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暴富,一夜蕩產」,是許多人對區塊鏈「炒幣」的狂熱印象。
被認為是下一代技術革命的區塊鏈,只是「割韭菜」的工具嗎?
「技術無善惡,人性有選擇」,在螞蟻金服副總裁、智能金融事業群總裁蔣國飛看來,區塊鏈讓數字經濟體的運轉和交易成本大幅降低,才是其價值的關鍵。
「區塊鏈不應成為一夜暴富的工具」,去年6月25日,港版支付寶AlipayHK發布全球首個基于區塊鏈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馬云在發布會上,如此表達自己對區塊鏈的看法。
馬云認為,「區塊鏈不是一個金礦,而是數據時代解決問題、解決隱私問題、安全問題、信用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案。」
「炒空氣幣」的泡沫和狂熱褪去,區塊鏈成了BAT角逐的「新戰場」,互聯網巨頭們紛紛入局,探索區塊鏈的真正價值和商業落地。
身為金融科技頭部公司,螞蟻金服已在區塊鏈領域摸爬滾打了四年之久,正在給出自己技術「落地」的答案。
「最燒錢」的業務
對任何公司而言,技術跑道的判定與選擇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既要看技術發展走勢,還要看商用價值的可能性。
早在2015年,區塊鏈概念也還只是科技圈內的小熱點。
當時,螞蟻金服在內部成立了區塊鏈小組,主要研究技術,「那時候還不太能明確說出這個事情有多大價值」,真正認清背后的商用空間,是在2016年。
這個小組參加了公司內部黑客馬拉松挑戰賽,48小時不眠不休,實現了一個區塊鏈公益善款追蹤應用的POC(概念驗證)。
打上區塊鏈標識,放在移動端支付寶捐贈平臺最顯眼的位置,這個公益善款追蹤應用馬上成整個平臺上流量最高的項目,實際為10名聽障兒童籌到了19.8萬元,將近5萬人參加捐款。
第一個應用的成功,團隊士氣大漲,開啟了大規模「燒錢」布局。
「越是這樣的東西,越看不清楚,那看不清楚就需要有人去試錯,試錯是要很大的成本的。」蔣國飛認為,區塊鏈技術研究已經涉及到數學等非常基礎的學科,這種投入不是誰都愿意持續推動的,「所謂『燒錢』,本質上是一種投入的決心」。
無論是過去的阿里云、今天的平頭哥,還是未來的螞蟻區塊鏈,是阿里一脈相承的風格:在一些短期未必能看到效益的領域持續投資,可能不僅僅是一個公司的商業判斷,更意味著一種價值判斷與主張。
相應的,作為可能是螞蟻「最燒錢」的人,從NEC美國研究院院長職位加入螞蟻金服,蔣國飛很久沒有9點前離開過辦公室了,唯一能堅持擠出時間完成的興趣愛好,只剩下周末跑步。
黃龍時代9層,螞蟻區塊鏈團隊辦公的地方,因為經常加班、開會被稱為「夜總會」。如今,螞蟻區塊鏈團隊共100多人,海歸達到40%-50%,團隊規模還在快速增長。
不計成本的資源、人力投入,把螞蟻區塊鏈技術帶到一個行業高度。
蔣國飛在2019年9月云棲大會上公布了數據,螞蟻金服自主研發的金融級區塊鏈引擎,已經能夠支持10?億賬戶規模、每日10?億交易量,同時,新型區塊鏈存儲成本相比以太坊降幅達50%,彈性擴容實現每秒10萬以上的跨鏈信息處理能力。
他還提出預測,「1年內,將出現一批千萬日活的區塊鏈應用。」
這個說法的底氣來自商用場景的頻繁落地。近期最高院、富民銀行、拜耳作物科學等合作緊鑼密鼓。
從最燒錢到很忙碌,也只用了兩年時間。蔣國飛說,「商用價值爆發的速度比我們想象來得快。」
探索「鏈上世界」
去年6月,在香港工作22年的菲律賓家政服務員格蕾絲,在發布會現場完成了首筆匯款,這天下午,她向遠在馬尼拉的朋友匯了1萬比索,3秒鐘到賬。
而在之前格蕾絲每次匯款,都要在休息日從九龍跑去中環的環球中心排長隊,匯款后通常要等待10分鐘到幾天時間到賬,如果中間出現狀況則要更久,據說最長的一筆匯款在路上走了半年。
像格雷絲這樣在港生活和工作的菲律賓人有近20萬,AlipayHK與渣打銀行牽手,對他們而言,匯款去菲律賓也能像境內轉賬一樣簡單了。
借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全球實時匯款,只是螞蟻金服的愿景之一。未來的布局,將是把「信任」體系從線上的電商、支付、信貸等場景,進一步全面推進到數據、資產、物理世界的萬物互聯和多方協同。
比如,現在從天貓國際買奶粉,可以通過溯源碼清楚地看到奶粉從生產、質檢到物流的整個過程。據統計,在去年天貓雙11,有1.5億海淘商品實現了原產地溯源。
如今在杭州、臺州、金華三地看病,也不用排隊開票據,掃一掃檢查單上的二維碼票據就出現了,如果用支付寶繳費,無需掃碼,票據直接發到「發票管家」。
除此之外,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已實現捐贈數據入鏈,善款來源可追溯;去年10月份上線的相互寶,也實現了上鏈,救助金去向及使用均有「鏈」可查。
在司法確權&維權領域,借助螞蟻區塊鏈,最高院搭建人民法院司法區塊鏈統一平臺,據了解,目前已經完成了21家法院,27個環節的節點建設,并聯合四級法院共完成超1.8億條數據完成上鏈存證固證,支持鏈上取證核驗。全流程上鏈實現留痕監管,很大程度降低司法維權成本。
螞蟻區塊鏈成為阿里經濟體系統的一部分,也走向了田間地頭。今年9月,安徽市碭山縣特色農產品碭山梨上螞蟻區塊鏈,在天貓上實現全程追溯銷售,豐收購物節當天,僅3小時,碭山酥梨達到20萬斤的銷量。
曾經「最燒錢」的業務,開始開花結果。
過去三年,螞蟻金服在區塊鏈技術上的發力頻頻引起關注,其擁有的區塊鏈申請專利數量已經連續三年排名全球第一。這些不是「空頭專利」,它們快速推動了目前在商品溯源、處方流轉、跨境支付等40個場景落地,被行業形容為「重新定義區塊鏈技術商業價值的公司」。
由于創造了很多區塊鏈商業應用全球首例,螞蟻金服集團董事長兼CEO井賢棟拿出自己的陳年茅臺,犒勞團隊在「無人區」的探索。
BAT的新戰場
6月18日,Facebook公布了加密貨幣Libra白皮書,希望建立一套高效、無國界的貨幣體系,以及為數十億人提供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很多人形容,Facebook要借助區塊鏈革命未來的金融體系。
不過雪球一位用戶寫道:「Libra目前還只是個更遠大的計劃,從Libra對金融系統的促進看,其實中國的互聯網支付系統,比如螞蟻金服和微信支付已經遠遠走到前面了。」
實際上依賴區塊鏈打造更安全和可信的金融服務,也是包括BAT在內的巨頭競爭的重點。
在《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中,中國入榜的企業占比49%,阿里巴巴以49件的總量排名第一,騰訊科技為11件。
BAT爭奪區塊鏈領域的勢頭已突顯。
騰訊也在金融場景探索區塊鏈落地,推出基于其聯盟鏈的微黃金、微企鏈、電子發票等具體場景應用,通過區塊鏈技術提升銀行、政務、企業系統間對賬效率。
百度則在司法領域進行布局,目前鏈上存證量已經破億,實現公檢法機構跨鏈同步,提升了司法效率。
「數字支付和數字金融是今天的業務,全球化是明天的業務,而智能科技是后天的業務。區塊鏈技術,正是智能科技的核心構成」,在2019年阿里投資者大會上,井賢棟這樣介紹螞蟻的三大業務。
堅持不做「空氣幣」、不做違法技術應用、不傷害用戶隱私的螞蟻金服,正將區塊鏈技術落地商業化。
在蔣國飛辦公室門口,寫上了「生如夏花,風情萬種」,他說,代表他對螞蟻區塊鏈重塑商業信任的期待。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