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機iPhone 11系列于9月20日開賣,但是有媒體注意到,iPhone 11的預約數量不如預期,蘋果目標價也遭下調。iPhone 11除了售價比去年同級機種少了五六十美元,相機由雙攝像頭演進到了三攝像頭,還首度新增“夜幕綠”。然而,由于創新功能有限,引發華爾街分析師新一波的下調潮。
據臺灣《財訊月刊》報道,開第一槍的是高盛分析師羅德·霍爾,直接把蘋果目標價從187美元砍到剩下165美元(1美元約合7.1元人民幣),業界更不諱言,恐怕iPhone 11將成為蘋果發布iPhone以來的一款“犧牲打”作品。(所謂“犧牲打”,即以一種產品作為擴充市場的先鋒,以高質低價格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之后,通過擴大相關產品的銷售量彌補先鋒產品跌價所造成的損失。——本網注)
報道指出,在蘋果新品發表會結束后,觀察消費者購買意向最直接的,就是中國大陸電商平臺京東的蘋果新品預約數。打從iPhone 6推出來以來,京東都會在蘋果發表會后立即開啟用戶預約,今年也不例外,在開啟預約后的兩天內,就達到了100萬預約量。
報道稱,京東平臺上的蘋果新品預約數向來具有指標性,由于預約規則要求用戶繳交全額款項,因此,這個預約數不只反映消費者對iPhone新品的喜好程度,線下渠道對新品的看好度也會反映在這個預約數上。
報道指出,100萬的預約量算多嗎?去年iPhone XR也有百萬預約量,甚至iPhone X預約數高達248萬,顯然這100萬的預約量不算亮眼,特別是往年消費者搶購iPhone新品多半需要等4周以上才能到貨,今年等待時間不僅縮短到了1周,除了新顏色“夜幕綠”外,多半機種都還有貨,如此種種都反映出iPhone 11的銷量恐怕很難樂觀以待。
據報道,iPhone 11發布會的隔天,蘋果股價盤中一度大跌2.6%,根源正是高盛最新砍價報告,霍爾對投資人提出蘋果股價走跌預警的理由,除了iPhone平均銷售單價下滑,更直接點名蘋果影音串流服務Apple TV+“買硬件免費看一年”的收費方式,將對蘋果獲利造成重大沖擊,而這個沖擊最快就會呈現在蘋果的第四季財報上。蘋果公司甚至為此大動作發表聲明駁斥,雙方交戰成了蘋果發布會后的新焦點。
只不過,對蘋果獲利能力提出示警的分析師,霍爾并不是第一位,早在蘋果發布會前,華爾街的投資機構羅森布拉特證券公司與考恩集團就相繼發布對iPhone 11出貨量的保守預估。綜合來看,他們的消息來源都指稱iPhone 11的下單量將降低至7900萬支,對比去年8500萬支的下單量,減少了7%。
2021-12-03 中國財經發布了 《區塊鏈技術助力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歐科云鏈持續研發輸出創新成果》的文章
2021-11-18 中國財經發布了 《歐科云鏈:元宇宙的吸引力在于可以帶來新發展機會和希望》的文章
2021-11-15 中國財經發布了 《火鏈科技CEO袁煜明:用區塊鏈助力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