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網商實習記者 劉俏言
跟水果打了半輩子交道的梁偉全從來沒想過,自己的老家貴港靠著“西番蓮”變活了。
老廣西人不大知道百香果是什么東西,但如果提到西番蓮,他們可能會想買點回去做糖醋排骨。要說直接吃那是不太可能的,當地人會沖你擺擺手,告訴你那東西“太酸”。
早在2000年左右,貴港就有小規模的百香果種植區,青色的果子從枝上摘下來就直接到加工廠被做成調味品,如果不是生在田頭的人,很難知道它到底長什么樣子。
而如今的境況可與往昔大不相同了,從2017年開始,貴港的土地上架起了一排排的百香果架子,3年來,貴港的百香果種植面積達到了10萬畝。
九月是天貓生鮮類目的“雙十一”,9月17日,天貓正宗原產地走進貴港,豐收購物節的拖拉機滿載飄香的百香果走進發布會現場,貴港這座有兩千年歷史的古城,因百香果這個網紅,再次煥發生機。
被“嫌棄”的西番蓮
百香果的“前身”西番蓮,早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就傳入了中國,不過我們不是用來吃的,是用來看的。因為花期長,花色淡雅,最受文人騷客們的喜愛,張岱在修建梅花書屋的時候就種了西番蓮,形容其“纏繞如瓔珞”。
建國之后,被遺忘的西番蓮果苗隨意長在深山間,因為長得過于奇異導致無人敢吃。直到饑荒年間不少人的大膽試吃,西番蓮才給自己正了名,那個時候還因為果子的形狀和雞蛋特別像,被叫做“雞蛋果”。
西番蓮真正的第一次“逆襲”,是因為改名。
20世紀中后期的時候,科學家們分析了西番蓮科中紫色果子的果汁,發現它竟然含有石榴、菠蘿、香蕉、酸梅、草莓等10多種水果的香味,因此將這種紫色果子取名“百香果”,有了一個朗朗上口的“藝名”,百香果開始正式進軍水果市場。
起初,百香果的定位是“果汁之王”,專門走果汁調味加工的路線,在貴港也有了小規模的發展。但好景不長,2008年貴港的一場低溫,讓本來就“不紅”的百香果全部消失,原本口感就酸,再加上沒什么人知道,百香果迎來了一段低谷時期。
沉淀實力,蓄勢轉身
好在,貴港百香果遇到了一群優秀的“經紀人”。
“如果一定要探討百香果為什么紅了起來,那肯定和人們生活水平的增長有很大關系。”梁偉全說道,他是貴港人,在廣東從事水果行業多年,2011年因為孩子要上學回到了家鄉,在水果市場上第一次嘗到百香果,他就覺得這個東西“有搞頭”。
從前,在溫飽問題都尚未解決的情況下,吃酸酸的百香果甚至會增加饑餓感,而現在情況大不相同了,百香果中的維生素含量極高,口感又豐富,無疑是最匹配追求健康和新鮮感的年輕人群,但是,以現有的種植技術一定是行不通的,必須進行改良。
和梁偉全想到一塊兒去的,還有返鄉創業的大學生賴志福。
2007年大學畢業后,賴志福輾轉做過公安,創業做過木材,但當他看到老家幾百畝的閑置荒地,最終選擇開荒做起了沃柑和百香果。他知道,百香果種植容易,但種好特別難。所以尤其重視種植的技術和方法,他先后跑到福建、臺灣、廣東等等地方去跟專家取經,探討怎樣才能種出更成熟的商品果。
每隔三米一個支架,用垂簾式的種植方法讓百香果得到更充足的光照,盡量用人工護理果樹,賴志福合作社的二十多個果農都是長期懂百香果種植的技術型果農,他不雇傭流動工,生怕不懂種植的人因操作不當破壞百香果的品質。
賴志福在合作社果園
就這樣,憑借著甜度更高、更為優質的商品果,貴港百香果牢牢抓住了天貓生鮮品類的新風口,殺回市場。6月18日上線至今,貴港百香果三個月內在阿里淘鄉甜、天貓等平臺銷量已達150噸,這一次,它走出廣西,奔向了全國。
借助電商,它成為了水果界的新網紅
賴志福基地的百香果,60%是走電商渠道賣出去的。
通常而言,水果走電商渠道最大的難點就是運輸,新鮮的水果一旦進入快遞箱就需要和時間賽跑。而百香果不同,略微發青的百香果打包之后是越放越紫,口感也是時間越長越甜,因此除了廣東和浙江一帶,百香果在天貓上銷量最好的就是東北地區。
“很多水果因為東北地區偏遠都不發貨,所以百香果在這一塊占據很大的優勢。”貴港市郵政公司電商運營負責人李文峰說道。“另外專屬于貴港的優勢是,貴港70%的土地是富硒土壤,是少有的富硒土壤地區,硒元素為百香果的營養價值提高了一個層次。”
在線上,百香果因為長相清奇,做法百搭迅速成為了短視頻的寵兒,百香果檸檬茶,百香果蜂蜜等等操作簡單的家庭飲品發明層出不窮。在線下,各路奶茶店的迅速鋪開制造了大量的需求,百香果“果汁之王”的地位終于凸顯出來,迎來了市場的爆發。
與此相對的,是貴港百香果種植面積的迅速擴張和電商供應鏈的建立,大量和梁偉全一樣在外漂泊的青年看到了家鄉的發展,紛紛回到了貴港種起了百香果,一時間,整個貴港的百香果產業初具規模化。
今年是農業小年,上個月的高溫多雨讓百香果的產量略有縮減,梁偉全還記得自己連續好幾天站在拖拉機上給果子們噴水降溫的情形。如今到了九月,正是百香果豐收的季節,天貓正宗原產地項目的到來讓果農們松一口氣,“還是希望能賣出優質優價的。”梁偉全說道。
9月17日,在貴港百香果豐收購物節發布會上,貴港市副市長農卓松和天貓生鮮水果負責人孫海港共同為“天貓最受消費者歡迎正宗原產地”揭牌,并啟動廣西貴港百香果采摘節項目。于此同時,天貓主播艾米素素來到了貴港的一片百香果基地,和貴港市農業局的專家一起做了一場直播,向吃貨們展示了“富硒百香果”的魅力。
盡管今年是貴港百香果正式“觸網”阿里巴巴的第一年,但豐收購物節給貴港百香果銷量帶來的卻是質的改變,截止至9月21日,貴港百香果一小時賣光了20噸,共計賣出了120萬顆。賴志福相信通過和天貓的進一步合作,貴港百香果的種植規模一定會越來越大,因此返鄉的青年們也會越來越多。
廣西貴港百香果采摘節項目正式啟動
被改變的一群人
賴志福基地合作社的二十多個農民,三名是貧困戶,一名是輕度殘疾,每個月2000-3000的工資對于當地農戶而言,比自己種糧食劃算得多。賴志福在談到基地未來的規劃,反復表示“就是希望能帶著大家一起賺錢。”
梁偉民在自我介紹的時候更是直言“我就是個農民。”從返鄉做家庭農場到合作社再到現在成立公司,梁偉民深深感受到的是一個行業年輕人的缺乏帶來的無力和困境,因為沒有新鮮血液的注入,老一代的農民們一輩子都在重復之前的種植方式,而這樣的種植方式有時候并不能適應這個發展更為迅速的市場。
“攻破種植技術的難點,實現機械化種植,是目前農產品市場的迫切需要,但老農民們看天吃飯的現狀還沒有改變。貴港需要外出的青年們回來,把農業做起來。”梁偉民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而針對這種現狀,貴港市政府也在引導進行轉變,2017年貴港市政府出臺了《貴港市百香果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17-2019)》及《貴港市20萬畝百香果產業暨產業扶貧攻堅年活動工作方案》,成立了“貴港百香果產業協會”,“貴港百香果電商聯盟”。今年,貴港市政府攜手阿里巴巴,通過天貓正宗原產地項目進一步發展推動百香果的地域名牌建立,從而推動更多的外出青年返鄉致富,給農業注入更新鮮的血液。
貴港市副市長農卓松多次表達了自己對家鄉百香果的喜愛,在發布會現場,她站在滿載果實的天貓豐收拖拉機旁舉著百香果和果農們合影,并表示“相信百香果產業會越做越好,能夠成為貴港市‘互聯網+產業’的靚麗名片。”
農副市長和豐收節拖拉機合影
“當農民能夠體面的說出自己是農民的時候,我們的農業就成了。”梁偉全說道。
編輯 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