鋒集團的虧損與它的區塊鏈布局也有關系,掌舵人張振新的幣圈往事也逐漸浮出水面。
有幣圈早期玩家看到他在幣圈虧損的新聞后感嘆,“原來幣圈還有這么大的韭菜”。一位投資Coinsuper遭遇虧損的投資人表示,對先鋒系的投資布局并不了解,只是投資了這家交易所,“我也很想問問是哪些人。”
在此前的投資、收購案例中,張振新都未現身。倒是他的內蒙老鄉、蒙牛創始人牛根生曾現身為Coinsuper站臺。騰訊《潛望》報道,牛根生稱,與張振新相識多年,對于他的項目比較放心,也愿意為其站臺。Coinsuper項目白皮書上,牛根生被列在投資者名單中做宣傳。不過,在去年7月發布的Coinsuper生態白皮書中,該交易所的投資人信息已被撤下。
去年8月初,張振新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達他對區塊鏈的看法,“無論是技術還是經濟體量,區塊鏈都還處在發展早期的階段。研發底層技術,促進區塊鏈和行業應用結合,積極擁抱監管,釋放區塊鏈對實體經濟更大的潛力,是我們長期努力的方向。”
這是他少有的公開談及區塊鏈的觀點,無論他看重的方向未來是否可行,他已沒有機會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