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眾多動漫是由輕小說改編的,圖為《無頭騎士異聞錄》
文|數娛夢工廠,作者|林余
9月23日,著名網文平臺——輕文輕小說宣布因非可抗因素,主站將于即日停止運營。
多個疑似輕文前員工和利益相關方在知乎上表示,盡管今年以來網站做了眾多努力,包括加入廣告系統、增加書庫、征文聯運等活動,但最終依舊融資不暢,走向了資金耗盡、關站停運的結局。
輕文輕小說創辦于2015年,創始人朱周易(花名“尼窩”),曾任AcFun(A站)CEO。輕文輕小說曾獲得九合創投、創享投資的數百萬元天使投資;2016年獲得高榕資本、B站的千萬元融資,2018年獲得愛奇藝、光谷人才基金的千萬元融資。
作為與SF輕小說、輕之文庫同列國內輕小說領域中的頭部平臺之一,輕文輕小說的倒下,在2019年原本就動蕩的網絡文學領域增添了一道新的傷疤。一位備注為SF輕小說副主編的用戶在”如何看待輕文輕小說的停運“問題下寫道:
線上付費閱讀這種“小農”模式雖然錢不多但是健康。養不活自己,靠講故事燒資本的錢,不是長久之計。
如今的國內輕小說市場雖然過了最艱難的冰天雪地的時期,但是土地仍然在一個早期需要拓荒的時候,不是圈塊地種子一撒立刻畝產萬斤,不可能的。
輕小說在中國有市場嗎?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或許需要更加明確一點:輕小說是什么?
參考飯田一史《ベストセラー ライトノベルのしくみ キャラクター小説の競爭戦略》的定義:
—輕小說是一種商品分類,是營銷層面的概念,和「體裁」沒有聯系。簡單來說,就是「出版社說是輕小說就是輕小說」。
—輕小說主要的目標人群是小學高年級學生和初高中生,同時輕小說的競爭對象絕對不是傳統小說,而是漫畫、游戲和動畫。出版社針對這點對輕小說有一整套的營銷運作策略,產品和運營方式共同構成了「輕小說」的概念。
—輕小說中的「輕」,是出版社對產品的一種宣稱和承諾,讓讀者對產品有一種預期——我希望找點輕松不費腦子的消遣,輕小說可能很適合。這是從市場、產品類別整體上來說的,而不是具體輕小說作品必然具備的屬性,不能說某部作品讀起來不輕松愉快,或者基調很壓抑,就不是輕小說。
輕小說突出的特點包括:規格是「文庫本」、采用萌系風格的插圖、文章要簡短易懂、以御宅族店鋪為鋪貨中心、更短的銷售時限、有相對固定的出版間隔、以多媒體化的方式促銷;
但亦有反駁觀點認為:不應該拋開文本談營銷本身,而將輕小說定義為“為了讓讀者更快地理解角色,所以使用插畫等表現手法的一種小說技巧”。
糾結輕小說的定義的原因在于,在中國市場,輕小說的市場該如何安放?
在日本,輕小說與漫畫一起作為動畫改編的源頭,從早年的《涼宮春日的憂郁》、《灼眼的夏娜》《刀劍神域》《冰菓》,到近年的《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overload》《為美好世界獻上祝福》、《我的妹妹不可能那么可愛》,輕小說改編的動畫在日本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僅誕生了天聞角川、電擊文庫及富士見“輕小說御三家”,各大出版社也紛紛加入這一戰場,共同推高了輕小說市場。
而受日本的影響,在紙媒時代,中國也有不少影響廣泛的輕小說雜志誕生諸如以青春和感動為主題《火星少女》、以幻想為主題的《幻想1+1》、《公主志》等等。
但與動漫畫領域的長期荒蕪不同,傳統網絡文學這一領域的興盛,讓輕小說在市場中的地位極為尷尬。
從屬性上,輕小說屬于ACGN的“N”這一環節,具有明顯的二次元屬性,但一方面日本翻譯的輕小說以其“免費”和“優質”的內容已經占滿了這部分消費人群的時間,而中國的輕小說作家遠沒有成長起來;而另一方面,網文與輕小說的邊界在一定程度上也十分模糊,從作者角度,無論人氣還是收益,選擇傳統網文這一賽道遠比輕小說來的有前景。
據Anitama作者謝楓華,援引日本網站數據庫的提取的輕小說標題來看,“異世界”、“轉生”、“世界(末日世界、征服世界)”、“公主”、“騎士”、“劍”“魔法”等都是輕小說標題的高頻詞。
“輕小說”這個詞似乎區分除了一個不同于網絡小說的讀者市場,如果將此類作品與網文起點中的作品進行對比,對于讀者的爽點把握又有什么不同呢?主打輕小說平臺的護城河又何在?
從日本傳統的輕小說來看,大部分得以成名的作品都是都是是作者、編輯、畫師,三方甚至多方共同協作完成的產品。但在中國國內,輕小說特色之一的插畫,卻由于繪畫的價格遠超于寫輕小說的收入,而很難復制日本模式。甚至有用戶吐槽:輕文APP首頁上推薦小說的封面,至少有一半曾經在P站(指日本)看過,甚至還含有各種熱門新番人物。
而網文平臺能夠給到輕小說的流量和聲量支持,更是輕小說平臺所無法給予的。頭部諸如起點文學、晉江文學同樣設立了輕小說頻道,僅起點輕小說頻道就有近11.35輕小說的儲量。
以起點在二次元賽道中跑出的幾部代表作品——《大王饒命》、《放開那個女巫》為例,其訂閱成績和熱度都證明了,這類能夠將二次元內容與本土寫作結合起來的創新式作品,所產生的市場潛力。
但這一切無不是在平臺本身流量基礎上所建立的。看似輕小說平臺定位差異,實則與傳統網文難分彼此;對資本講出的美好前景,遠遠不足以支撐一個輕小說平臺走下去。
對于網文行業而言,最為凌冽的寒風仍然要數今年以來“掃黃打非”的監管行動。
9月2日,同屬于二次元網文賽道的白熊閱讀宣布將于當日起將逐步對站內作品進行審核排查,審核期間將會涉及到一部分作品下架。如涉及您的簽約作品更新,請聯系責任編輯了解處理方案。
隨后,白熊閱讀創始人郭笑馳發布微博稱,平臺遇到審核上的困難,需要一段時間整改,恢復時間不定,但不會關站。而據其近期的微博動態顯示,目前白熊的解約工作還在陸續處理中,下架作品的退款和提現問題還需要一段時間。
白熊閱讀創立于2015年,是二次元領域和女性閱讀平臺中發展十分迅速的平臺,曾獲得豐厚資本300萬元天使輪融資;2016年4月,獲美盛文化領投,創業接力天使跟投的900萬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2017年獲敦鴻資產、頭頭是道千萬級A輪融資;2018年獲豐厚資本、中融金控A+輪融資。
而在更早之前,不少網文網站已經經歷了一輪關站潮。7月15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責令晉江文學城網站及移動客戶端自7月15日20時起停止更新、停止經營性業務15天。
7月16日,米讀小說發布公告,稱自16日起,米讀小說APP將進行整改完善,暫停新內容引入和經營性活動。同日,番茄小說也發布整改公告稱,為給用戶提供更好的閱讀服務,創造風清氣正的網絡閱讀環境,從7月16日至10月15日,番茄小說APP將進行技術升級改造,暫停內容更新和經營性活動。
一家今年被整改的網絡小說平臺運營負責人告訴數娛夢工廠,在最近召開的一次內部談話上,有監管負責人明確表示,“以前你們這些企業都是先發展再管理,然后拿著你們的發展規模來跟政府要話語權和政府對你們的兼容和包容,對吧?但是現在沒有這種先發展后治理了,現在治理這件事情本身就是放在同步去進行。”
而在本輪監管中“不論什么平臺、規模大小,違法行為一經查實,一律嚴厲追究責任”的態度再一次被強調。
“其實我之前的心態是上面還有好多公司給我頂著,政府監管可能對我們中小網文平臺也不是非常了解,等到他們什么時候來找我們再說。但事實證明不是這樣的。監管者其實很了解行業都在干什么,第二就是現在是不論你有沒有所謂的影響力,很多部門包括:網信辦、網安辦、掃黃打非辦公室、青少年保護工作的政府部門,他在一次一次的行動里面,都可能來查你。”
目前網文圈里流傳這么一個案例,足見查的有多嚴:有一個政府扶持的純文學領域的網文平臺,在一次網安行動也被約談整改,原因被認為涉嫌非法收集用戶信息,最后交流后得出的問題是“在作者提現的時候需要提供身份證”,所以網絡安全部門要求平臺提供對身份證信息的保護措施——等級保護如何進行,有什么保密措施,如何應對攻擊防止泄密等等問題。
本輪“掃黃打非”監管中針對的價值觀問題依舊是高懸在各平臺上的利劍。尺度的進一步收緊,讓題材問題的監管“黑名單”似乎變成了“白名單”。過去,大多數在模糊邊緣游走的內容,“而現在都可能有一定問題的,需要接受整改的。”
比如典型的歷史虛無主義,類似于中國人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戰勝日本,然后比如說中國把日本打得頭破血流;沒有弘揚正確歷史的宮廷戲、或是刑偵法醫題材在價值觀上對于“暴力血腥”“反派類型背景”的設定上,這些難以通過系統過濾詞、敏感詞處理的作品,成為目前平臺自查中困難的部分。
而一個詭譎的現象是,在本輪監管中,盡管據業內統計,男頻內容遭受的監管力度和損失遠遠超過女頻,但最終高高掛在微博熱搜上的始終是“晉江關站”。
“女頻受到的關注度和傳播度遠遠超出了她們原本的體量。”上述負責人認為。即使整頓期間,《陳情令》依舊熱播,C端用戶的付費破億,女頻版權的交易依舊火熱,耽美作品改編的呼聲一部高過一部。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