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野馬財經(ID:YMCJ8686)
作者 | 宋冠宇
近日,映客互娛(03700.HK)發布了2019年度中期報告。曾經備受矚目的“直播第一股”竟扭贏為虧,引發廣泛關注。
映客首虧,前期投資“有序撤退”
曾經作為蟬聯直播APP排行榜冠軍的映客,上市第一年業績表現可謂亮眼,去年歸母凈利潤高達11億元。野馬財經查詢映客歷年業績發現只有去年一年是賺錢的。
2018年7月12日,映客在港交所上市。沒想到,剛上市即遭遇“業績滑鐵盧”,高光時刻只持續了半年。
不過,業績虧損并不要緊,野馬財經發現,前期幾輪融資進來的股權基金正在“有序撤退”。截至目前已減持近4億股,約占總股本的20%。
2019年上半年映客實現營收14.8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2.81億元營收相比,下跌34.9%。此外,映客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達2634.40萬元,與上年同期歸母凈利潤9.59億元相比,堪稱“斷崖式下滑”。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映客表示由于行業增長放緩影響,導致公司直播業務收益下滑。然而,增長放緩為什么會導致公司虧損?看了財報后才發現,原來是公司大規模擴張,營業收入下滑的同時,成本卻沒有同比例降低,導致公司虧損。
上半年銷售成本10.5億元,去年同期15億元,同比僅下降29.7%。相比于營收同比下降34.9%,就顯得成本降得有點慢,虧損也就在所難免了。
值得注意的是,銷售成本的其中一項——銷售及推廣開支——甚至還逆勢增長23.6%。
因此,由于公司收益大幅度減少,同時成本沒有同比縮減,所以上半年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7.8億元縮減至4.3億元,降幅高達44.8%。
官方對于銷售及推廣開支不降反增的解釋是:增加了對創新產品矩陣豐富、用戶覆蓋擴張以及推廣活動的投入。然而為何加大投入后營收不增反降?看來,行業大勢的退潮,映客即使投入再多的推廣費用或許也收效甚微。
野馬財經發現,其實映客的業務主要還是靠直播。財報顯示映客有三塊業務構成,分別是直播、網絡廣告、其他業務,然而三者占比分別是94.93%、4.74%、0.34%。
不過,映客還是有一項業務收入在大幅增長,就是網絡廣告業務。然而,由于占比太小,似乎完全可以忽略掉。
當然,抱有一點點希望還是應該的。財報顯示,網絡廣告業務由去年同期的4784萬元增長至7035萬元,漲幅高達47.1%。然而,占比超9成的直播收入卻由去年同期的22.28億元人民幣下跌至14.1億元,跌幅達36.7%。
如今直播市場的大潮正在褪去,映客也不得不重新改變求生存了。
風口處“橫空出世”
直播行業起勢于2015年,彼時4G網逐漸普及,映客也于2015年5月正式上線。“你丑你先睡,我美我直播”的廣告詞一度刷屏微信、微博、QQ空間等社交平臺,可謂是風光無限。然而,如今5G時代即將來臨,映客能否再次借勢絕處求生?
這還要從映客創始人奉佑生說起。
奉佑生的奮斗史可謂是非常勵志,他從基層人物成為上市公司CEO,換成王大錘的一句話“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來形容他的傳奇也算是相當貼切。
1997年,奉佑生從湖南化工工業學校畢業后回到家鄉永州市,學化學的他卻成為了一名基層公務員——鄉團委干部。兩年后,他決定放棄這一眼望到頭的安穩生活毅然南下珠三角,踏上了走向人生巔峰的旅途。
中國互聯網泡沫破滅的那一年,剛剛開始創業的馬云、馬化騰等一眾IT大佬還在泥潭里苦苦掙扎。與此同時,奉佑生到了東莞進入一家賣手機的小公司開始做ERP系統開發,他的互聯網生涯從此開始了。
2004年,奉佑生來到深圳加入A8音樂網(當時叫“華動飛天公司”)轉向移動互聯網產品的開發,他也是該公司的第一位工程師。進入新公司,命運之門似乎就此打開,他也邁開了走上人生巔峰的第一步。
A8音樂網創始人是劉曉松,通過他們的共同努力,奉佑生先后開發了開心聽和多米音樂,從多米音樂中奉佑生敏銳的發覺了一個極具潛力的業務——直播。2014年,奉佑生開發了服務于跨國留學生的音頻直播軟件——蜜Live。
依托于多米平臺運營了一段時間后,用戶數竟然達到了上百萬。看到機會后,奉佑生決定開發一款面向大眾的直播軟件——映客。
如果說辭職南下是奉佑生走上人生巔峰的開始,那么他放棄蜜Live轉而開發映客便是走上人生巔峰的最后一步。2015年5月,映客正式上線。兩個月后,他拿到了A8音樂的首筆天使輪投資——500萬元人民幣。
映客與其他平臺主推明星、網紅的操作不同,奉佑生決定采取“素人直播”模式,旨在打造一個真正的全民生活視頻直播軟件。通過A8的加持和自身運營團隊的努力,映客首先上線“美顏直播”功能,并在遵循法律尺度的前提之下大幅度挖掘“素人鮮肉小花”,吸引了大量用戶進行嘗試。
隨著4G網的普及度越來越高,直播APP的受眾面也越來越大,適逢王思聰投資的手機直播平臺“17”于同年10月因涉黃被強制下架,廣大用戶紛紛轉戰映客。
天時、地利、人和皆備,映客用戶數量從此直線增長。
至2015年10月,映客用戶已達到100萬,營業收入達300萬,并長期霸占直播APP榜單冠軍。這家新上線的平臺有如錦鯉護體,順風順水,看得吃瓜群眾羨慕不已。
此后三個月,映客接連獲得紫輝創投、金沙江創投、賽富投資基金等公司共計1.09億元人民幣投資,A++輪融資就此完成。2016年9月,又獲得騰訊投資、芒果文創基金、嘉興大馬等公司3.1億元投資,完成B輪融資。
彼時,投資人周亞輝甚至表示,映客是自己2015至2016年最輝煌的投資案例。
“橫空出世”的映客一時風頭無兩。成為資本市場炙手可熱的“獨角獸”后,2017年,映客開始規劃上市,它首先盯上的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
成立三年即上市,如何絕處逢生?
2017年5月,宣亞國際(300612.SZ)發布公告稱,將收購映客不低于50%的股權。四個月后,具體交易方案公布,宣亞國際擬以現金28.95億的價格收購映客48.25%的股權。
但是,宣亞國際2017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則顯示,其短期可變現的資金僅有3.6億元,如何完成近29億元的收購?
答案是:錢不夠,找人湊。借錢的人正是映客。也就是說映客通過借錢給別人來賣身,然后借殼上市。如果該筆交易完成,映客估值為60億元,映客的全部資方退出,累計套現將達25.5億元。
讓人意外的是,2017年底,宣亞國際表示該交易作罷,映客“借殼上市”的計劃宣告失敗。因此,投資方的套現計劃也只能作罷。
借殼上市失敗之后,映客蟄伏半年后決定去環境更寬松的香港上市。
經過資方的推動,2018年7月12日,映客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發行價為3.85港元。開盤后,映客從開盤價4.32港元,一路上漲至5港元以上,漲幅超過30%,市值超過100億港元。此外,經扣除相關中介費用后,映客共籌得資金10.48億港元。
映客的創始人奉佑生在上市當日親選股票代碼3700,3代表映客成立三年,而700是因為騰訊的代碼是0700,奉佑生認為,映客是一個三年的騰訊。奉佑生從此走上人生巔峰。然而,他或許想不到,直播的大潮正在漸漸退去。
從2015年到2018年,映客的上市之路雖然只用了三年時間,但是他只有2018年實現了盈利,今年上半年又轉向了虧損。
其實,從2017年的“造星計劃”開始始,映客已開始打造專屬自己的IP,然而這一舉措并未改變映客收入仍然依賴打賞這一事實。
隨著抖音、微視等短視頻APP的橫空出世,直播平臺的市場被嚴重擠壓。曾經看直播的用戶逐漸轉向了更為省時親民的短視頻,導致直播平臺用戶的逐漸減少。主播也紛紛離開投身于其他平臺,使得走向巔峰的映客漸漸人氣不旺。
2019年9月20日,映客的收盤價跌至1.11港元。從最高點的5.48港元足足跌去八成,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一元股”。
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2018年報告顯示:2017年直播行業用戶規模增速明顯減弱,增長率為28.4%,預計到2019年增速將放緩至10.2%。
眼看著曾經的“直播第一股”連連下跌,讓人唏噓不已。
對于映客上市后一年又再次虧損,投資人有序“撤退”,你怎么看?映客還能實現自救嗎??
2023-04-18 鉛筆道發布了 《又一波社區經濟興起:席卷100多個社區 訂單總數超100萬個》的文章
2023-04-07 鉛筆道發布了 《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北京跑出“第一棒”》的文章
2023-03-20 鉛筆道發布了 《制造強國征途,智能檢測裝備這個“扶車人”已開始率先發力》的文章
2022-11-11 鉛筆道發布了 《長期主義“陪跑”式服務,聲網如何構筑千億實時互動生態》的文章
2022-11-10 鉛筆道發布了 《首飛前夕,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重磅亮相珠海航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