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國防部希望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幫助其理解全球范圍的“戰略活動”
[據下一代政府網站2019年9月25日報道]美國國防部的國防創新機構想要擁有能夠幫助其官員了解世界主要事件趨勢的人工智能工具。
上個禮拜,美國國防創新機構發布了一項商業軟件招標合同,這款軟件得能夠自動提取公開信息,對信息進行分析并得出深刻的見解。預計該軟件可獲取全球的各類資源,包括新聞媒體、博客、社交媒體平臺、專利數據庫與學術期刊。
根據招標合同的有關內容,“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知識圖表”在對數據進行處理后,將會生成形象化的書面報告,美國國防部部長可據此更為深入理解一些公開的“戰略活動”。此外,這款軟件還要顯示它的運作過程,如此以來,有關人員就能獲知其見解與結論具體來自哪個數據信息。
同時,美國國防創新機構的官員希望該軟件可以翻譯多種語言的信息,檢測并編輯可識別個人身份的信息。
這份合同只有那些具備“可用于商業領域”技術的美國企業才能競標。對此有興趣的技術供應商須在10月5日晚上12點前提交答復。美國國防創新機構計劃在答復提交截止日期后的60天內授予原型合同。
“商業解決方案開放”機制專門針對于采購領域,有關人員可據此向從未與美國政府開展過合作的創新型私營企業征集投標。美國國防創新機構打算利用這個機制來推動該項目的發展進程。類似于其他替代性采購機制,該機制也著眼于美國政府的采購速度、迭代資金與創新型技術。
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發言人表示,希望能夠在12個月或更短的時間里就能獲取人工智能系統的原型。原型系統研發成功后,美國國防部將考慮授予后續的生產合同,并有可能在整個部門內擴大該技術的使用范圍。
美國在技術領域所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多,因此,美國政府希望可以不費那么大的功夫就可以同那些擁有人工智能等尖端技術的初創公司與其他還未打過交道的供應商進行合作。2015年,美國國防部設立了美國國防創新機構,以深化美國軍事部門與初創企業之間的紐帶聯系。2018年,美國國防部官員給這個機構改了名字,以顯示其在執行國防部任務上的重要性。
美國國防創新機構的工作主要集中于讓初創企業能更加方便地瀏覽美國政府的簽約過程,近期的一些項目征求活動就恰好突顯了這個機構的一些策略。有興趣的供應商只需提交五頁(15張幻燈片也行)的產品說明。較之于傳統的采購回復方式,新的回復方式有略微的改進,此外,供應商只需用一張在線表格就可以提交全部的回復內容。(工業和信息化部門電子第一研究所朱航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