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焦天府新區人工智能產業:小切口、大作為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7日電(薛宇飛)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產業規模或已超過5000億元,正成為重要的新經濟增長點。成都市網信辦等部門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成都在大數據、5G、人工智能互聯網新技術發展方面增量迅速。
2014年獲批成為中國第11個國家級新區的四川天府新區,也在大力布局人工智能產業,并吸引到安謀中國、紫光、中科曙光、海康威視、科大訊飛、云從科技等企業落戶。當前,天府新區正在通過產業扶持、人才引進等方式實現人工智能產業的聚集。
加快建設獨角獸島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科學城,因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產業而備受矚目。資料顯示,2018年前后,張江科學城已匯聚國內外眾多最前沿的基礎架構支撐和人工智能技術企業,企業總數達百余家,占上海人工智能企業總數的1/4,幾乎覆蓋了人工智能全產業鏈。
張江人工智能島 受訪者供圖
如今,6.6萬平方米的人工智能島已成為張江的新名片。中新經緯客戶端近日在島上看到,島內的21幢建筑,集聚了IBM研發總部、微軟AI&IoT Insider實驗室、英飛凌大中華區總部等跨國企業巨頭,以及阿里巴巴上海平頭哥、云從科技、黑瞳科技等“獨角獸”企業。按照規劃,未來將有8000位人工智能研發工程師和科學家在這里工作。
作為中國首例“AI+園區”全場景商用示范區,今后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智能企業的核心技術和產品會率先應用在張江人工智能島上,圍繞智能安防、語音識別、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新技術,將與應用場景進行深度融合,并在島上進行聯合試驗和交互體驗。
天府新區獨角獸島設計圖 圖片來源:天府新區官網
與張江人工智能島不謀而合的是,天府新區正在加緊建設獨角獸島,人工智能將是獨角獸島的重點支持方向。已經入駐天府新區成都科學城的商湯科技,將是獨角獸島建成后的第一位“島民”,該企業的項目布局包括人工智能基礎算法研究、構筑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推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等。
商湯科技相關負責人稱,選擇落戶天府新區,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希望從這里打開整個西部市場,“事實證明這個布局沒錯,去年銷售收入近1億元。”
2019年2月,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出臺了《關于支持新經濟企業入駐獨角獸島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島十條”),對注冊落戶獨角獸島的獨角獸企業、準獨角獸企業從十大方面進行扶持。“島十條”規定,對綜合總部或功能性總部注冊落戶獨角獸島的獨角獸企業給予200萬元、準獨角獸企業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島內企業年度科技研發費用投入500萬以上的,經認定,按照研發費用的20%給予補貼;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獨角獸投資基金”,分別在天使輪、成長期、壯大期三個階段進行投資。
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島十條”將加快天府新區形成新經濟產業生態圈,加速聚集新經濟成長要素,新區力爭在政策周期內(3年內)引培1家超級獨角獸企業、3家獨角獸企業和一批準獨角獸企業。
產業強鏈、補鏈
成都科學城 圖片來源:天府新區官網
與天府新區毗鄰的國家級新區是2010年掛牌成立的重慶兩江新區,與前者相比,兩江新區則在更廣闊的數字經濟上持續發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營收702億元,增長35%。其中,集成電路產業增長8倍,人工智能產業和智能網聯汽車增長2倍,智能硬件產業和軟件服務產業增長1倍。
對于產業布局的不同,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科創和新經濟局相關人士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相較于兩江新區,天府新區更聚焦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領域,圍繞計算基礎設施、軟件算法及平臺、行業產品及應用的全產業鏈布局,聚焦集成電路、5G通信、信息安全等重點領域。定位的不同,可以讓天府新區和兩江新區在成渝都市群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相互協作,共同提高。
科創和新經濟局上述人士說:“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內的數字經濟,在全國各地都非常熱,一個城市如果能在新經濟的一個領域上發力聚焦、形成行業發言權,就很不錯了。天府新區聚焦在人工智能領域去構建產業生態圈,是非常精準的。”
對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的構建,他稱,天府新區專門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機構進行合作,繪制成了“兩圖一表”,對各產業鏈環節的重點企業和配套企業進行整理,指導產業發展。
如今,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方面,天府新區已經聚集了紫光、安謀中國、中科曙光等一批集成電路企業,諾基亞、烽火通信、中國聯通等一批5G通信企業,商湯科技、云從科技、科大訊飛等機器學習算法企業,亞信安全、啟明星辰等信息安全企業,海康威視(智能安防)、京東城市(智能城市)、佳發安泰(智慧教育)、微軟中國(人工智能人才培育)等行業產品和解決方案企業。
前述人士表示,天府新區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領域已經初步聚集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產業生態初步呈現,但與中國東部地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企業的數量和質量有待提高。未來,新區需要進一步強鏈、補鏈,打造高品質的產業生態圈。
大力招才引智
在張江人工智能島,微軟AI&IoT Insider實驗室、黑瞳科技的負責人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之所以將企業落戶上海、扎根張江,是因為這個地方有著大批技術過硬的人才,這是國內許多城市不具備的。
企業和科研機構的聚集,讓天府新區吸引了一大批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但對人才的渴望依舊迫切。為彌補短板,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在2017年8月推出了“天府英才計劃”,設立10億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用于人才獎勵補貼和人才項目資助扶持。
根據“天府英才計劃”,屬于頂尖人才類別的,可享受500萬元補貼,以及入戶、住房安居、“天府新區英才卡”等各項政策中所對應人才層次的服務保障;經認定的頂尖人才為帶頭人的團隊開展的重大產業化項目,按照優秀、優良、良好、合格等級,分別給予8000萬元、5000萬元、3000萬元、1000萬元的支持額度,特別優秀的可給予1億元的支持額度。
天府新區創新創業人才服務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8日,成都直管區累計吸引新落戶青年人才13.1萬人,高層次人才230多人,頂尖團隊9支。
除了引進英才,加大對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的培育也提上了日程。去年,天府新區和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天府新區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育暨認證基地,該基地承載了微軟在中國大陸地區首個“微軟菁英培訓暨認證計劃”,將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數據科學、物聯網以及數字化轉型等領域開展高端科技人才培養、企業AI賦能。(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