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十四屆中小商業銀行CEO論壇:飛貸與近百家中小銀行探討轉型升級
2019年9月19-20日,由江蘇銀行、中原銀行等近百家銀行聯合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小商業銀行CEO論壇”在銀川舉辦,作為行業內最高級別、最重磅的會議之一,江蘇銀行、中原銀行、飛貸金融科技、京東數科等頭部創新銀行實踐者和金融科技領軍企業代表悉數出席,結合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提出的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 對未來銀行的發展方向及趨勢進行深入探討。
飛貸金融科技聯合創始人卜凡德現場演講
大會現場,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教授進行開幕演講,來自中原銀行、杭州銀行、飛貸金融科技的高層悉數出席。作為世界銀行和G20頒發的2018“全球小微金融獎”最高獎獲得者,飛貸金融科技致力于通過科技輸出助力銀行等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升級,并受邀分享了其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如何助力金融機構快速實現數字化能力自建。
銀行需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謀共贏
在政策的鼓勵下,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的金融科技轉型變得更加迫切,而現實并不樂觀,對于大多數中小銀行而言,金融科技轉型并非易事。 會上,飛貸金融科技聯合創始人卜凡德根據多年與銀行合作的經驗,總結出了銀行在金融科技轉型過程中的各方面的挑戰,引發在場多數銀行高層的共鳴:
挑戰之下,中小銀行如何在風險可控、試錯成本低的情況下規?;l展移動信貸業務?如何快速、低投入地實現移動信貸數字化轉型?卜凡德介紹了飛貸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可幫助銀行快速實現低投入、低風險的零售信貸轉型:
1.涵蓋業務流程方方面面的整體輸出,快速上線
2.數百億資產實踐驗證,可大大降低試錯及機會成本;
3.不需要依賴特定資源,可實現業務大規模增長;
4.支持合作機構能力建設,完成能力轉移,作為“陪練”,提供包括數據、方案、各種建議的輸出等方面的支持,在合作中將科技、風控、大數據等相關技術完成能力轉移。
據了解,飛貸移動信貸整體技術輸出一年即與人保財險、北京銀行、華潤信托、通聯支付等多家涵蓋保險、銀行、信托、支付四大金融子行業的頭部企業達成全面整體技術輸出合作。
飛貸助力銀行移動信貸轉型升級
飛貸金融科技聯合創始人卜凡德現場演講
飛貸移動信貸整體技術涵蓋“三大平臺及六大服務”,卜凡德在現場與大家分享了其背后的三個核心技術創新:
1.自主研發天網量化風控——創新反欺詐應用,實現超400億資產,新增近千萬信貸用戶,且無一例被確認的身份欺詐。
反欺詐應用方面,經多家合作銀行實測,已累計實現超400億信貸放款規模,新增近千萬信貸用戶,且無一例被確認的身份欺詐。此外,首推的隨借隨還產品平均授信額度高出行業5-8倍,并實現額度和定價的實時動態調整。
2.自主研發慧眼智能大數據平臺——創新機器學習平臺,運營效率提升10倍以上。
慧眼大數據的機器學習平臺,基于自有專利的自動化特征工程技術,對特征進行自動化的高維度衍生,結合CPU多核并行計算、GPU加速和分布式計算等架構,優化后的分布式計算框架比傳統機器學習框架訓練速度提高百倍以上,準確度提升30%以上,大大提高數據挖掘模型在數字營銷與數據運營的應用。具體的成果包括:企業內部運營效率提升10倍以上,營銷ROI提升4倍以上;同時單一客戶貢獻度提升30%,高價值客戶占比提升50%。
3.自主研發神算移動科技平臺——金融科技行業率先實現容器化應用,資源利用率提升10倍、數據庫交付能力提升百倍。
通過大規模的容器化分布式數據庫集群部署開業界先河,飛貸容器化應用將整個應用程序及研發流程根據容器的規范和要求進行大量的調整與重構,實現80%的基礎運維自動化、資源利用率提升10倍、數據庫交付能力提升百倍等。
對于飛貸金融科技的技術創新,深度研究金融科技領域的2011年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托馬斯?薩金特教授評價道:飛貸金融科技提出“容器化管理”,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讓記憶力變得“無限”。技術可以幫助處理無限的、大規模、多角度的問題,這樣就幫助解決了一直比較難解決的普惠金融問題。
更多精彩,關注“飛貸”微信公眾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