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于《一人之下》
鈦媒體注: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靠譜二次元(ID:kpACGN),作者為輝夜,鈦媒體經授權發布。
2018年8月被看作是近年國產動漫領域的新轉折點。
面對游戲版號停發、影視稅務地震、內容審核收緊、資本去泡沫化等多種不利因素的挑戰,動漫行業進入了集中冷靜期。創業者們的目光也從狂熱的資本市場轉移到核心業務,通過硬實力蟄伏到新一輪機遇。
資本,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有的公司不堪眾望,狂奔之后退出歷史舞臺;但更多的公司在資本加持下跑得更快,步伐更穩,有更大的幾率長期發展。
資本的動向代表了行業的風向。資本對動漫領域投資標的的考核,綜合公司實力、行業前景、團隊經驗等多方面因素,資本的認可對于尚處于早期的動漫領域來說,也代表著對公司實力的最直觀解讀。
靠譜編輯部以2018年8月為節點,盤點了前一年(2017.9-2018.8)及后一年(2018.9-2019.8)連續兩年的131起動漫領域投融資事件,從公司細分行業、輪次、融資額、資方等多方面逐一分析,以期用最直觀的數據呈現2年來的行業動態。
靠譜編輯部根據工商變更及媒體報道整理了2017年9月到2019年8月兩年來動漫領域的投融資事件,共131起。
其中,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共有90起投融資事件,而2018年9月到2019年8月只有41起,同比下降54%。由此可見,“資本寒冬”一說并不只停留在口口相傳的行業焦慮之中。
據統計,131起投融資事件共涉及98家公司,以動漫內容公司、平臺、IP衍生品公司三大細分領域為主,還有極少數IP代理、二次元演藝經紀公司。
無論大環境如何,內容一直是動漫領域的核心資產,兩年來共有89起動漫內容投融資事件發生,包括大量的動畫公司、一部分漫畫公司和少數形象IP及虛擬偶像廠商。由于內容制作周期長、成本過高、變現不清晰等因素,動漫內容公司在近一年獲投比例從上一周期的72%下降為59%。
不同于內容公司的放長線釣大魚,平臺的互聯網屬性注定了其奔跑速度要更快。兩年來平臺共有23起的投融資事件,整體輪次偏中后期,融資額較大。近一年平臺動態尤其活躍,共有10起投融資事件,占總投融資事件的1/4。
其中包括3起收購事件:B站收購網易漫畫、貓耳FM,連尚文學收購漫漫漫畫。而2018年上半年,今日頭條收購半次元、快手收購A站的兩筆交易間接開啟了動漫行業的平臺整合期。?
國產動漫平臺的另一個趨勢是頭部化,分別進行了兩輪合計超三億美元融資后,嗶哩嗶哩和快看漫畫穩坐當下動畫和漫畫領域平臺的頭把交椅。燒錢領域中,其他小平臺被收編的可能性很大,想穩定成為小而美的垂類平臺難上加難。
兩年來,衍生品一直有比較穩定的獲投數量,雖然說近一年好像到了“線下+衍生品”的機會,實際上頭部衍生品格局基本穩定,剩下的公司拿不到優質的IP授權,在市場上沒有穩定質量的產品持續曝光,很難進行后續的發展。文章后面我們會單獨分析一下衍生品公司的融資情況和行業動態。
整理分析近兩年投融資事件的輪次,2017年整個行業仍處于早期階段,輪次集中于A輪前,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A輪和A+輪公司獲投比例增加,進行到B輪融資的公司比例增加。??
動漫內容公司輪次比較分散,早中期項目較多,平臺的輪次普遍比內容公司靠后,衍生品的公司則集中在A輪和B輪。
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期間,共發生天使輪融資29起,Pre-A輪16起,A輪20起,A+輪9起,B輪及B+輪7起,C輪及C輪后4起;2018年9月到2019年8月,只發生天使輪融資5起,Pre-A輪3起,A輪8起,但A+輪有9起,B輪及B+輪8起,未發生C輪及C輪后的融資事件。
兩年間共有7起戰略投資和5起收購事件,備受關注的有騰訊阿里先后對bilibili的戰略投資、騰訊對快看漫畫的戰略投資、快手收購A站、bilibili收購網易漫畫等。
值得注意的是,受資本寒冬影響的近一年間,投融資事件集中在中期項目,早期項目明顯減少,C輪及以后的項目基本沒有。
靠譜編輯部多方了解到,早期項目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創業潮回落,大公司出走率降低,資本掉頭也帶走了投機者和新玩家的入場。另外部分單環節小產能的動漫外包公司獲得上游公司的小額注資,不便高調官宣,本次未計入統計。
后期項目減少的原因比較復雜,最大原因是行業變現途徑依然不清晰,資方沒有足夠的資金和信心支撐項目下一輪的燒錢,自降估值融資救命對部分創始人來說也很難接受。
不過,有幾家內容產出穩定的頭部動漫公司已經順利推進融資,但由于輪次靠后股權結構復雜,至今沒有完全close下一輪,也就沒有高調官宣和工商變更記錄。
雖然近一年整體投融資事件數據不樂觀,但相比此前中后期項目多為平臺型公司,今年利好消息是中期項目多為內容制作方和衍生品公司,單輪融資額度也都是千萬起步,進入億元時代。
除了騰訊戰略投資嗶哩嗶哩3.176美元、戰略投資快看漫畫1.25億美元兩筆大額投融資事件外,動畫公司繪夢動畫B+輪融資過億、天雷動漫B輪融資1.03億,IP及衍生品公司十二棟文化B輪融資近億元,虛擬偶像平臺kilakila融資1.2億。
由此可見,優質的內容和衍生品公司通過成功作品和產品,已經初步向資本證明了自己長期發展的可能性。
經過2018年底和2019年初的集中布局,B站成功超越騰訊,成為動漫領域近兩年來投資數量最多的投資者。
?
B站投資標的以產能結構完善的動畫公司為主,并在投后快速展開了聯合出品國創動畫項目等業務合作。
知名動畫公司繪夢動畫、中影年年、藝畫開天、福煦影視、娃娃魚動畫、艾爾平方、七靈石動畫、天工藝彩,以及新晉動畫公司紅小豆動畫、靈樨文化、有度文化都在近兩年成為B站的投資對象。
漫畫方面B站投資了動漫堂、鮮漫文化等頭部漫畫CP,收購了網易漫畫,據相關人士透露B站也曾接觸過正在出售的有妖氣漫畫。另外衍生品方面B站布局了艾漫和GSC上海分公司良笑塑美。
騰訊的投資偏好略有變化,2017-2018年期間投資與騰訊動漫業務線合作的公司較多。比如《19天》的漫畫公司幕星社、《一人之下》的漫畫公司動漫堂、知名漫畫家郭斯特的工作室有狐文化、《尸兄》的動畫制作公司艾爾平方。
2018-2019年期間,騰訊投資與騰訊視頻動漫業務線合作的公司較多。比如《魔道祖師》的制作公司視美影業、《西行紀》IP方百漫文化、《超神學院之雄兵連》制作團隊虛擬影業、《非人哉》動漫公司分子互動。?
除這兩個動漫領域的主要投資方,阿里系(阿里影業、阿里文學、云峰基金)在兩年間投資了兩點十分、神居動漫、極光動漫、玄機科技、璀璨星空等動漫內容公司。
愛奇藝的投資標的比較復雜,包括動畫、漫畫、輕小說。光線傳媒則圍繞彩條屋的電影業務投資了《昨日晴空》制作方路行動畫等4家動畫電影制作公司和衍生品公司末那。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頭條投資了動畫制作公司聲影動漫并收購了半次元,將自身的動漫業務寄希望于半次元主導。快手則收購了AcFun,近期與騰訊合投了十字星工作室,重點扶持A站。?
實際上動漫內容已經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蓬勃發展,并成為最先一批垂類運營的重點分區,但對于內容的投資上,短視頻平臺還比較謹慎,采用收購已有平臺和團隊的方式試水行業。
另外,游戲公司米哈游近兩年尤其關注動漫相關公司,2年出手4次。壹動漫、三千資本、尚之諾投資也是近兩年重點在動漫領域布局,并對中期項目頻繁出手的投資機構。
隨著近年新消費、潮玩、線下等概念的火爆,衍生品行業似乎迎來了新的機遇。但分析近兩年來衍生品項目投融資數據,實際上可投資的標的并不多。
近兩年的14起衍生品投融資事件只涉及8家公司,多數公司融資兩輪,艾漫&IPSTAR潮玩星球則在兩年內陸續進行了四輪融資。
衍生品項目的準入門檻并不低,資金需求量也比較大,覆蓋IP授權、設計、生產、銷售等全流程的投資標的極少。近年獲投的項目包括業內經驗比較豐富的重周邊(手辦等)公司52TOYS、末那、Hobbymax、GSC上海分公司,IP+衍生品公司十二棟文化。
也有此前創始團隊就有衍生品代理或渠道拓展經驗,在近兩年快速發展的輕周邊公司艾漫、Yuki動漫,還有業內KOL轉型創業的BJD公司御座文化。
新標的少的原因很多,準入門檻高新項目少只是一方面,另外的原因是實體經濟還不太適應互聯網打法。衍生品行業成熟又細分,每個環節都有可以自給自足的公司,不需要大量資本的助推快速擴張,比如IP代理公司、OEM訂單廠商、渠道商等,也就不涉及投融資事件。
除衍生品外,靠譜編輯部也觀察到,近兩年來投融資事件涉及動漫內容項目的整體變化是動畫公司數量增多,但漫畫公司數量減少。主要原因是B站、騰訊視頻等視頻平臺加大對原創內容的投入,集中布局有全流程產能的動畫公司。
而漫畫公司經歷了2017年的爆款頻出后,估值普遍虛高,卻并沒有向市場證明自己持續制造爆款的能力,曾經的頭部作品也隨著平臺的波動,在全產業鏈開發上受阻,回收上存在問題。
不過,能持續產出平均分以上作品的優質漫畫公司依然會獲得資本的認可。在穩步創作積累經驗值的同時,出現下一輪爆款漫畫作品的概率也在增加。
比較遺憾的一點是,2018年上半年看似火熱的虛擬偶像、虛擬主播行業并沒有獲得太多資本的青睞,直到目前也沒有行業熟知的優質國產標的出現。
靠譜編輯部向幾個業內投資人朋友了解后得到了“太早期”、“看不清在國內的發展前景”、“技術實力+內容創意+運營能力都在及格線上的公司基本沒有”等回復,這也側面反映了目前國產虛擬偶像行業的癥結所在。
2019年新的動向是潮玩行業,據靠譜編輯部觀察,不少做動畫、做輕周邊、做IP的公司都新增了潮玩這項業務,產品也良莠不齊。
這是目前比較需要資本助跑的行業,接下來一年能不能有新的潮玩公司出現,或者能不能有新的IP依托潮玩這種介質為大眾接受,還有待長期觀察。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