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清華網紅自行車火了!背后是登在《自然》上的黑科技
據央視財經報道,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團隊成功研制新型類腦計算芯片"天機芯",并在無人駕駛自行車上進行了實驗,讓其可進行視覺目標探測、自動過障避障、自適應姿態控制、語音理解控制、自主決策等功能在內的跨模態類腦信息處理實驗。
這款外觀看上去就是一輛普通自行車,但它不僅實現了自動騎行,還能識別人的語音命令,真正實現自行。做到這一點最核心的就是一款新型人工智能芯片"天機芯",結合了類腦計算和基于計算機科學的人工智能,是世界首款異構融合類腦芯片,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既可支持脈沖神經網絡又可支持人工神經網路的人工智能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1日,"天機"芯片還登上了世界頂級學術雜志《自然》封面,不僅讓世界看到了我國在芯片領域的實力,更實現了中國在芯片和人工智能兩大領域《自然》論文零的突破。
《自然》報道稱,發展人工通用智能主要有兩個主要方向。一種基于神經科學,試圖構建與大腦極為相似的回路。另一種基于計算機科學,讓計算機運行機器學習算法。這兩個系統目前都是獨立存在,各有優缺點,將兩者融合被認為是最佳的解決方案之一。施路平和他的同事們展示的"天機芯"就將兩種方法集成到一個融合平臺,天機芯有多個高度可重構的功能性核,可以同時支持機器學習算法和現有類腦計算算法。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副研究員裴京表示,類腦計算研究核心最關鍵的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科學問題,最大難點是交叉融合,即如何將計算機科學跟腦科學融合在一起,把材料科學和現有的制造技術合在一起。
據了解,"天機芯"第一代、第二代產品分別于2015年、2017年研制成功。經過不斷改進設計,目前的第二代"天機芯"具有高速、高性能、低功耗的特點。未來,"天機芯"的發展方向,是為人工通用智能的研究提供更高能效、高速、靈活的計算平臺,還可用于多種應用開發,促進人工通用智能研究,賦能各行各業。
編輯 ∑Gemini
來源:搜狐新聞·甲子光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