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映維網?作者?顏昳華
結構光是一組由投影儀和攝像頭組成的系統結構。用投影儀投射特定的光信息到物體表面后及背景后,由攝像頭采集。根據對象造成的光信的變化來計算對象的位置和深度等信息,進而復原整個三維空間。
如果透鏡能夠緊密地聚焦這種光結構,就如同利用日光燃燒火柴的放大鏡一樣,則它將能形成高強度的三維光景,從而顯著提高分辨率。這類光景為諾貝爾化學獎受激發射損耗(STED)熒光顯微術等開拓性應用鋪平了道路。
圖片來源:Pascal Runde/phys.org
但是,這種納米場本身無法測量,因為組件是通過緊密聚焦形成。對于典型的測量技術而言,這不可見。一直以來,缺乏合適的計量方法已經阻礙了納米結構光景幫助材料加工,光學鑷子或高分辨率成像工具等領域取得突破。
不過,由德國應用物理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的物理學家Cornelia Denz博士和德國明斯特大學的化學家Bart Jan Ravoo教授組成的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納米斷層攝影技術,據介紹,所述技術能夠檢測納米結構場在透鏡焦點位置中通常不可見的特性,而且無需任何復雜的分析算法或數據后處理。為了做到這一點,團隊結合了納米光學和有機化學領域的知識,并實現基于單層有機分子的方法。通過將單層有機分子放置在聚焦光場中,并通過熒光響應這一照明,研究人員成功嵌入了有關不可見特性的所有信息。
再通過檢測所述響應,團隊可以通過單個攝像頭圖像對納米場進行獨特的識別。這項研究的負責人Cornelia Denz表示:“所述方法最終為這種納米結構的光景打開了尚未開發的潛力,并可用于更多的應用?!蹦壳?,團隊的研究已經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原文鏈接:https://yivian.com/news/6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