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30日,以組織架構調整為標志,騰訊正式進軍互聯網下半場。當時新成立的事業群有兩個,一個是CSIG(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另一個是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
在此之前,馬化騰多次強調互聯網下半場就是產業互聯網。毫無疑問,CSIG就是為產業互聯網而生、為下半場而生。但下半場說多了,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誤解:上半場是不是結束了?
to C還是to B,被認為是互聯網上、下半場的分野。但以內容驅動的消費互聯網其實激戰正酣:無論是長視頻還是短視頻,無論是IP還是內容分發,每條賽道可能會有領跑者,但都沒有定論。產業互聯網的崛起,并不等于消費互聯網的終結,to B戰事打響了,并不等于to C就可以鳴金收兵了。
CSIG和PCG,是騰訊的兩條并行戰線。前者領兵騰訊下半場的B端戰役,后者捍衛騰訊上半場的內容地盤。以to B為主要特征的互聯網下半場,對誰都是一樣,都是從0開始;而以內容消費為重點的互聯網上半場,始終在激戰,尤其是在內容賽道,簡直是三年河東三年河西,從來沒有一戰定江山。
以短視頻為例,過去五年,從秒拍、美拍、快手再到抖音,可謂城頭變幻大王旗,平臺迭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如果再深一層,從內容社區的角度看,從當年的天涯、豆瓣到今天的知乎,依然是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內容這場仗從來就不好打。PGC需要背靠實力雄厚的平臺和強大、持續的創造力,UGC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就算各種條件都具備了,也不一定長治久安。
以視頻為例,從此前優酷、土豆、搜狐三分天下,到愛奇藝、騰訊視頻后來居上、彎道超車,說明即使都是富二代,命運也各不同。到目前為止,騰訊還沒有把短視頻做起來,但其它巨頭也沒做起來。這條賽道暫時還是屬于頭條、快手這類新貴。
一年前成立的PCG是騰訊在內容領域的御林軍。它涵蓋QQ、QQ空間、信息流、瀏覽器、應用寶、資訊、視頻、動漫、影業、短視頻等產品線,縱跨社交平臺、內容平臺,內容中臺企鵝號,以及技術中臺,還有龐大的IP儲備。簡單來說,PCG左手平臺,右手內容,中間是IP。
如果要評價PCG過去一年的表現,我想說的是:不足仍需補強,優勢愈發明顯。
在短視頻領域,去年重新啟動的微視項目被寄予眾望,目前仍在崛起階段,但任宇昕始終堅定地認為,短視頻就一定要堅持做下去,這也是內容消費的發展趨勢。
但騰訊在短內容(UGC、MCN)上的“弱勢”,更多是被它在長內容(PGC)上的“強勢”映襯的。
先來看一組數字:
截止到今年6月30日:騰訊會員視頻付費會員達到9690萬,其中動漫頻道月活用戶超1.5億,流量和用戶量均位居全網第一;
根據Questmobile數據,截至到今年7月份,騰訊新聞月活躍用戶量2.82億,位居行業第一;
截至到今年5月份,騰訊三大信息流產品(QQ看點、天天快報、QQ瀏覽器)日活躍用戶達1.58億……
騰訊在內容賽道的傳統優勢,在過去一年繼續保持了強勢。其中PGC更是扛起了PCG的大旗。無論劇集、網綜還是影視、動漫,都有爆款:
美食文化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一季播放量近10億,2018年紀錄片全網播放量第一;
《創造101》成首個熱搜破千的現象級綜藝節目,創綜藝史主話題閱讀量之最,達229億,成為2019年上半年最火綜藝;
騰訊影業參與出品和發行的《流浪地球》,國內票房46.55億,創下中國電影史票房第二名的成績;在海外,《流浪地球》登頂近五年中國電影北美票房Top1;
2019年上半年全網國漫播放量總榜的TOP10中,騰訊視頻實現100%覆蓋,其中的8部為騰訊視頻獨播。
可以說,沒有PGC,就沒有PCG。自制內容是騰訊在大內容賽道的殺手锏。幾乎所有的內容平臺(無論長視頻還是短視頻)都面臨一個問題,如何沉淀用戶。
UGC就像大廣場,用戶就像游擊隊,帶頭大媽去哪里,群眾就跟著去哪里。而PGC可以通過人無我有的內容稀缺性,實現對用戶的留存和沉淀。比如騰訊視頻上的各種劇、自制網綜等,是過去兩年騰訊視頻會員數大幅增長的關鍵。
在PGC之上,就是IP了。騰訊在版權(IP)上吃到的最大甜頭,無疑是QQ音樂。其實過去幾年騰訊圍繞IP布下了更大的局,涉及影視、視頻、小說、漫畫等多個領域。
IP不僅同樣可以沉淀用戶,還能不斷實現價值再造。《斗羅大陸》是閱文旗下白金作家唐家三少的小說,改編的漫畫于2019年1月在騰訊動漫獨家連載,目前點擊量26.5億;動畫版《斗羅大陸》在騰訊視頻播放量高達95億,創國漫歷史最高播放量。
以動漫為代表的內容IP對于騰訊的內容賽道為什么重要?騰訊視頻全平臺日均訪問量2億,用戶平均訪問時長達100分鐘,其中90后年輕人占比超過了7成。對于騰訊來說,All in動漫IP,就是All in新一代的用戶。
去年騰訊組織架構調整之后,六大事業群中,有兩大事業群的老板是同一個人,這就是任宇昕。他對PCG的理解是,應該靠用戶驅動,而不是競爭驅動。翻譯過來就是,以用戶為主。
被稱為“常勝將軍”的任宇昕,不僅締造了騰訊最賺錢的游戲業務,還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打造了多個市場第一,比如手機管家、手機QQ瀏覽器、應用寶等。
但當年領命開拓騰訊游戲業務時,任宇昕面臨一個路徑抉擇:是直接做大型游戲跟盛大網易等巨頭直接干,還是先做棋牌類等輕型游戲曲線救國?
最后任宇昕選擇了后者:暫時繞開以“打怪升級”為主題的大型網游戰場,集中火力主攻休閑競技游戲,并在每個細分領域做到第一。
事實也證明,這是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路線。用了一年時間,騰訊游戲趕超當時的棋牌游戲之王聯眾游戲;用了三年時間,反超中國網絡游戲之王盛大。
手里有什么菜、做給誰吃、做到什么火候,這是每一個大廚都要面對的問題。從騰訊游戲到MIG再到PCG,任宇昕一上來都是面臨強敵,但其思考邏輯從沒有被對手牽著鼻子走。
對于騰訊的內容戰略,任宇昕給出兩個詞:效率和審美。
效率依靠PCG的技術和內容的中臺模式,就是用技術把好的內容沉淀下來,并形成可以復用的技術模塊在PCG內部甚至在騰訊其它BG之間使用。
至于審美,任宇昕強調世界觀和情感共鳴,因為“低質流量是沒有黏性的”。既要流量,也要質量,而不是唯流量論。
互聯網上半場就是流量之爭,但增量市場越來越小,戰場早已轉入存量市場。增量市場可以高舉高打、可以燒錢補貼,但存量市場爭奪的不是流量,而是人心。
不是騰訊的上半場還沒結束,而是中國互聯網的上半場還沒結束。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