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云網北京】9月26日報道
“以前,智能交通領域寄希望于讓前端單個設備提升算力,而5G時代,廣泛的前端設備實現了計算力的全面連接與覆蓋,場景感知力的綜合提升讓智能交通系統變得更加及時、智能,這時我們知道,新一代智慧路網正在形成。”千方科技副總裁、技術研究院院長孫亞夫在云棲大會現場如是說。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營業性客運總量近180億次,城市客運量超過1200億人次,相關交通數據極速增長的背后是交通擁堵、出行困難等一系列問題。“目前的交通系統主要以被動監測和監管為主體,而新一代智慧路網將通過先進的技術解決‘人、車、路、云、網’的協同問題。”
孫亞夫總結新智慧路網的特點為“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5G邊緣計算、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發展為全交通場景的無縫感知打下基礎。全場景、全域的感知力將推動信息數據資源的全面整合,從而創新智慧路網的投資運營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政府管控能力和科學決策水平。當智慧路網可以實現智能化感知、計算、規劃、決策,協同人、車、路、云、網時,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理念才可能進一步落地。
“我們考慮智能網聯汽車時,更多的是從車輛自身來解決未來自動駕駛的問題,其實車只是整個交通系統當中的一部分,如果不能解決交通基礎設施問題,比如即便自主路徑優化到最好,如果整個區域普遍擁堵,或者開車的人行為習慣不同造成路況改變,智能網聯、自動駕駛落地的阻礙還是很大。”
交通治理需要全局視野,面對繁雜的場景與問題,千方科技的智慧路網通過邊緣計算、云計算等技術按照不同的單位層級進行解決。
先以每個路口為單位,通過“端邊緣計算”提供實時、可靠、安全的數據信息;再以“邊”邊緣計算-道路為單位,覆蓋以路口為代表的次級信息;之后將這些數據實時傳送到以城市為單位的云中心,進行評價、研判、控制、治亂等。
相比于傳統的以靜態交通信息為參考的交通治理方案,智慧路網可以進行動態數據信息收集,協同感知能力精確到人、車、天氣、事故等微觀交通信息,形成全域協同、全場景感知,最終指導自動駕駛,并優化整體交通流。
“對于單車的智能駕駛來說,我們要做到全場景感知、全域感知、數字化交通規則、群智路線規劃;對于整個交通系統來說,5G通信/邊緣計算使得智慧道路感知、計算、控制、服務等成為可能。”
通過與阿里云的合作,千方科技的智慧路網邊緣計算產品與阿里云的算力相結合,整合了路側單元、車側單元、邊緣計算ECU、路側智能基礎設施、信息顯示單元、云控管理平臺及車載設備,形成了云+端一體化的綜合性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千方科技在智能交通場景中的探索,也讓阿里云從“云端”升級為“云、邊、端”。
依據這類技術與理念,千方科技在V2X領域持續布局,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在北京市亦莊智能網聯開放道路、延崇高速等區域得到落地。而涵蓋信號控制、路口輔助、碰撞預警、特殊車輛優先、電子警察等場景的解決方案也為北京CBD、海淀區100平方公里自動駕駛示范區的先導區中關村環保園等在內的數十個區域中為城市管理者和出行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體驗。
“千方在智慧交通領域的布局一直在延展,而新的技術對于我們來說,不是解決病癥的藥劑,而是打開新的想象空間的大門。”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俞敏洪流露退隱之意?稱自以為是的努力,已成為新東方發展的障礙》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闊別五年重返網約車!周航掌舵曹操出行》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加速布局芯片!小米入股芯片公司尊湃通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