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正將中國數字化轉型的技術和經驗帶向全球,其致力于構建世界一流的數字基礎設施,助力全球企業邁向智能化。目前阿里云已在全球19個地域建立可用區,為全球數十億用戶提供計算、存儲以及智能服務。在Gartner公布的全球公共云市場份額報告中,阿里云與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位列前三。
華為已在全球獲50多份5G商用合同,其中28份是與歐洲運營商簽訂。目前,全球三分之二已發布的5G商用網絡均由華為部署,并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
以阿里云、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正以“技術出海”的方式走出去,并逐漸成為塑造全球相關市場、技術和規則的重要力量。
不僅如此,像大疆這樣的企業正以一流的技術產品重新定義了“中國制造”的創新內涵,壟斷全球同領域內70%以上的市場,擁有上千件專利,應用到全球范圍內的國防、能源、農業等各方面。
一、出海創業與投資發展概述
企業經營發展訴求,出海布局大勢所趨
對于發展成熟的大企業,指標增速放緩、陷入創新窘境使這些企業面臨天花板,通過布局海外市場,開辟第二增長曲線,保持企業發展動力。
對于初創企業,中國市場面臨著互聯網增量紅利漸衰,市場進入存量博弈階段,很多賽道的窗口期已過,前些年成長起來的獨角獸目前已在各細分方向占領賽道。初創企業對此調轉方向,面向海外藍海市場,深耕下一個時代。
中國對美國直接投資從2016年峰值的近500億美元,下降到2018年的48億美元。但在2018年,中國風險資本在美國的投資金額創下31億美元的新高。
在創投領域,中國資本從前些年投向房地產、娛樂業,轉向現在企業服務、醫療醫藥等科技含量高的賽道;從收購成熟的有穩定現金流和市場份額的大企業到尖端技術創業公司。除了傳統投資機構,BAT及互聯網新貴也逐漸成為海外投資主角,通過CVC投資獲得重要技術和獲取海外市場。
中國出海企業的出海賽道分布
?單位:家
數據來源:白鯨出海,創業邦研究中心整理
中國出海企業的企業規模分布
單位:人
數據來源:白鯨出海,創業邦研究中心整理
騰訊、阿里這樣的大企業,或看好出海企業的發展前景,或為拓展海外市場以構筑第二曲線,通過投資的方式來實現對大企業的戰略支撐。還有一批專注于出海的創投機構,憑借超前的視野,走出舒適區,克服各種條件差異帶來的不確定性,走向陌生的海外市場做深耕布局。
關注出海方向主要投資機構及投資案例數
數據來源:白鯨出海,創業邦研究中心整理
中國出海企業融資金額分布(2015-2019H1)
數據來源:白鯨出海,創業邦研究中心整理
中國出海企業融資階段分布(2015-2019H1)
數據來源:白鯨出海,創業邦研究中心整理
近年出海主要階段及特點
2012年,工具應用類開始大規模海外探索,出海企業以國內發展成熟、體量較大的企業為主。2015年,移動游戲出海規模化;工具應用型成熟,用戶形成規模;國內電商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中國企業在近些年的互聯網商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獨特的商業模式及商業特質。在商業模式上,中國互聯網企業是通過免費推廣來贏得更廣泛的客戶群,然后通過增值服務盈利,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的迅速發展都是建立在這套模式之上。在商業特質上,中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形成了客戶敏感度高、更新迭代頻繁的優勢;中國用戶數據量大,錘煉出了互聯網企業較高的技術水平和大數據處理能力。
中國與新興市場國家同為發展中經濟體,國情有一定相似度,中國出海企業能夠實現在當地建立一整套流程體系、供應鏈體系和運營體系,能夠讓當地企業“照本宣科”地用起來。當然,關鍵還在于能否適配當地的基礎條件,做到本地化。MSN、eBay落敗中國本土的騰訊、阿里就是先例。
互聯網用戶畫像:東南亞大部分地區直接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在互聯網用戶上,東南亞地區表現出極為突出的數量優勢。在全球范圍內,東南亞是第三大互聯網用戶數地區,僅次于東亞地區和南亞地區。預計2020年,互聯網用戶數量將達到4.8億,接近于現在東南亞人口的80%。另一方面,東南亞人在移動互聯網上花費的時間比全球其他任何地區都多。東南亞地區對全球移動互聯網的新興產品保持非常開放的態度。全球主流的移動互聯網在東南亞都有一定的市場,比如中國的微信,美國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Whatsapp等等。東南亞地區的互聯網用戶數量和平均每天使用互聯網的時長,表現出該地區在互聯網使用上具有充足的發展空間,為中國企業出口東南亞地區打下了良好的互聯網基礎。
營商環境:東南亞國家政治穩定、法治有序,對于外商進入多持開放態度。在東南亞地區,文化和語言的認同度相對較高為出海企業降低了產品“本地化”運營成本。雖然各國宗教文化不同,但由于東南亞是世界上外籍華人和華僑集中的地區之一,華僑占比約73%居全球首位,文化上距離感比印度要小很多。對企業在人才招聘和管理方面也提供了便利。
獨角獸企業區域分布
數據來源:創業邦創投庫
獨角獸企業細分賽道分布
數據來源:創業邦創投庫
互聯網用戶畫像:目前中東及北非地區有3.81億移動用戶,占總人口的80%以上。2017年至2025年期間,中東和北非地區將成為全球除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外,移動用戶增長快的地區。2018年,中東地區有1.3億人是活躍的社交媒體用戶,約占中東人口的一半左右,93%的中東和北非地區消費者通過手機上網,每周在網上花費26小時,這一數字在全球其他地區中也排在前列。
市場分析:中東和北非地區作為廣義的伊斯蘭地區,除了以色列和塞浦路斯外,都是伊斯蘭國家,其中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為非阿拉伯國家。海灣六國:阿聯酋,阿曼,巴林,卡塔爾,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是中東主要經濟體,也是中東和北非發展快、經濟發達的國家,主要的電商平臺和消費市場都集中在這六國。此六國的手機普及率是全球高的地區之一,其中阿聯酋的智能手機普及率高達八成,智能手機的普及也極大促進了互聯網在中東地區的滲透。阿聯酋人均GDP約37,000美元,城市人口約占九成,對網購接受程度較高。阿聯酋的全球智能手機普及率為73.8%,該國的互聯網使用率達到91.9%。因此,智能手機作為購物和購買設備的使用在阿聯酋越來越受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阿聯酋是該地區開放的國家,擁有國際化都市、區域創新中心迪拜,大多數本地區電商都將總部設在迪拜。
出海行業賽道廣泛分布在游戲、文娛、手機硬件、電子商務、人工智能等行業,以及諸多細分賽道。每個細分賽道都具有廣闊增長空間。
?
簡單的”Copy from China”,僅將中國已成熟的模式帶到海外,會受到當地文化、監管、產業環境、消費偏好等的各種沖擊。企業出海的首要任務就是找到能夠落地的模式。綜觀多個出海案例,可以將出海模式總結為:經驗及技術輸出、模式復制加本地化創新、產業鏈延伸、本地化強運營,這四種模式。
頭名種,抓住了新興市場的互聯網紅利,將中國已發展成熟的互聯網模式經驗帶到新興市場,并通過一定的技術驅動實現商業化。
第四種,本地化強運營類,文娛、技術類等輸出到海外需要極高的本地化運營,因涉及到文化包容性和技術監管。
?
商業模式復制機遇:中國在互聯網產業應用與模式創新方面較為領先,并獲得國際的認可。一帶一路20國青年評選出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中,有三項為模式創新。把成熟市場業務模式復制到不成熟地區,就好比坐上了時間機器,又重新擁有了幾年前的機會。
核心技術應用機遇:中國在AI等新興技術穩居世界頭名梯隊,并以較高的速度發展。中國市場具有龐大的體量,在規模效應的作用下,邊際成本減低快速,科創企業有足夠的動力去研發及應用,且核心技術應用在中國呈現逐步融合發展。如螞蟻金服在一帶一路沿線,用技術為各地用戶帶來移動支付和普惠金融,同時促進自身發展。
本土化經營挑戰:產品及運營本地化,內容創作符合本土化創意和駐外部門的本地化決策。就本土化經營方面來說,可以借鑒的先例是,MSN輸給了以微信、QQ為首的本土社交軟件,還有近期有很多像甲骨文這樣的外資企業撤離中國。
基礎生產條件限制:勞動力素質參差不齊,交通基礎設施制約,信息基礎設施制約等。
經濟社文等上層建筑挑戰:海外市場復雜的監管環境,政治外交及社會穩定性,當地利益集團權益,經濟金融問題帶來的風險挑戰,海外成熟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品質要求,不同文化、風俗習慣、宗教紅線以及產業環境及配套設施的適應性挑戰。?
中國本土的互聯網新貴,在中國市場打贏了外資,他們贏在更懂用戶、反應速度和交付效率更快,以及提供符合國情的性價比產品和服務。這點也值得中國創業者在海外拓展深思。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創業邦(ID:ichuangyebang)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付費及進行處理:shanliqiang@aiying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