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磅丨從頭盔到眼鏡再到虛擬化身,VR將被重新定義?
近期的VR圈可謂熱鬧非凡,新產品、新技術令人目不暇接。昨天的Oculus Connect6開發者大會上,Facebook展示了“未來虛擬社交”的最新研究成果,“映射技術”和“全身虛擬化身”將助力社交應用進入VR/AR終端。與OC6同一天舉行的華為年度旗艦新品發布盛典上,華為發布了“顛覆性產品”VR Glass,使得高性能VR頭顯真正邁出輕量化、舒適化的關鍵一步,打造了全新VR終端生態。兩家終端巨頭的“不謀而合”是否預示了VR/AR產業全新場景、新業態即將開啟?
社交開啟2C級AR/AR終端新場景
2014年Facebook收購VR/AR創業公司Oculus,近期終于有了實質性技術進展,但比起Oculus最新推出的Quest等硬件,記者對Facebook的社交應用場景拓展技術印象更加深刻。由于當前的AR應用僅支持我們通過智能手機創建和共享社交體驗,社交應用巨頭Facebook打造的VR/AR的社群平臺能將社群互動文化和體驗移植到VR世界中。
如何做到呢?Facebook在OC6上發布了兩項重要技術:全身式虛擬化身和面部表情映射技術。虛擬化身可以實時進行動畫制作,從而為VR帶來了輕松,實時的無腳本交互。兩人能夠仿佛身處于同一個物理房間中,并且自然地通過逼真虛擬化身進行交流只是第一步。映射技術是通過頭顯中傳感器收集用戶的面部表情,并實時轉換為音頻和視覺信號,從而映射出對方的形象、動作和聲音。Facebook還創建了VR共享空間,使相隔萬里的用戶可以在創建的空間里近距離“真實”交互。據悉,Facebook該款社交平臺Horizon將于2020年上線。
賽迪顧問VR/AR分析師袁鈺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C端是VR/AR終端和應用的主要市場,當前游戲、觀影這類對空間感要求較高的應用是VR/AR的主要“社群”,但似乎并沒有真正為VR應用帶來產業爆發。社交成為廠商通過熱門應用撬動VR/AR爆發和技術更迭的重要切口,Facebook這次把握住了。
VR頭盔到VR Glass,VR終端新定義?
自從Facebook收購了Oculus,VR便成為了科技界的新風口。全球多家科技巨頭如微軟、索尼、HTC、小米等都在隨后幾年里陸續推出了一系列VR產品,但都繞不過兩種形態:基于高配PC或主機,主打重交互全沉浸式游戲體驗的“主機VR”,和搭載智能手機芯片,主打輕交互觀影體驗的“VR一體機”,但體驗過這些頭顯的用戶有幾點共同的抱怨:貴、笨重、眩暈。
華為VR Glass為VR/AR產業開啟了新業態。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是手機的新配件,事實上為VR終端的爆發提供了新思路。華為公司AR&VR產品線總裁李騰躍向《中國電子報》記者指出,華為VR Glass最大的亮點在超短焦光學系統、6dof/3dof手機互動操控、算法調優和人機工程學等多方面。其中,超短焦光學系統保證將手機的內容在短距離無損還原性投屏;通過將核心算法和算力交給手機、PC等終端,不僅解決了傳統一體機的笨重、發熱、續航短問題,還能讓VR/AR的計算和通信單元的升級跟隨智能手機的迭代周期,讓顯示單元的升級跟隨屏幕的迭代周期,讓交互單元以兼容配件的形式滿足不同應用場景下的交互需求。另外,雙G網絡環境在很大程度上縮短了時延,小于16毫秒。
袁鈺指出,華為推出VR Glass,事實上是基于自身5G技術和消費級智能終端技術建立的絕對優勢的戰略性布局,將迎來業界的大規模“效仿”。2999元的產品價格,降低了VR/AR終端的使用門檻。“只有將價格降低、處理能力增強,VR才能被大規模應用。同時與其自身優勢相結合,打造高質量產品,才能推動VR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袁鈺說。
李騰躍表示:“華為將會一直沿著輕量化的方向發展VR,做好硬件產品、核心技術和算法,開放SDK給開發者做內容和適配,與業界內容廠家一齊推動VR/AR產業的發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