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三言財經,作者|DorAemon
今天是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逝世8周年紀念日。如果不是看到這篇文章,你有多久沒有聽到喬布斯的名字了?
喬布斯可謂是蘋果公司的靈魂人物,可以說如果沒有喬布斯,就沒有今天市值過萬億的科技巨頭。從創立蘋果公司到被趕出董事會,后來回歸蘋果,又將行將就木的蘋果推上頂峰。甚至在離開蘋果的日子里,喬布斯還創辦業界知名公司皮克斯,開創電腦動畫電影先河。
這樣的人,無論在何時都是令萬人敬仰的人中豪杰。再加上從各種渠道傳出針對喬布斯個人性格的描述,他那專注、固執、堅持的性格,還有那著名的“改變現實立場”能力,更加增加喬布斯的個人魅力。喬布斯強大的個人魅力也讓蘋果公司的產品猶如被封神,引發全球各地無數粉絲爭相購買。
在喬布斯帶領下的蘋果公司,曾帶來數次革命性創新,發布過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產品。
那么,離開喬布斯八年的蘋果公司,還和以前一樣嗎?還有人記得喬布斯嗎?
遠的不說,從喬布斯回歸蘋果后起到其去世這段時間說起,蘋果推出的三款顛覆性產品,一舉改變了人們對產品的認知。也是談起蘋果時無法回避的三款經典產品。
首先就是iPod系列。
2001年,蘋果推出第一代隨身多媒體數字音樂播放器,取名為iPod,也就是第一代iPod。這款產品現在看來比較厚重,長方形設計,正面上方為屏幕,下方是被蘋果稱作“Scroll-Wheel”選曲盤,用戶僅通過大拇指就可以完成操作。第一代iPod采用5G版硬盤存儲,次年蘋果發布了10G版本的iPod。當時,5G版iPod可以存儲一千余首歌曲。
iPod之所以是“革命性”產品,因為在當時,市場上同類產品還以隨身CD播放器、Walkman等為主。這類產品雖然有著音質較好的優點,但是在交互和存儲介質上,遠不及iPod。那時一張CD或者一盤磁帶,可存儲歌曲一般不超過20首,并且操作上相比iPod更加繁瑣。
iPod成功后,蘋果陸續推出更便攜、更好看以及更多樣化的iPod產品,除了致敬經典的iPod Classic版本外,還有iPod nano、iPod Shuffle以及iPod mini系列產品。那時候的年輕人,幾乎人手一個iPod,曾經風靡一時的隨身聽產品逐漸成為歷史。
后來iPhone 推出后,蘋果繼而推出和iPhone擁有同樣尺寸屏幕的iPod touch系列產品,這款iPod播放器被譽為“不能打電話的iPhone”,備受歡迎。此后,iPod touch甚至已經演變成可以和PSP這類手游終端競爭的產品。
iPhone 可以說是喬布斯在蘋果公司發布的最重要的一款產品。iPhone的誕生,不僅僅是一款“重新定義手機”的設備,更是開啟了移動互聯網的劃時代產品。
2007年,喬布斯在蘋果發布會中向世人公布了第一代iPhone,當時,喬布斯通過第一代iPhone 3.5寸屏幕展示多點觸控的順滑操作,驚艷眾人。
iPhone并不是第一款可以觸控操作的手機,但是卻是那時第一款能將觸控這種交互做到最好的手機。彼時以觸控作為賣點的手機,往往存在諸多缺點,比如屏幕不跟手,用戶體驗不佳。但用戶可以在iPhone屏幕上“為所欲為”,無論是拖動網頁還是查看圖片,仿佛真的將屏幕中信息握在手中一般。
iPhone和iPod一樣,迅速風靡全球。此后,iPhone 4、iPhone 4S等機型更是奠定了其“機皇”名號,很多人以擁有一臺iPhone為榮。
2008年9月蘋果秋季發布會中,喬布斯以一句“something in the Air”一語雙關,發布了世界上最薄的筆記本電腦MacBook Air。
這場發布會也是后來很多果粉最津津樂道的一場蘋果發布會。當時,喬布斯從一個普通文件袋中拿出這款筆記本。這樣的演示充分展示了其輕薄小巧的特色,勝過任何言語形容。
那種震撼不亞于iPhone發布,原來筆記本電腦可以做的如此輕薄。筆者身邊很多人都是因為看了這場發布會選擇入手MacBook Air。
實際上,喬布斯時代蘋果公司的成功產品并不僅這三種。比如iPad,發展至今,iPad已發展出眾多型號版本。并且,iPad在其開創的平板電腦分類下一家獨大,是款非常成功的產品。
除了開發出“革命性”的創新產品,喬布斯帶給蘋果乃至讓世人敬仰的還包括其力求完美的設計理念。
比如iPhone的開發,喬布斯希望有一部可以發郵件、打電話和聽音樂的電子設備,并且這款設備還要搭載用于Mac電腦的OS X。這個過程非常艱巨,蘋果高層曾經并不看好,首先,用手機發送電子郵件一直是黑莓手機的特色,而瀏覽網頁這種功能,受限于當時的芯片和帶寬,更是難上加難。
但是喬布斯硬是在這種情況下,完成了iPhone開發。
喬布斯對于設計的執著,體現在他會盡全力要求產品符合他的設計理念,哪怕產品會因此產生別的問題。據傳喬布斯設計的其中一款測試版iPhone,采用純金屬外殼設計,但這樣的設計會導致信號缺失。蘋果工程師不得不費盡口舌為喬布斯講清楚其中的物理學道理,喬布斯才改了設計。
也正是喬布斯對美的執著,才推出很多優美的產品。在《喬布斯傳》中,還描述喬布斯后期住院時,甚至因為氧氣面罩不美觀而拒絕使用。
所以,喬布斯去世后,蘋果被指缺乏創新、設計平庸也就不奇怪了。
喬布斯去世后一年,iPhone便推出首款4寸屏幕的iPhone 5。這款產品一經發布,便引發輿論熱議。
彼時,安卓系列手機剛誕生沒多久,各方面無法同iPhone競爭,便從屏幕大小“曲線救國”。那時很多安卓手機屏幕相比iPhone要大出很多,有人形容用安卓機打電話就跟“拿了塊板磚貼在臉上”一樣。
對于屏幕大小,喬布斯的觀點認為3.5寸屏幕是最合適的大小,iPhone不會采用更大屏幕。因此,當iPhone 5 推出后,大眾認為蘋果已經背離了喬布斯的初衷。
發展至今,iPhone早就摒棄了小屏路線,雖然每年仍然會出大屏、小屏等多個版本,但是早就不拘泥于所謂“3.5寸最佳屏幕大小”了。
除了iPhone 屏幕變的更大,蘋果還采用手寫筆。三星公司推出的大屏手機,為了方便用戶,隨機配備一支手寫筆。而手寫筆這樣的交互邏輯,也曾是觸控設備必備的工具。
但是,喬布斯認為,“最好的手寫筆就是人們的手指”,因此反對給iPad、iPhone配備手寫筆工具。不過,當蘋果推出iPad Pro后,打破了這個規矩。
iPad Pro專門搭配一支手寫筆,蘋果稱之為“Apple Pencil”。不過蘋果的這款手寫筆并非為了用戶日常交互所設計,其主要用于畫畫、設計等工作。因此,嚴格來說,用戶日常操作并不一定非要使用。并且,客觀來說對于某些特定領域,例如畫設計稿,用手指并不方便定位。
除了蘋果開始采用更大屏幕和手寫筆外,喬布斯去世后蘋果被詬病較多的還包括其設計創新能力。
從iPhone 6起,一直到iPhone8 系列(不包括iPhone X),iPhone外觀設計語言幾乎沒有大的改動:前面玻璃面板加背面三段式金屬后蓋。
iPhone 7 系列產品將背面天線設計改變,不再是“三段式”分布。
iPhone 8背面采用玻璃后蓋,支持了無線充電同時由于并非金屬后殼不需要再為天線留空,iPhone 8后面較為純凈。
但這幾款iPhone外觀樣式總體上設計樣式接近。
iPhone X以后,由于引入了新的Face ID,iPhone X、iPhone XS、iPhoneXR以及今年的iPhone11系列,全變成了“劉海兒”設計。
當然,設計語言相似實際上是一種成熟的設計理念,一款好的設計往往經得住考驗。蘋果在多代產品中采用同一種設計理念說明這種設計至少在蘋果眼中是穩定的設計方案。
但問題在于,喬布斯曾經的固執如今似乎已經看不到。自從iPhone 6起,iPhone的后置攝像頭就一直呈凸起狀態。不僅不美觀,而且增加了鏡頭蓋被磨損的概率。這讓很多用戶難以接受,并且有果粉甚至認為如果喬布斯還在世,那凸起的攝像頭就不會出現在iPhone 身上。
今年新出的iPhone 11,更是被指“創新無從談起”。比如iPhone 11的大電池,安卓系手機續航早就超過iPhone;后置三攝像頭,安卓平臺早就有這樣的設計;就連這次新增的快充功能,充電速度也不比安卓手機的快充快多少。
不知道九泉之下的喬布斯,看到如今蘋果產品發展,會作何感想呢?
喬布斯離開八年后的蘋果公司,可能正“走向平凡”。
印象中的蘋果,似乎是一個“敢為人之不敢為”的勇于創新的公司。按照蘋果自己的宣傳,蘋果是第一個采用鼠標交互的公司;蘋果是第一個顛覆隨身數字音樂播放設備交互邏輯,采用“Scroll-Wheel”的公司;蘋果是第一個將多點觸控應用在消費級產品的公司……
但是,近些年來,蘋果還有哪些“第一次”能讓世人銘記?難道是第一個取消了3.5毫米耳機接口嗎?
隨著安卓系列手機產品推陳出新頻率越來越高,用戶體驗越來越好,就連蘋果引以為傲的軟件操作系統iOS的優勢都難以為繼。由于iOS每年只大更新一次,很多新功能安卓系統早就已經提供。甚至安卓的流暢性也越來越好,iOS優勢空間進一步被壓縮,反而很多地方開始借鑒安卓。
曾經蘋果產品是安卓系手機的“領頭羊”,往往是蘋果開始做了,別家才跟著做。比如Touch ID,比如去掉3.5毫米耳機接口。
然而,如今的蘋果似乎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了。華為、三星相繼發布自己的折疊屏手機,而蘋果至今只穿出寥寥幾篇有關折疊屏的專利信息;5G時代到來后,各家手機紛紛推出5G手機,最新一代iPhone仍然僅支持4G。
蘋果CEO庫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蘋果不用5G,是因為判斷其過于超前。科技公司穩妥些并沒有錯,但是蘋果公司沒能走在前面,總讓人認為這不符合蘋果的作風。
但是,雖然喬布斯走后蘋果少了很多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但是喬布斯仍然留給蘋果的是成為萬億美元市值公司的踏實基礎。
到目前為止,蘋果產品生態仍然是市場中做的最好的,這也帶來了極大的用戶粘性。蘋果多設備間無縫對接,是支持有單一設備用戶無法想象的便利。
這一切都源于喬布斯生前做的iCloud服務。起初這項服務僅僅是蘋果提供的云存儲服務,提供簡單的照片多設備共享功能。隨著蘋果發展,基于iCloud和蘋果的近場通訊技術,使得多種蘋果設備互相關聯成為可能。
回顧喬布斯走后這八年,蘋果開始構建的是整個生態體系,iPhone這類產品只是這套體系的其中一個終端。比如Apple Pay、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蘋果要做的是全套智能生活服務。
從這個角度,離開喬布斯的蘋果,或許變得平凡,但是并不平庸,正按部就班的走向遠方。
人們正在逐漸淡忘喬布斯。
喬布斯蘋果百度指數對比(2011年至今)
百度指數方面,在近90天數據中,喬布斯的熱度在今年9月10日左右達到頂峰,也就是蘋果秋季發布會時候;而將時間拉到2011年至今,喬布斯百度指數在其趨勢那一陣達到最高峰,之后斷崖式下跌。再將喬布斯和蘋果百度指數對比,則發現喬布斯去世后,喬布斯的搜索熱度一直不及蘋果,只有喬布斯去世時期其百度指數超過蘋果。
喬布斯和蘋果微信指數對比 (過去90天)
微信指數方面,過去90天,喬布斯微信指數在9月初達到最高值;但是引入蘋果微信指數后,喬布斯微信指數基本看不清波動,可見目前蘋果關注度遠超喬布斯。
喬布斯微指數同樣在9月初達到峰值,引入蘋果微指數后,蘋果微指數遠超喬布斯的微指數。
除了各種數據顯示關注喬布斯的熱度在下降,今天喬布斯去世8周年的日子,也少見媒體報道此事。此外,曾經熱衷于模仿喬布斯發布會的手機廠商和大佬如今也不提喬布斯了。
甚至就連今日筆者的朋友圈都未見一條緬懷喬布斯的。
失去喬布斯,蘋果只是失去了一個“強人領導”,蘋果不會因此而沒落。哪怕從此平凡的發展,蘋果公司也是科技界不可忽視的一極。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