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幾年間,國家為新能源市場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條件,但是自從今年6月補貼退坡后,已經開始呈現了負增長的態勢,市場也到了劣幣驅逐良幣的階段。
如果說過去的三個月份是新能源新政實施后的短暫調整期,那么在這期間,各大汽車廠商們通過對市場的觀察已經做出了相應的戰略調整,包括自主品牌在內,涌現了不少有實力的新能源產品,如廣汽Aion S、北汽EU7等。
前不久,自主品牌東風啟辰帶來了一款長續航合資純電轎車啟辰D60EV,共推出3款車型,市場指導價為13.78萬元—15.38萬元,這款車的正式上市開啟了啟辰在新能源市場的漫漫征途。
背靠日產72年電動技術研發歷史,傳承日產聆風40萬車主累計行駛超100億公里電池0重大安全事故的設計理念,沿襲“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造車工藝,啟辰D60EV憑借同級獨有的合資平臺造車標準,共享全球供應商體系。
坦白講,其實啟辰D60EV在核心技術方面首先算得上是一個“實力派”,之所以得到這個結論主要是因為它在新能源“三電”技術上的優勢。
啟辰D60EV搭載寧德時代最新一代高性能電池,能量密度為171Wh/kg,工況續航里程481km,等速續航可達585 km;它還匹配國際品牌歐洲標準的法雷奧西門子永磁同步電機,最大扭矩250N·m,最大功率120KW,可實現95%的高效能輸出,百公里電耗僅為12.89KWh,換算下來大概7分錢就能跑一公里。
電控方面,作為純電動車的“最強大腦”,啟辰D60EV 搭載了較為領先的VCM全方位精準整車控制系統,可實現毫秒級精確檢測車輛300余項參數,對整車進行智能控制,精敏實現車輛高壓啟動、駕駛控制、快慢充等功能。由此電控系統提供的多達237種故障保護機制,也能使啟辰D60EV實現媲美日產聆風的安全性能。
近年來,電動車安全事故頻發,其中主要集中在電池安全,啟辰D60EV沿用日產實驗矩陣安全設計,以源自日產、高于國標的雙重測試標準和1221項安全及性能測試,充分保證了電池包的可靠性與安全性,滿足高防護等級IP67標準。
經歷了層層測試的啟辰D60EV,經受住了高原、高熱、高寒等嚴苛條件的考驗,在海拔超過5200m西藏高原地區,溫度超50度吐魯番和零下30度黑河等極限環境完成實測考驗,此外還進行了70厘米的實測涉水深度。
以上這些是產品本身的層面,但是電動出行生態并不是一臺車的事情,東風啟辰也在試圖找到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提供給用戶,其中首要解決的就是充電問題。
在啟辰D60EV上市的同時,東風啟辰與攜程、特來電、星星充電等服務平臺達成戰略合作,消費者關注的“充電難”等問題,也能由啟辰智聯APP輕松搞定。
通過與行業領先的特來電、星星充電等主流運營商合作,東風啟辰搭建領先完善的充電平臺體系,兼容市場95%以上的公共充電樁,完美解決用戶家庭充電及公共充電的需求,一個APP即可讓EV車主連通特來電、星星充電等平臺,輕松實現充電樁查詢、掃碼啟停、移動支付、私樁分享等功能。
此外,啟辰還開發首款高品質智聯充電樁,高顏值高品質,多種顏色可選,結合啟辰智聯APP,可實現遠程充電控制、預約充電、充電過程監控、私樁分享,藍牙匹配自動識別車主,實現即插即充的便捷體驗。
單從啟辰D60EV的核心產品競爭力來看,它在很多目前在售的自主品牌純電動產品當中并沒有明顯短板,與逸動EV、帝豪EV、北汽新能源EU等這些產品相比算是還有一定優勢,但是未來是否能在銷量上逆襲,當然還要考慮產品之外的事。
啟辰D60EV并不是東風啟辰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電動車,早在新能源尚未燃其星星之火的2014年,東風啟辰就推出首款電動車-晨風,當時東風啟辰隸屬東風日產旗下,定位合資自主品牌,晨風也成為了東風日產在中國量產的第一款電動車。
盡管晨風以日產背后強大的電動技術儲備作為背書,但由于當時大環境的影響,再加上售價過高、經銷商不看好等種種原因,晨風的銷量非常慘淡,啟辰D60EV的問世還有一個使命就是繼續完成當時晨風未完成的夢。
雖然現在的市場環境要比當初晨風問世的時候好很多,但是來自品牌層面的建設也并非一朝一夕,以競爭對手軒逸純電或者朗逸純電為例,這些車型在推出純電版之前已經有非常不錯的口碑,而啟辰D60更像是一個新晉挑戰者的角色。
隨著消費者對于新能源產品的認知也越來越理性,市場的節奏在激烈的調整、產品的升級也在加速,東風啟辰現在進入純電動車市場并不算太晚。
作為一家“傳統造車新勢力”,東風啟辰擁有比新勢力造車更靠譜”的姿態,憑借著日產72年電動車研發的積淀,容易實現厚積薄發。
早前,東風啟辰曾經提出一個名為“啟明星”的計劃,該計劃在今年推出緊湊型轎車D60EV、小型SUVT60EV、微型SUVe30三款電動車,隨著D60EV的問世,這個目標已經逐漸開始實現,電動車產品布局正在完善起來。(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李玉鵬)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