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應對人工智能挑戰,創新家們表示人類的創造力不會被AI取代
馬云與馬斯克在剛剛閉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就AI發展前景的討論余熱未退,在昨天結束的全球科創大會Slush上,來自投資、科技、廣告等領域的行業大咖們對于人工智能的未來應用以及數據安全和倫理道德又展開了激烈討論。多數業內人士認為人類的創造力不會被AI取代,而全球需要對人工智能的管理形成一個有效且可遵循的公約。
面對AI對未來人類帶來的生存挑戰,資本公司Antler聯合創始人和首席運營官Fridtjof Berge在分享討論中給出了他的想法。“過去十年里,我們一直在經歷工業轉型和職場轉型。未來十年里會出現新的行業形態,AI也會出現在這樣的場景當中。AI可能會替代現有的一些工作機會,也會創造新的機會。比如把農業人口變為工業人口,并引發新一輪工業革命。人們必須要去調整和適應,保持求索的態度和好奇心,去探索這些新的機會。未來,可能人們在一家公司工作二三十年的情況不會再出現,要不斷去接受教育和再培訓,來獲得一些新的技能,這樣才可以與時俱進”。
而HTC中國區副總裁汪叢青則認為AI是一把雙刃劍,潛力和風險并存。在他看來,隨著AI的發展會取代一些工種,而且丟掉工作的人需要重新接受培訓才能重回工作崗位。但汪叢青也承認發展機遇是很多的,未來90%-95%的人都會有機會做一些其他的工作。
在“雙馬對話“中,對于如何讓現在的人類享有更多技能,也并沒有給出完整解決方案。在Slush大會討論中,業內人士認為超越企業和組織的跨領域,跨行業的合作,才有可能推動這樣的解決方案的誕生。
“人類依然還有機會來挽回這樣的一場比賽。AI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機遇,我們應該擁抱這些美好的機遇。同時政府應該出臺相關法律規定和政策,這樣我們才可以長久的共存下去,尤其是和機器共存下去“,奧美戰略發展負責人Ali Kazmi在大會分享時表示。
被譽為全球“最酷”的科創大會Slush本周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大會以AI、5G、健康醫療、未來社會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的15000多位參會者,1500多家初創企業。
責編:漆辛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