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今年我最期待的VR設備,那肯定非HTC Vive Cosmos莫屬了。在年初的CES上,HTC Vive公布了這款產品的原型機,當時就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而我之所以如此,主要有兩點原因:其一是Vive Cosmos采用了Inside-Out定位追蹤技術,這將極大簡化用戶的設置與使用;其二是Vive Cosmos的手柄采用了搖桿,而非之前Vive初代的圓盤鍵,這對于像我這樣的游戲玩家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之后經過了數月的漫長等待,我們終于迎來了這款產品的最新消息:Vive Cosmos已于9月12日亮相淘寶造物節并開啟預售,并將于10月3日正式發貨。在9月的最后一周,我很榮幸能有機會對Vive Cosmos進行詳細的評測。考慮到稿件的篇幅及讀者的觀感,我會把這次評測分為多篇,而今天我將主要介紹Vive Cosmos的產品及外觀設計。
將包裝盒里的全部物品取出并放在一起展示,我看到了它們包括一臺Vive Cosmos頭顯、兩個手柄、一根HDMI數據線、一根USB數據線、一個Vive串流盒及電源、相關的紙質文件(說明書、貼紙等)。相比于Vive初代眾多的配件,此次Vive Cosmos已經做到了最大程度的簡化。
把今天的主角Vive Cosmos頭顯及手柄放在一起合照,在左右打光燈的照耀下,這款新品帶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充滿了一種科技之美。前面板的鏤空設計既減重又酷炫,而且在燈光映襯下反射出一種金屬光澤,再配合HTC標志性的藍色與神秘的黑色,以及兩個流線型設計的手柄,此時在我眼中,Vive Cosmos展現出來的美感絲毫不亞于一款精致的高檔飾品,讓人忍不住想立刻試戴。就連我們辦公室的藍貓“小寶”也被它吸引了過來,這才有了文首那張無心插柳的“合影”。
Vive Cosmos頭顯兩側各配有一個攝像頭,左側攝像頭下方是電源鍵及提示燈,右側攝像頭下方則是瞳距調節鈕,對稱的設計同樣符合設計美學。這里值得一提的還有Vive Cosmos自帶的立體聲耳機,通過合理的工業設計,它可以在多個軸向上進行調節,對于不同頭型、臉型的用戶都極具友好性。
Vive Cosmos頭顯的頂部設計了一個軸體(其功能我稍后再說),其底部則均勻排列了一些散熱條,而前面板的頂部和底部各配有一個攝像頭。環顧各面,我們發現,頭顯的整體設計很簡約,再配合具備一定反光性的材質,帶給用戶一種濃郁的科技感。看到這里,我不由得有些感慨,從初代Vive、Vive Pro再到Vive Cosmos,Vive系列產品的“顏值”一直在持續攀升。
說到“顏值”,Vive Cosmos有一個新功能就一定要提及了,那就是“變臉”。沒錯,Vive Cosmos的前面板支持更換,當我將前面板取下時,我看到Vive Cosmos頂部及底部的攝像頭其實是安裝在前面板上的,在前面板背部有相關的數據接口與頭顯相連。Vive Cosmos是全球首款采用模塊化面板設計的VR設備,而這也使其成為迄今為止最具擴展性的多功能VR頭顯,而即將推出的專為Vive Cosmos設計的面板配件,可隨用戶需求變化而逐步拓展其功能。據悉,將于2020年推出的Vive Cosmos外置追蹤模組(Vive Cosmos External Tracking Mod)將會是HTC Vive發布的第一個官方模組,它將賦予Vive Cosmos使用現有Lighthouse基站進行跟蹤定位的能力,并支持Vive 追蹤器。不得不說,模塊化面板設計與HTC Vive一向倡導的開放性理念不謀而合,并且在使用場景上賦予了Vive Cosmos更多的可能性。
看過了頭顯的“面子”,在觀察Vive Cosmos的頭環和艙體時,我同樣感覺很滿意。到目前為止,可調節頭環已被證明是最穩定且舒適性最佳的頭顯固定方式,因此這回Vive Cosmos也采用了頭環設計,并在其上提供了一根頭帶進行額外的固定,其結果自然不錯。同時,Vive Cosmos的艙體足夠大,而且面托非常柔軟,像我這樣戴眼鏡的用戶再也不用擔心使用時“卡臉”了。
關于頭顯部分最后的一個亮點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位于其頂部的軸體了,這其實是Vive Cosmos獨特的翻蓋式設計。用戶在體驗過程中只需輕輕將頭顯向上翻起,便可瞬間切換虛擬與現實世界,而且不會中斷自己的體驗。用我的話來說,我再也不怕玩VR游戲的時候手機響了:只需上翻頭顯,接聽電話,再合上頭顯,即可繼續我的體驗,一切就這么簡單。
說完頭顯,現在來看看Vive Cosmos的兩個手柄。對于這對手柄,我真的是贊不絕口,因為它們體積更小了、握持感更好了,特別是搖桿與更多鍵位的添加,讓我找到了當初使用PS4手柄的感覺。
為了配合HTC Vive自研的Inside-Out定位追蹤技術,此次Vive Cosmos的手柄配置了一個可發光圓環,圓環與其上的圖案用于頭顯上的攝像頭進行識別與定位。與此相對應,手柄的握把也相較Vive初代短小了很多,我自己的握持感非常舒適。
在兩個手柄的搖桿周圍,我發現了各自配置了三個按鍵,只不過在命名上略有區別:右手搖桿周圍是A鍵、B鍵及Home鍵,而左手搖桿周圍則是X鍵、Y鍵及Home鍵。按鍵命名規則符合國際慣例(與微軟Xbox系列手柄一致),更帶給老玩家一種熟悉感。而搖桿的設計短小緊致,也非常適合主機游戲玩家。
在手柄的下方及握把根部,分布著兩個扳機鍵和一個測鍵,這點同樣很符合國際慣例(PS4、Xbox及Switch主機均采取雙扳機鍵設計),同時側鍵的保留延續了以往PCVR玩家的使用習慣。此次Vive Cosmos手柄的全新設計使得主機游戲玩家可以無縫切換,而更小的尺寸和更輕的配重則進一步提升了用戶的握持體驗。
體驗了頭顯及手柄,下面我簡單對Vive Cosmos的產品及外觀設計做一個總結:全新設計的頭顯及手柄在使用舒適度上的提升無疑是巨大的,以往Vive系列產品的短板幾乎全部被補齊,再配合HTC Vive自研的Inside-Out定位追蹤技術,用戶在使用Vive Cosmos的過程中真正實現了零門檻上手和長時間舒適體驗。下一次,我將對Vive Cosmos的系統及應用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評測,敬請期待!
電科技專注于TMT領域報道,青云計劃、百+計劃獲得者。榮獲2013搜狐最佳行業自媒體人稱號、2015中國新媒體創業大賽總決賽季軍、2018百度動態年度實力紅人等諸多大獎。
投稿請登錄:http://www.diankeji.com/member 商務合作請洽:marketing#diankeji.com
聲明:本站原創文章文字版權歸電科技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作者和出處;本站轉載文章僅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電科技立場,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021-12-16 電科技發布了 《羅永浩劃定重返科技界目標:AR/VR/MR,下一站元宇宙?》的文章
2021-11-17 電科技發布了 《愛奇藝2021Q3財報發布:總收入76億元 會員營收43億元》的文章
2021-11-05 電科技發布了 《將3A大作帶入大屏場景,樂播攜手天翼推出云游戲主機》的文章
2020-03-23 電科技獲得了沐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