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培企業在各個賽道廝殺不斷,有機構花重金做營銷、有機構兼并收購,這次,有人學聰明了——出海。出海這條路不太平坦,但絕對是條好路。
1
教培機構很忙,出海忙
早幾年,互聯網行業就已經有企業勵志開拓海外市場,阿里、獵豹、華為、小米的成功眼紅了一票人;百度、ofo、螞蟻的失利也給了所有人當頭一棒。機遇與風險都在,有膽你就來。
行業里有這么一種觀點,在上一輪的工具出海、技術出海結束后,下一波市場紅利是內容出海,教育作為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似乎已經迎來了出海的好時候。那么教育企業的掌舵者們,是不是做好了出海的準備?企業出海不應該成為舊聞,新的船長已經準備啟航。
中國教育行業的企業家從來不缺優秀的創業者,也不缺造夢者。
俞敏洪、池燕明、米雯娟、汪鳴、金鑫、王翌......每一個人的背后,都不是一個名字能簡單概括的。
鯨媒體匯總了最近幾年教培機構出海的部分案例,僅供大家參考。
通過表格我們能夠看到,目前教培企業出海后的布局方式,多以對外投資和設立分公司(分校)為主,這種操作的優點在于能夠短時間內在當地開展業務,并且方便產品和業務更好地進行本地化,后續開發過程中也能及時收集和反饋信息,以便做出調整。
而圈定的目標用戶多以6-12歲的孩子為主,鯨媒體在了解后發現,樂于接受這部分業務的人以當地華人華僑居多。這部分用戶在當地又多以家庭為單位存在,家長們在早年間來到當地定居,對于子女的教育和文化一直非常看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愿意為國內教培機構出海的這部分業務預留教育支出。
VIPKID 就很聰明地選擇了從大語文做切入點。根據騰訊新聞今年4月的報道,VIPKID旗下的 Lingo Bus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在全球積累了超過1萬名學員,覆蓋全球73個國家和地區。Lingo Bus負責人蘇海峰曾表示,未來,漢語學習低齡化趨勢將愈加顯著。Lingo Bus平臺憑借全球共享經濟模式,將讓全球各地的小朋友都能接受地地道道的中文教育。
一時間教育出海似乎又被炒熱,立思辰、學而思也紛紛跟進。那么教培機構出海還有什么其它原因呢?
2
對教培機構來說,出海成最佳選擇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已經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而以新東方、VIPKID、立思辰為代表的中國教培機構將不斷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讓中國教育、中國文化賦能全球。
一帶一路政策引導
2016年7月13日,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印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 教育行動》的通知。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教育具有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很快,“一帶一路”、“教育出海”就流行了起來。
人民網有數據統計,在短時間內,中國就和中東歐8國、東南亞5國、中亞5國、東亞1國、北非1國簽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僅北京外國語大學截止2018年開設的外國語言專業就達94種,并且大量引進國外師資;對外公派留學;與外國高校開展合作等。
光明日報有數據顯示,從建設“一帶一路”到2017年4月,中外合作辦學數量達2539,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5個,合作辦學項目57個。
教育事業不僅要引進來,更要走出去。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開展教育相關業務,泰國、新加坡、柬埔寨、馬拉西亞等國都成為了待開拓市場,并且國內教培機構已經付之行動。
國內教育行業進入白熱化
2017年開始,教育行業進入快車道,教育機構融資進程加快,投資人忙著約談項目。大家提到最多的是:K12、教育信息化、職業教育、學前教育、STEAM。各方人馬不斷廝殺,融資并購的大戲每天都在上演,國內教育行業競爭白熱化。根據鯨準數據統計,K12、職業教培成了累計投入最多的兩大熱門賽道。而在K12里面,中小學教育和在線輔導跑到了最前面。
教育行業的企業目前無法在某一個細分領域做到一家獨大,占據高份額市場,所以提前出海成為破局關鍵。
當地中國人生活圈存在潛在市場
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曾表示,現在海外華人華僑有6000多萬人,分布在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亞洲為2125萬人,占83.7%;歐洲125萬人,占1.2%。最受歡迎的國家有:印尼、泰國、美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
而根據新東方2019年發布《中國留學生白皮書》顯示,最受歡迎的5個國家排序: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英國。從對比中我們能夠看出,東南亞多個國家和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兩個數值有交叉重合,這部分高度重合的國家和地區就是教培機構應該重點開拓的區域。無論中國人走到哪里,在共同的語言和文化體系下,國內的企業如果進入當地都更能獲得認可,也比當地原生企業更能在這部分人群里打開市場。
3
教培機構很累,顧慮多
不過,教培機構想要出海,并不是想出就能出,出海的成功之道,細節里有風光。資金、產品本地化、人員管理、運營策略都是問題,無論成敗與否,對于教培機構來說,都風險巨大,將會影響企業下一步的重大戰略。
無論什么時候,企業擴張都得資金做支持,沒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教培機構還應該重視下產品的本地化、運營策略。
顧慮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于投入產出比的思考,海外市場看似美好,其實危機四伏。短時間內如何在當地積累初期用戶?在當地開展業務法律法規風險多大?如何制定出及格的本地化運作策略?正負手在哪里?
通過以上的大盤點,我們可以發現,出海對于一家教培機構來說,屬于多選項,非必選項。但風險與機遇同在,在部分企業不占優的情況下,用產品和策略快速打開市場,搶占巨大的海外藍海市場,贏得先手。出海不易,但相信我們船長可以先于我們發現教培行業的“好望角”。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