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馬云舉全司之力推社交產品“來往”,結果鎩羽而歸,此后“來往”不再來往,改名換姓為“點點蟲”,業務被邊緣到幾乎鮮為人知。6年后,阿里重啟社交產品,攜“Real如我”再戰社交賽道。
據晚點LatePost報道,釘釘事業部近日重啟了“新來往”項目- “Real如我”,該項目由前來往產品負責人、現釘釘CEO陳航(花名無招)負責。“Real如我”主打“地理位置”,擁有人臉識別的掃臉功能,產品slogan為“在Real里分享和發現身邊的真人、真事、真感情”,目前,“Real如我”已在iOS和安卓等渠道上線。
應用商店披露的信息顯示,“Real如我”有四個特點,一是用「地理圍欄」發現更多的有趣的人或事;二是通過掃臉加印象即可認識其他人的「人臉社交」;三是「即拍即發」,用智能相機根據場景為用戶推薦更適合的貼紙;四是可使用趣味的卡通角色進行聊天打招呼。
報道稱,“Real如我”備受馬云關注,馬老師在產品研發期間曾多次看望,小到為新產品起名字這樣的事情也會提建議。團隊此前起名“LAN爛爛”,“馬老師覺得不好,不喜歡”。
創業邦(id:ichuangyebang)下載“Real如我”進行體驗,結果發現產品需要邀請碼才能登陸。相比“來往”的高調,“Real如我”更加謹慎低調。但疑問在于,一直被認為沒有社交基因的阿里,再一次嘗試做社交,卷土重來究竟會怎么做?
來往“血戰”微信
2019年某公開場合,馬云在提到競爭對手時表示,“騰訊是阿里巴巴發展過程中一個伴侶,不是要最終打敗或者取勝,而是真正為社會創造價值,邊上需要有這樣的對手來提醒你。”AT各自為王,雙方都擁有對方不可逾越的護城河,相互制衡,體面又和諧。但在6年前,阿里與騰訊之間的競爭公開化、白熱化。
那一年,阿里還未上市,秘密孵化了兩年之久的“來往”正式推出,馬云斥10億資金讓陳航負責來往軟件市場開拓,他自己則親自為來往宣傳站臺,發公開信聲稱自己將永久關閉微信帳號,以示對來往的支持:
微信的大姑大姐兄弟二叔三伯六姨太們:我和微信的緣分盡了。再過三天我就要關掉帳戶了。感謝微信哥哥給了我那么多的快樂和靈感。但為了我們家的孩子"來往"我不得不去喂奶。我知道那么多人和我說了這孩子沒有特色,出生時間也不對,養不大,即使養大了也不可能會有微信哥哥那么有出息:(我們知道了,也聽見了。我們不期待這孩子會有微信那么有出息,但我們期待這孩子更有志氣,有個性,好學習。他今天和哥哥比有差距,但他不是要超越哥哥,而是做出自己的未來。我們相信這世界不僅僅需要一個孩子,因為獨生子女帶來的麻煩我們都知道
“有事來來往找我”
“寧可死在來往的路上,也絕不活在微信的群里”
“來往就是要去挑戰過去不合理的權威。很多人說來往要完了,我們就是要讓這種說法變成泡沫。”
他積極發動史玉柱、任志強、李連杰、文章、趙薇等名人明星加入來往,在來往上回應所謂馬云策劃劉強東的奶茶徘聞,回應所謂“馬云與陸兆禧大吵一架、阿里高管震蕩”、“阿里在香港買殼上市”等等傳聞。
據可搜索到的公開資料顯示,馬云三次在內部信里強調來往的重要性,號召全體員工全力以赴推廣工作。
據說當年還有頗為熱血的“火燒南極洲計劃”,帖子內容大體是這樣的:
“阿里人,無線物聯網的發展是按小時計算的,越有遠大前景的東西,越需要當下殘酷的執行。一個月沒有驚喜,結果是可怕的,三個月沒有結果是要死人的!六個月后的事就是遠景了。今天天氣變了,企鵝要走出南極洲了,它們在試圖適應酷熱的天氣,讓世界變成他們適應的氣候。與其等待被害,不如殺去南極洲,去人家家里打架,該砸的就砸,該摔的就狠狠地摔。明年夏天,我們要看到火燒南極,這是一個每個人都可以參加的游戲,去裝來往,晚上在來往上三陪聊天,去讓世界看到阿里人瘋了,讓他們知道瘋了的阿里人是如何的,讓企鵝知道來往不是易信!”
阿里要求每個員工必須安裝來往并且在11月底前爭取到至少100個阿里外部的好友,此事與年終紅包掛鉤。
2014年初,馬云向員工發出新年信件,宣布給全體員工發13薪和紅包,并重申在來往上“在11月30日前,沒有到100個廠外用戶的同學將不會有紅包。任何人都可以有一堆理由,但規定就是規定”。
他在信中提到,如果2013年只談三件驕傲的事,其中一件就是“來往”:
面對移動互聯網的迅速變局,為了改變和防止由于微信應用而形成未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壟斷格局,全體阿里人個個參與,全員接受挑戰,員工積極推廣“來往”產品和服務“來往”的客戶。這種“one family”的精神讓人感動(當然在11月30日前,沒有到100個廠外用戶的同學將不會有紅包。任何人都可以有一堆理由,但規定就是規定)!
除了“全員”推廣,阿里的各項業務推廣也為來往傾斜資源。淘寶網、天貓在PC和移動端的各種位置推出來往的大幅廣告,為來往導流。“雙十一”期間,阿里在整個宣傳過程中都將來往與“雙十一”的各項活動進行整合,推出“來往送紅包”等活動。公司還砸重金請來汪峰、周筆暢、郭敬明等話題明星為來往造勢宣傳。
一場聲勢浩大的“造星”運動過后,阿里官方公布數據,上線一個月,“來往”總注冊用戶超過1000萬,日活躍用戶數增長了500%,團隊由最初的20人擴大到100多人。反觀微信,微信2013年全年財報顯示,“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躍帳戶數達到3.55 億,比去年同期增長121%。
2014年,農歷春節,被馬云稱為微信偷襲珍珠港行動的“微信紅包”上線并大獲成功。“來往”以挑戰失敗告終。丁磊也在一封網易內部郵件中評價幾個IM:“微信5分,易信0分,來往負分。”
“來往”兩個負責人,一個接班人位置被張勇取代,一個去阿里湖畔公園“閉關進修”,日后打造了新產品“釘釘”。
社交意難平
阿里從未停止過“社交夢”。
2009年,校內網等SNS好友互動平臺風生水起,阿里基于淘寶推出了“淘江湖”,主打“好友互動+購物分享”。與此同時,阿里還上線了社區、幫派這兩個與淘江湖一樣功能的產品,不過最終,淘江湖于2013年9月下線,原業務轉型為淘寶U站,并入“我的淘寶”。
2013年大力推來往沒能出奇跡,近500人的團隊,走掉一半,剩下的人一分為三:一個「來往」,一個「悟空」,一個「工作圈」。其中的「工作圈」,就是更名之前的釘釘。2015年11月,來往改名為“點點蟲”,轉型做閱后即焚的90后社交,放棄與微信的正面競爭。
但到底意難平。2014年1月籌劃啟動釘釘,來往產品團隊打造,專注于提升中國企業的辦公與協同效率。2014年12月1日,釘釘發布0.1.0測試版。5年的時間,釘釘交出一份意外的成績單。今年8月27日的釘釘未來組織大會上,無招宣布,截至2019年6月30日,釘釘用戶數超過了2億。在智能移動辦公領域市場份額與活躍用戶數,釘釘已經超過第二至第十名的總和
2015年10月15日,支付寶對外發布9.2版本,在“朋友”欄目上新增“生活圈”功能,在生活圈上,用戶可以支持將視頻和照片分享給朋友,同時還能使用“現場”功能。
2016年,阿里又祭出大招——支付寶推出“校園日記”和“白領日記”,瞄準陌生人社交,游戲規則是女用戶發布照片,芝麻信用分在750以上的男性用戶可以評論,而低于750分的男性用戶只能點贊、打賞。該功能引起用戶和媒體的口誅筆伐,類似“社交的一小步,援交的一大步”、“支付鴇”等負面評論迅速占據輿論主流。
時任螞蟻金服董事長的彭蕾發布內部信回應:“自己做錯的事,永遠不要怪別人!”彭蕾稱:“有心也好,無意也罷,校園日記事件傷害了大家的感情,也會令一直熱愛并堅信阿里文化的同事產生懷疑。我們要向數億用戶傳遞什么信號?!我們到底要什么?!我們終究去哪里?!在所謂的用戶活躍度面前可以不擇手段無節操?! ”
不僅親自下場做社交,阿里還通過投資社交項目曲線完成社交夢,2012、2013年阿里兩次投資陌生人社交平臺陌陌,2013年,投資微博。
這一次,阿里避開熟人社交與陌生人社交鋒芒,試圖從校園社交突出重圍。
放眼校園社交賽道,即使前有被視為中國校園社交鼻祖的人人網去年以2000萬美元賣身,黯淡落幕,依然不乏野心勃勃來勢洶洶的挑戰者。
9月初,報道稱京東數科正在安卓端秘密內測一款大學生校園社交產品“梨喔喔”。京東金融內部人士稱,該產品由京東少東家業務線孵化,大概去年11月左右立項。“梨喔喔”的slogan是“認識有趣的新同學”。
9月中旬,字節跳動收購一款校園社交產品“biu校園”,該產品由北京漲點姿勢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天眼查數據顯示,北京漲點姿勢科技有限公司已由字節跳動旗下子公司北京星云創跡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創始人李秋良已于7月31日退出。去年,今日頭條還參與了號稱“中國第一校園交友社區”的校園社交產品Summer的A輪投資。
事實上,社交作為高質量的流量入口,望微信興嘆的不是只有阿里,大小巨頭以及新創業公司,誰不曾想?畢竟“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