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解讀
2019年10月5日晚,“網信官微”公號發布了先鋒集團董事長張振新的《訃告》,先鋒集團董事長、網信集團實際控制人張振新先生因多臟器衰竭、酒精依賴、急性胰腺炎經搶救無效,于倫敦時間2019年9月18日在英國倫敦切爾西和威斯敏斯特醫院去世,享年48周歲。
今年8月,21世紀經濟報道稱,截至2019年6月末,先鋒系借貸余額約700億元:網信平臺的金交所產品,借貸余額約450億元;網信普惠等P2P平臺,借貸余額近60億元;先鋒系私募基金,約200億元,三個板塊均出現不同程度逾期。
為了安撫投資者,隨《訃告》一起發布的還有《先鋒集團成立臨時危機管理工作組,牽頭風險化解工作》。先鋒集團稱臨時危機管理工作組成立后,首先通知先鋒體系內各子集團公司,不得私自轉移財產、變更或注銷公司。
張振新起家于擔保,發家于租賃,在十年間通過“先鋒系”收購拿下了證券、基金、擔保、租賃、保理、支付、征信、互聯網小貸等近乎全金融牌照,且仍在持續外延領域。
而先鋒系快速擴張的勢頭在2019年7月戛然而止。2019年7月23日,張振新發布內部郵件,承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機”。
在P2P情況尚未惡化前,張振新曾試圖用區塊鏈力挽狂瀾。
2016年,以BTC為代表的數字通證價格瘋漲,在張振新看來,這是近年來難得的風口,于是將業務重心偏向于此。
據騰訊《潛望》報道,先鋒系先布局了礦機、礦場、交易所、Tokenfund等業務,并拉來了瑞銀中國區CEO陳慶等有相關背景的人才,據傳僅陳慶的年薪就達到1000多萬。
2018年,BTC價格大幅下跌,從最高點12萬元跌至最低2萬元左右,只能低價甩賣。“可能有些一成的成本都沒有收回來”,《潛望》報道稱,張振新在區塊鏈業務上虧掉的錢,需要用幾十億為單位計。
張振新在區塊鏈上表現出了近乎孤注一擲的瘋狂,他甚至親自帶人乘私人飛機前往吉爾吉斯斯坦建礦場,但因各種因素,吉爾吉斯斯坦項目最后并未完成。大量囤積礦機時,有高管勸張振新及時止損,他并未采納。
行情研判
總體觀點
市場總體仍維持著冷清的行情,區間震蕩整理預計還將持續一段時間。BTC已失守8000美元整數關口,但下方有強力支撐,主流通證大幅下跌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合適的價格,長期持幣者可逢低買入。
2018年12月,我們明確指出BNB在熊市中的投資機會,并第一個提出牛市中BNB將享受戴維斯雙擊(對沖:平臺通證熊市獲利金鑰匙——通證估值探索系列之二);2018年10月,我們就點明BTC的價格周期并預判見底時間為2019年5月左右(【經典更新重現】BTC牛熊周期的三大規律與應用 ——冰點展望之一);2018年4月,在牛市的余溫還未散盡時,我們指明當時是反彈而不是牛市(牛市來了嗎?是反彈而不是牛市的4個原因)。
BTC歷經昨日的下跌并未創出新低,總體來看仍處于震蕩區間內運行,震蕩行情預計還將持續一段時間。BTC支撐位7700USDT,壓力位8050USDT,強壓力為8500USDT。
ETH聯動BTC,處于弱勢區間。ETH支撐位169USDT,壓力位175USDT。
EOS聯動BTC。EOS支撐位2.8USDT,壓力位3.15USDT。
風險提示
數字通證的價格波動劇烈,投資數字通證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行為,請投資者合理評估自己的投資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謹慎使用杠桿,嚴控風險,謹慎投資。請投資者牢記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免責聲明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中分析不構成買賣推薦,據此買賣盈虧自負。歡迎轉載,但需注明出處。
關于幣全
幣全行情分析團隊,有近15年的A股和海外市場,期貨、期權、通證投資經歷,過往投資業績優異,13年即開始BTC交易,14年組裝礦機,16年參與Crowdsale。主力分析師畢業于美國杜克大學、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名校,獲得博士或碩士學位,曾在國泰君安、南方基金、東方財富網和方正證券任職,從事投資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