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虛擬現實板塊強勢開漲,華為 VR Glass是如何引爆了整個行業?
9月27日,虛擬現實板塊開盤走強,整個板塊近乎全線飄紅。截止發稿,弘高創意、美盛文化、全志科技、恒信東方及歌爾股份等10只個股強勢漲停,其中水晶光電和聯創電子漲逾8%,天音控股大漲7.69%,其余概念股則隨之跟漲。
(行情來源:同花順)
從消息面上來看,虛擬現實概念股紛紛上揚主要是受華為這一手機巨頭公司發布的“華為VRGlass新品”消息所致。
具體而言,9月26日,華為Mate30系列手機國行發布會上正式發布華為VRGlass新品,售價2999元,并預計12月開售。其中,由于華為的VR Glass輕量化解決歷代 VR 痛點問題,并且疊加成本低的優點,從而引起了市場對它的狂歡,帶動了相關概念股股價走強。
事實上,不得不說的是,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大眾對虛擬現實接受度越來越高,行業在獲得了相關機遇的時候,也獲得了政策的支持。例如,2018 年 12 月 25 日,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 部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對 VR 行業給予支持。
至此,令人好奇的是,在技術助推和政策紅利的大背景下,這一市場的規模究竟如何,行業又存有哪些投資機會呢?
一、虛擬現實市場知幾何?
據公開資料現實,VR又稱為虛擬現實,其本質是利用計算機技術通過欺騙感官的方式實現用戶在虛擬的三維空間中體驗到身臨其境的沉浸感。
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的VR產品可以追溯到1962年莫頓·海利希推出的多種感官交互影院設備Sensorama。其后,VR得到不斷革新,并在90年代世嘉、任天堂等游戲機廠商的SEGA VR-1、Virtual Boy等產品上得到應用。而隨著2010年Kickstarter集資眾籌產品Oculus Rift問世,其細膩的分辨率、寬廣的視野與6DOF高沉浸體驗令VR再次進入發展熱潮。
(資料來源:wind)
此外,2015 年-2016年“VR大熱”也成為消費電子的一個亮點,但是在實際體驗時,暈眩感、 分辨率低、體積大、價格貴等缺點卻使得 VR 產品一直不溫不火。而隨著芯片、顯示技術、通訊手段、和算法等技術的不斷進步,AR 在 2019 年重新成為熱門話題,各大廠商又紛紛發力 VR領域,這其中就包括昨日發布“VRGlass新品”的華為。
具體而言,近年來,在政策和技術的支持下,虛擬現實這一行業已發展成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大勢,并邁入接近千億級別的市場規模。
據中國信息通信院數據顯示,全球虛擬現實產業規模接近千億元人民幣,2017-2022 年均復合增長率有望超過70%。此外,在整體規模方面,Greenlight預測,2018年全球AR\VR 市場規模超過700億元,同比增長126%。其中,VR 整體市場超過600億元,AR 整體市場超過100 億元。同時,預計2020年全球虛擬現實產業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其中VR 市場1600 億元,AR市場450億元。
(資料來源:wind)
與此同時,隨著VR 產品不斷豐富,應用領域不斷擴張,其用戶規模也不斷攀升。據中商產業研究院 數據顯示,中國虛擬現實用戶規模從 2015 年的 52 萬人增長至 2017 年的 500 萬人,到了 2020 年有望超過 2000 萬人。
而在這個大環境下,目前的VR產品主要包括以下三種,即PC VR高端頭顯,VR一體機以及VR盒子。當然不得不說的是,在5G技術的作用之下,VR技術的應用則變更加廣泛,包括家庭光影、游戲、直播、電商及教育等細分領域。
對此,IDC 預測,全球 VR/AR頭顯出貨量預計在 2019 年達到890萬,同比增長 54.1%。 其中VR頭顯出貨量將會以46.7%的復合年增長率保持增長,并在 2023 年達到 3670 萬。2023 年,VR一體機將占據市場出貨量的 59%;頭戴式顯示器將占據市場出貨量的 37.4%;剩余部分則屬于VR眼鏡。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5G逐漸到來,虛擬現實這一行業或許會真正的迎來“桃花期”,為相關入局的企業釋放極大的紅利。
二、巨頭將如何引爆整個行業?
不得不說的是,當虛擬現實大勢所趨已成為行業的共識之時,一些科技巨頭在外界渾然不覺的狀態下便早就瞄準了這一塊“肥肉”。
具體而言,在國外方面,谷歌、Facebook 、三星及索尼等巨頭企業早入局了VR。例如2014年,谷歌便推出廉價移動式VR頭顯Cardboard。該產品是谷歌所開發、與智能手機配合使用的虛擬現實頭戴式顯示器。隨后,2016年其又推出升級版移動式VR頭顯Daydream。
而Facebook主要通過旗下子公司Oculus實現產品布局。Oculus成立于2012年,由帕爾默·拉奇與布倫丹·艾瑞比成立,其VR頭顯產品曾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籌資近到250萬美元。2014年3月,Facebook以20億美元現金及Facebook股票收購了Oculus。Oculus的VR產品多定位于高性能頭顯設備,包括外接式頭息Oculus Rift、一體化頭顯Oculus Go和Oculus Quest等。
國內方面,三大互聯網公司,百度、騰訊及阿里也早已不甘落后入局這一行業,不過,它們主要注重在VR內容上的布局。而諸如華為、小米等以技術為長的科技型公司,則主要專注于硬件上面的研發。
而言歸正傳,從硬件上來看,我們還是主要來看看拿華為新發布的這一新品。
據了解,華為VR Glass采用了科幻風鏡造型,機身厚度26.6mm,僅為傳統VR厚度的三分之一,佩戴重量僅166g。采用兩塊獨立的Fast LCD顯示屏,3K的高清分辨率讓圖像更清晰;增加了虛像距離調節功能,近視度數在700°以內的人群不用疊加近視鏡片也能看清畫面。在音效上,HUAWEI VR Glass采用雙半開放揚聲器,可以為消費者帶來一場場聽覺盛宴。
在視頻資源上,HUAWEI VR Glass引入華為VR視頻平臺,為消費者提供海量片源,除了華為自己的視頻資源外,HUAWEI VR Glass還可以在10家第三方的VR視頻平臺上觀看VR視頻。
另外,HUAWEI VR Glass創新的研發了VR手機投屏功能,可以讓消費者在一塊頻幕上進行VR體驗的同時,另一款屏幕上逛淘寶、點外賣、甚至一邊玩VR游戲一邊查攻略。
至此,我們可以通過華為這一新品看到的是,如今的VR 產品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應用匱乏、性能表現低于預期的它了,其在機身厚度、圖像分辨率、音效以及視頻資源等功能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而,在該行業不斷取得進步,產品質量有所改善之時,為其提供相關主要技術的企業,在市場潛力無限的大背景之下自然也受益無窮,其表現就類似于今日幾乎全線飄紅的虛擬現實概念股一樣。
三、相關受益概念股有哪些?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相關券商給出的研報,以下個股或將可以給予關注,具體如下:
在主控芯片領域上,則包括了全志科技及佳創視訊等相關公司。其中全志科技(300458.SZ)是領先的智能應用處理器SoC、高性能模擬器件和無線互聯芯片設計廠商,成立于2007年,于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目前而言,其主營業務為智能應用處理器SoC、高性能模擬器件和無線互聯芯片的研發與設計。2017年,其發布了VR專用芯片VR9,支持3K雙屏顯示,搭載硬件級VR專用加速模塊,可將VR延時降至20ms以內,同時具備微功耗和低發熱特性,在VR主控芯片市場具備突出的市場地位和競爭力。
據財報顯示,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6.84億元,同比增長2.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10.82萬元,同比增長8.82%。從具體產品分類來看,上半年全志科技的智能終端應用處理器芯片、智能電源管理芯片、存儲芯片、無線通信產品分別實現營收4.37億元、1.03億元、7312.68萬元、6895.93萬元。
而整機制造方面則涵蓋了諸如歌爾股份和欣旺達等公司。其中,歌爾股份(002241.SZ)成立于 2001 年,主要從事聲學、傳感器、光電、3D 封裝模組等精密零組件,以及 VR/AR 和智能穿戴等智能硬件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目前已在多個領域建立了全球領先的綜合競爭力。
據財報顯示,該公司2019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35.8億,同比增長61.1%;實現歸母凈利潤5.2億,同比增長17.7%;每股收益為0.16元。其中,從業務結構來看,“智能聲學整機”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具體而言,“智能聲學整機”營業收入為52億,營收占比為39.8%,毛利率為11.8%。
此外,顯示模組方面則包括了水晶光電和歐菲光等公司。其中,水晶光電(002273.SZ):公司憑借在鍍膜領域的技術優勢,前瞻布局 3D Sensing鏡頭模組接收端的窄帶濾光片和發射端的 WLO 準直鏡頭,成為全球僅次于美國 VIAVI的具備量產能力的窄帶濾光片供應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凈利潤出現了大幅下滑的現象。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1.47億元,同比增長26.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7.91%;基本每股收益為0.14元,上年同期為0.23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