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云網(微信號:)】9月26日報道(編譯:葛蘭東)
此前,蘋果公司舉行了盛大的發布會,會上發布了大量手機、手表、電視、游戲和芯片方面的新聞,這讓人們很容易忘記該公司醞釀已久的一個秘密產品:增強現實可穿戴設備。這其實是故意為之。硅谷未來的日歷清楚地表明,在9月,蘋果只會談論成品硬件、而不會討論還在進行中的秘密項目。
但這些神秘的項目有一個奇怪的習慣,那就是雖然不公布產品,但會透露一點信息。最近在iOS 13和13.1中發現的一系列功能和語言似乎明確證實了蘋果高管一直拒絕承認的一件事——一款忠實于喬布斯想法的AR耳機。事實上,結合蘋果過去幾年的收購和專利申請,這些隱藏的功能,為蘋果在增強現實方面的夢想描繪了迄今最清晰的畫面。
首先就StarBoard來說,今年9月初,泄露的iOS 13內部版本被發現包含一個“readme”文件,指的是StarBoard。StarBoard是一個允許開發者在iPhone上查看支持立體聲的AR應用程序的系統。該版本還包括一個名為StarTester的應用程序來完成這一任務。這標志著第一個明確提到立體聲音響的應用程序,即那些可以輸出到單獨顯示器的應用程序,像蘋果的AR/VR耳機中就發現了這些程序。
不久之后,在硬件大會當天,蘋果發布了Xcode11,這是蘋果MacOS開發環境的最新版本。在這套工具中,隱藏著兩種不同耳機的數據文件,代號分別是Franc和Luck。同一天,iOS開發者Steve Troughton-Smith在iOS 13的官方“golden master”中找到了StarBoard框架;他還提到了“HME”,許多人猜測HME代表“頭戴式體驗”(head-mounted experience)。這源自HMD的判斷,HMD或稱頭戴式顯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這是VR/AR耳機的一個常見術語。
到目前為止,其實都還是前所未有的成就。當蘋果在2017年首次發布ARKit時,這是讓開發者熟悉增強現實,并讓他們體驗各種可能性的漫長旅程的開始。然而,該公司一直小心翼翼地將增強現實定位為一項移動技術,讓人們通過iPhone或iPad來購物或玩樂高,甚至體驗公共藝術裝置。發現上面提到的那些數據,即使是隱藏在操作系統開發人員文件的深處,也標志著蘋果公司不尋常的透明度,就好像蘋果公司相較于晚做計劃,更喜歡早做計劃一樣。
這可能是什么取決于你問誰。彭博新聞社和來分析師郭明錤,他們的報道長期以來一直聲稱,蘋果將于今年開始生產一款AR耳機,并將于2020年發布。這款耳機更像是一款外圍設備,而非一體式設備,其處理能力取決于iPhone。
Troughton Smith在翻閱iOS 13之后得出了類似的結論。“蘋果iOS13在AR方面的努力與人們的預期大相徑庭,”他在推特上表示。“這顯示,耳機是一個比擁有自己操作系統的設備被動得多的顯示配件。iPhone似乎無所不能;而ARKit是合成器。”
上周晚些時候,當另一個開發者讓StarTester在今天正式發布的iOS 13.1測試版上運行時,被動顯示附件的想法得到了證實。
該人士還發現,iOS框架中的具體數字指的是兩個特定耳機代號的視野范圍:Luck和Franc分別為58度和61度。(第三個代號Garta似乎指的是測試模式,而不是特定設備。)
所有這些都與蘋果計劃推出一款小型、輕便的產品的想法相吻合——這款產品更像智能眼鏡,而不是笨重的微軟HoloLens,從而達到了“可穿戴”的標準。“與Oculus Rift相比,58度聽起來不算什么,但與52度的nreal Light相比,它已經相當有競爭力了,”AR/VR市場情報公司VRS的分析師JC Kuang表示。“當我們談論架構可能是什么樣子時,這正是我們需要關注的產品類別。”
ARtillery Intelligence的首席分析師Mark Boland長期跟蹤增強現實的發展,他稱這種產品“通知層”(notification layer),并將其作為一種入門級設備,在當今的移動AR和最終可能取代智能手機的更強大的耳機之間架起橋梁。“我一直對2020年持懷疑態度,”他表示。“如果你縱觀整個行業的底層技術,它還沒有準備好打造一款輕巧的產品。”然而,iOS13這樣的中介型的設備似乎可以達到一個平衡,在需要完全融入“鏡像世界”之前,讓開發人員有機會習慣于構建立體聲體驗并開發出最佳實踐。
最近的一項專利似乎也支持這一觀點。蘋果公司在3月份提交的《帶有傳感器的顯示系統》(Display System Having Sensors)一書于7月份出版。該書描述了一個配套的系統:一種頭戴式設備,內置和外接傳感器,將其輸入一個“控制器”,然后“形成框架以供HMD顯示”。顯然,一項專利并不等同于計劃,但它是一個巨大的數據點。
蘋果公司是如何從智能眼鏡到一個完全實現的空間計算平臺,或者說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做到這一點,目前還不清楚,但發展路線圖的要素都隱藏在人們的視線之中。Kuang說:“他們已經構建并充分部署了許多技術,這對于他們構建一個謹慎的AR HMD平臺的目標至關重要。”他舉了一個例子,他提到了上周發布的iPhone 11機型可以在豎屏模式下拍攝寵物照片的消息:“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它們的工作方式有些微調,似乎與增強現實無關,但如果你是一名開發者,這些微調非常有意義。”識別非人類面孔的能力大大擴展了你構建工具和體驗的能力。”
蘋果近年來進行的兩筆收購也表明,該公司可能會如何實現這一目標。Kuang將目前的 StarBoard 測試模式追溯到2017年收購了一家名為Vrvana的公司。當時,Vrvana的主要產品是一款混合現實頭盔。然而,它并沒有像HoloLens或Magic Leap One那樣依賴透明的“波導”顯示屏,而是使用前置攝像頭將視頻傳遞給用戶。(這也是像Varjo這樣的公司使用VR頭盔提供混合現實的方式。)
“這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因為沒有人真的會因為戴著一個直通式耳機而感到沮喪,”Kuang補充道。“但StarBoard的東西恰恰體現了這一點,這是一種谷歌Cardboard式的iPhone功能。這顯然是為了測試目的,但它可能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蘋果是如何測試AR的,而不必為了測試目的去建造幾百臺支持波導的設備。”
蘋果的另一項戰略舉措是在2018年收購科羅拉多州的Akonia Holographics。此舉似乎有兩個可能的原因:一是Akonia正在研發的波導顯示器,二是該公司最初的目標是“全息存儲”。這個術語指的是在三維空間中存儲和訪問數據,而不是在材料(光存儲)的表面。長期以來,這個術語一直沒有商業化,但事實證明,它對增強現實的長期愿景至關重要。“終端用戶設備的烏托邦式愿景是超輕量的,與我們目前的情況相比,它在功能上沒有計算能力,”Kuang表示。“一切都發生在云端。全息存儲帶來的速度和傳輸可能是其中的關鍵部分。”
Kuang指出,蘋果最近剛剛發布的另一項專利,提出了一種AR顯示器,可以通過類似Akonia的波導系統傳輸三維圖像。在他看來,這證實了該公司致力于克服當今設備的局限性,尤其是同時專注于虛擬物體和現實世界物體所帶來的視覺疲勞。“蘋果承認這是一個大問題,并打算解決這個巨大的問題,”他表示。“這比微軟可以說正在做的還要多。”
這也表明,雖然iOS中的發現與一款臨時設備有關,但它們也可能只是一個開始。蘋果大力進軍服務領域,以抵消iPhone收入不斷下滑的影響;蘋果還宣稱了一些步驟,要從像Arcade和TV+這樣的訂閱服務中,每年賺取超過500億美元的目標。但這并不能解決手機業務下滑后會出現的問題,Boland認為AR是蘋果任何“繼任計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Kuang也同意這一點。“這是一個非常具有前瞻性的AR愿景,”他談到蘋果的做法時表示。“他們將其視為一種計算模式,而不是顯示模式,這一點至關重要。”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俞敏洪流露退隱之意?稱自以為是的努力,已成為新東方發展的障礙》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闊別五年重返網約車!周航掌舵曹操出行》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加速布局芯片!小米入股芯片公司尊湃通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