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局有些出乎意料,但又在意料之中。
9月27日晚,全通教育發布公告稱,終止收購吳曉波旗下巴九靈96%股權重組事項。全通教育在公告中表示,受宏觀經濟環境、上市公司及標的資產經營情況、重組政策變化以及股票二級市場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交易雙方未能就本次重組方案所涉交易定價、業績承諾與補償安排等要素達成最終共識。
對此,巴九靈回應稱:或將獨立IPO。
全通教育與巴九靈的故事開始在今年3月份,前者此前表示擬作價15億元收購財經作家吳曉波旗下巴九靈96%股權。
根據天眼查顯示,吳曉波、邵冰冰夫婦為巴九靈的實際控制人,各持股12.81%。此次收購案也被外界看作是“吳曉波上岸”。
巴九靈的核心資產就是吳曉波頻道,這個以吳曉波個人命名的公眾號與羅輯思維公眾號一樣,被市場看作為知識付費成功的經驗案例。根據觀察者網的消息稱,自2017年初至2018年末,吳曉波頻道月均關注用戶由222.78萬人增長至345.88萬人。
巴九靈與吳曉波的這種緊密關系,也在全通教育的收購案中埋下了一顆隱形炸彈。深交所曾兩次向全通教育下發問詢函,都直指巴九靈與吳曉波的個人綁定關系、依賴程度。在收購洽談期間,吳曉波頻道App也曾改名為“890新商學”來去吳曉波化。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巴九靈成立初期的流量獲取,大大借助了吳曉波的個人影響力,尤其是吳曉波在財經商業領域的影響力。吳曉波個人出版的《大敗局》《激蕩三十年》等早已成為了商業領域的暢銷書。吳曉波頻道的內容除了日常的文章推送,還有各類培訓服務課程和財經知識付費等產品。即便現在有意地去吳曉波化,但目前在890新商學的內容中,仍有不少和吳曉波相關的產品。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吳曉波成就了巴九靈,不過,這也是一種相互成就。從深交所的問詢中也可以觀察到蛛絲馬跡,問詢中提到“交易是否是吳曉波個人IP的證券化。”
的確,如果收購成功,吳曉波自然將順利地成為了上市公司股東實現身價翻倍,全通教育于2014年在A股掛牌上市。
這不是吳曉波第一次接觸上市,吳曉波旗下藍獅子出版公司曾在2015年掛牌新三板,不過在2018年公司以“降低經營成本”為由摘牌。知名的吳曉波頻道就是該公司在2014年建立,在2016年才轉入巴九靈公司,吳曉波的眾多知名書籍也由藍獅子出版。
根據天眼查的數據顯示,吳曉波有23家公司,隨著名氣的增大,吳曉波的商業版圖也隨之擴大,在外界看來,吳曉波無疑是“最會賺錢的財經作家”。
以吳曉波為代表的、 以自媒體起家的大IP們,雖然收獲了不少名和利,但是至今仍未出現過上市公司。
如果盤點名利雙收的自媒體,羅振宇定是不能忘了的典型案例。從2012年開始,羅振宇堅持每天在羅輯思維公眾號上發60秒語音,從微信社群賣書賣課,到2015年創辦知識付費APP得到,再到2016年投資再撤資papi醬,他把自己策劃成了一個大IP。
從自媒體起家,然后賣課、創辦相關知識付費產品,這些知識網紅的發展路徑相似,但是至今仍未探索出更多的商業變現手段。而這些知識網紅們,如今也進入了一個“多事之秋”。
羅振宇的跨年演講、吳聲的新物種大會面臨的質疑聲越來越多。羅振宇曾在大會上發表過“暴風影音和樂視這個新物種的存在,一定會改變我們的環境”、“滿桌人沒有一個人看好羅永浩,除了我”等言論,但隨著劇情走向的反轉,羅振宇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另一方面,吳聲在今年也在回應各種質疑,“我不想討好噴子和評論家,懂的人自然懂。”
不論是吳曉波頻道還是羅輯思維,其成功都離不開吳曉波、羅振宇等個人IP的加持。在他們站在光環之中時,其擁有的這些資產自然變得亮眼,當他們背對光環時,這些資產也自然要面對灰暗時刻。
這也是全通教育回復深交所問詢中,為什么一而再地強調,吳曉波個人形象對于標的公司經營層面的影響在不斷降低,與明星個人IP作用不同,巴九靈并非圍繞吳曉波個人開展業務。
同時,也是吳曉波為什么不得不做出承諾的原因。吳曉波曾表示,自本次交易完成之日起在標的公司或上市公司及其他下屬子公司任職不少于五年,在巴九靈服務期間和離開巴九靈后兩年內不得從事與巴九靈相同或競爭的業務。此外,在競業禁止期內,吳曉波不以個人名義在巴九靈體外參與其他培訓、演講等知識傳播活動,不以個人名義注冊其他微信公眾號聚集流量、發布共享知識內容。
但結果還是,收購終止了。
一個尚難改變的事實是,個人屬性鮮明的自媒體,本身就面臨極大的不確定。自媒體尋求上岸,怎么上岸,尚未有一個明確的回答。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