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教育創業的風口,終于到了素質教育從業者身上。
這些年素質教育行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融資案例和融資總金額不斷刷新紀錄。投資人的加碼,不斷點燃素質教育賽道的活力。據第三方機構統計,2018年素質教育行業融資案例數為196起,全年融資總金額為117億元,達到了歷年素質教育行業之最。
與對K12課后培訓的嚴控不同的是,政策也一直在鼓勵素質教育發展。自從1999年教育部發布了有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文件以來,20年來,國家層面強調素質教育重要性的風向從未停止。在今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堅持“五育” (智育、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 并舉,著力解決素質教育落實不到位的問題。
在教育培訓市場上,隨著8090一代家長群體的登上舞臺,唯學科應試教育是瞻的風氣有所扭轉。這群人更加注重孩子興趣的挖掘,素質教育得到他們的追捧。素質教育產業媒體睿藝在去年發布了一項調研顯示,2017年,參與調研的家庭在孩子素質教育上投入費用超過1 萬元以上的家庭合計占比60%,并且,他們預計在2020年我國素質教育的潛在市場規模為1717億元。
各方利好的信號都提示著,素質教育似乎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然而,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在鈦媒體接觸了一系列素質教育創業者之后發現,實際上,浮在表面的熱鬧現象之上,他們內心正處一種膠著的狀態之中。
“焦慮始終是創業者的常態,它不是可能被完全解決的。因為這條路上沒有先驗的成功案例,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從事舞蹈教育的“繪本舞蹈”創始人王紅麗對鈦媒體說。
素質教育賽道創業正處于非常早期階段,不像K12教育市場已經成熟發展且充分競爭,素質教育從業者往往缺乏先驗的案例可以學習和對標。素質教育的前路到底在哪里?沒有成功案例可循又如何抵達?這些問題暫時無法解答。但我們可以感知到,素質教育創業者的迷惘和焦慮,來得比K12賽道更加明顯。
作為長期陪跑素質教育賽道創業者的一員,來自睿藝學院的院長李蕊告訴鈦媒體,在他們開啟專門針對素質教育行業具備潛力的CEO成長營之前,對市場上優秀的素質教育從業者摸了個底。
素質教育賽道的創始人大多數是實干起家,最活躍的創業者普遍在行業摸爬滾打5-10年以上。他們大多以單店起家,穩扎實干,一家家開店,起步之初發展較為順暢,商業模式已經清晰成型,很多已經做成了區域同類目的老大。
但是,當他們想要繼續規模化擴張的時候,尤其是跨區域作戰的時候,卻遭遇了諸多瓶頸難以突破。比如說,市場上大多數素質教育機構立足于線下教學。美團點評曾經做過一組統計顯示,線下教育機構的經營半徑為5公里,超過6公里到店率幾近為0。
這帶來的問題是,單個教學點的生源規模無法再進行更多突破,而線上和線下的流量越來越貴,每年上漲的場地房租和物業費用,這些包括獲客成本和場地成本在內的運營成本,成為了當下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與此同時,他們也看到了行業紅利的涌現,卻也害怕自己趕不上這股浪潮。想要尋求規模增長,以及跨區域競爭之時,如何匹配合適的作戰團隊、更好地進行精細化異地管理,都讓他們感到頭疼和迷惘。而要做精細化的運營和管理,難免要在技術層面加大研發和投入,這其中需要的資金和時間成本,小機構一般都難以負擔。
如果說這些由地理位置因素帶來的成本,似乎是不可抗的客觀條件,但與“人”相關的成本足以決定生死。這其中不僅與素質教育從業者相關,也于如何培養人,用人和管理人相關。
教育機構普遍缺乏優秀的師資,對于素質教育來說尤其明顯。素質教育的專業教師培養周期過長,使得團隊建設困難,人力成本不斷攀升。
一家為舞蹈機構輸出內容和服務的項目“繪本舞蹈”創始人王紅麗告訴鈦媒體,行業內真正理解舞蹈的老師非常少。當下大多數機構的舞蹈老師,從小受到的舞蹈教育,基本上圍繞著肢體上的基本功訓練,較為機械,加上文化課程相對缺失,實際上,很多人對舞蹈這門藝術缺乏真正的理解。她希望輸出真正有溫度的內容給到教師和學生,改變畸形的行業生態。
這一問題同樣存在于尹香蘭所在的細分賽道中,她所在的公司立足于少兒歌舞行業,專門研發課程和服務輸出給業內的培訓機構,她的客戶大多數是少兒歌舞行業的培訓機構。在她與客戶的接觸過程中,她發現人才流失的狀況越來越嚴重了。
“歌舞行業賺錢相對容易,本來就很少有人愿意去當老師。尤其是這些年網紅經濟的崛起,行業內稍有歌舞底子的人,都想在其中掘一桶金,這無異于給本就缺乏師資的藝術教育行業雪上加霜。”尹香蘭對鈦媒體說。
對于培訓機構而言,教師的管理也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他們既害怕沒有優秀老師,又害怕培養出太優秀的老師。一位藝術老師告訴鈦媒體,在這個以實際技能驅動的行當中,老師靠個人本事吃飯。
稍微有點水平的老師,成長到一定的階段,大多數會離開原有的機構單干。即便一開始起步困難,但隨著口碑效應,且受制于經營半徑,意味著其他競爭者也難以觸及。這些小機構或者工作室從來不會缺少生源,加上藝術培訓普遍客單價較高且有一定的門檻,他們的日子過得比在大機構中過得要滋潤得多。
但這同樣也埋下了潛在的危機,這種危機由創始人自身引發。這也是很多行業技術型創始人似乎與生俱來的問題——他們往往專業過硬,業務精進,但卻不大擅長管理人和用人。“是之前一次同事的‘吐槽’點醒了我,不應該事事都親力親為。”王紅麗對鈦媒體說,從創業起,她一直沉浸在產品的打磨并樂此不疲,但卻忽視了團隊搭建而不自知。
她的合伙人告訴她,過分沉浸在業務之中,會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整個公司的戰略問題,她應該學會賦能團隊,這樣才能走得更遠。更困難的問題也出現了。正因整個素質教育行業十分早期,沒有長出過類似新東方、好未來這樣的員工規模上萬的巨型企業,當從小作坊式的培訓班,走向現代化的公司管理之路時,到底什么才是真正解人才管理問題的正解?
創業能不能成功,可以簡單歸納為“人”和“錢”的問題。素質教育培訓機構似乎從不擔心錢的問題。他們的客群是大多數是中產家庭,對價格敏感度較低。況且,教育行業因為是學費預付款的傳統,天然擁有商業模式和穩定的現金流,特別是對線下機構來說,因為他們不存在以虧損換規模的打法。
但是尹香蘭卻遇見過資金鏈斷裂的事情。創業后不久,大約是在2016年底,她突然發現公司賬上快沒錢了。不僅員工的工資發不出,手頭還有一些辦活動欠下的款未付。當時她比較悲觀,預計可能要至少半年才能好轉,于是做了一個痛苦的決定,坦白告訴公司的員工,并且要求所有人的工作任務清單上要再加一項銷售業務。
素質教育機構的創始人大多是藝術教師出身,從小在藝術的氛圍中浸染。在這樣的群體身上,你能看到一些浪漫不羈、不拘小節、甚至是天馬行空的人性光環,而不是像一臺時時刻刻都在縝密思考、高速運轉的機器。
但這也意味著,他們也似乎天生對于數字、技術等冷冰冰的詞匯不在意、不敏感。“這不僅是財務問題,其實還是個法務問題。一旦我們欠下供應商款還不上,還有可能面臨訴訟的風險。”這位愛笑的女創業者對鈦媒體說,從小她就個性開朗,不聚焦細節,花錢也不計成本,所以對財務上的問題一點也不在意。現在,尹香蘭想起來還有些后怕,但在三年前完全意識不到問題。
stkt未來偶像創始人 尹香蘭
當時50多位員工,陸陸續續有20位選擇了離開。不過,最后情況比想象的還是要樂觀很多,尹香蘭團隊東拼西湊,在一個季度以內把漏洞補上了,但是也給她敲了一個警鐘。而今年受到了睿藝學院課程的啟發,她下定決心聘請專業的財務顧問團隊,以補齊自己的短板。
與此同時,經過這些年投資機構在市場的“教育”,越來越多的創業者也意識到,除了找到合適的以外,通過融資也可以彌補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你知道科技的研發就是很燒錢,但你之前只能掙一點、研發一點,太慢了。想要加快研發速度,卻沒有足夠的錢。”
尹香蘭告訴鈦媒體,她很早就對科技的東西比較感興趣,也認為這會是解決素質教育師資問題的關鍵,她希望通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應用,來輔助老師解決日常街舞教學中一些標準化檢驗和評測的問題。
好在,有投資機構看中了這點,已經向她的項目拋去了橄欖枝。
(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李程程)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