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仲元
整個世界正在“智能化”,連小說家都熱衷于探討這一話題。著名作家丹布朗,在最近的一本作品《本源》中,大膽預測人工智能將與人類深度融合,令不少讀者驚嘆。而現實中,智能化不但改變人們的生活,更將其影響深入社會產業的中上游如制造業。智能制造的黎明已經到來,行業存在無限可能。
如果將視角對準龐大的中國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問題還會更加復雜。但毋庸置疑的是,行業體量意味著機會。在上海開幕的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簡稱工博會)上,一系列智能制造的最新成果會一一登場。從機械制造行業,到新興的智能醫藥行業,智能制造對行業的影響正逐步深化。
未來的智能制造業引人暢想,工廠里的機器人員工?恐怕沒這么簡單,即使是現在,遍布工廠的傳感器,也比機器人發揮著更大作用,它們讓生產系統擁有“生命”,自我糾錯,從而實現不同規模和級別下的柔性制造,大到精密機床,小到你為孩子定制的滑板車,智能制造都能一一搞定。
如今人們打開智能手機就能點外賣,但中國的精密機床、飛機發動機、智能芯片仍任重道遠。智能化的C端應用吸引眼球,但產業智能化才是基礎,如果沒有自上而下的傳導,表層應用終究是無源之水,難以為整個國家的進步提供動力。
9月的工博會于上海召開,此次主題為“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來自全球的著名制造企業會展現各自的最新成果。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的全球合作伙伴,也將結合自身的“中國經驗”展示最新解決方案。如德國企業的數字化平臺,日本日立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等。其實智能賦能產業已經提出多年,但在制造業幾乎以十年為單位的變化周期里,智能制造漸變多過突變,尤其是在中國這個龐大的產業集群當中,傳統產業的復雜環境、多樣需求對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戰。
但另一方面,傳統產業聚集區域留下的知識與技能,也可能在新技術浪潮中發揮作用。曾有報道,美國德克薩斯州這個傳統石油產地在發展新能源的情況。而另一個例子是傳統紡織業發達的日本北陸地區,在碳纖維復合材料領域的崛起。
中國傳統產業的歷史更為悠久,智能制造的切入維度更為多元,但前提是對傳統產業和中國區域情況的熟悉,這不但需要中國本土企業的努力,也需要全球伙伴的參與。去年中國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在578.3億美元意向成交額中,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成交額最高,為164.6億美元。
全球化可以快速推動中國智能制造發展,但并不意味著國際合作伙伴帶著新技術當一回“天降奇兵”。IT(信息技術)必須結合OT(操作技術)才能發揮實效,解決方案提供者需要熟悉中國產業環境,具有豐富的制造業場景經驗。
上世紀90年代,當電視機剛剛在中國家庭普及時,不少人都記得電視機上醒目的日立“Hitachi”標志,當時擁有一臺日立電視機是十分有面子的,更別說電視里經常播放的日立簡潔明快的廣告歌。其實早在20世紀60年代,日立就成為了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企業之一,為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大批成套設備及技術。目前,日立在中國擁有100多家集團企業,活躍在電力電機、電子設備、家用電器和信息通信等領域。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日立不僅和中國建立了深厚堅實的合作關系,更深度參與中國經濟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產業解決方案,對產業環境非常熟悉。
這些優勢使得日立能夠為企業提供匹配現狀,直擊問題的解決方案。
近年來,在傳統產業對接智能制造的進程中,醫藥產業因為兼具流程與離散制造的雙重屬性,成為制造業轉型的參考典范,而業界人士也已經對醫藥產業如何對接智能制造有所思考。在2018中國醫藥產業智能制造推進大會上,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麟琨指出:醫藥企業首先需要問題導向,其次要做好智能工廠總體規劃與設計。
日立在與醫藥制造業新星杭州澳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合作上,就充分體現了這兩點。為了通過GMP法規審核,提高國際醫藥市場競爭能力,澳亞生物與日立集團展開合作,引入日立HITPHAMS生產管理系統,對生產流程和數據提取進行全面優化。目前杭州澳亞不僅所有的生產車間都已順利通過了新版GMP法規的認證,而且還是浙江省首家通過該法規認證的無菌制劑生產企業。
日立與澳亞生物的合作為如何打通工業數據層級、提升使用效率做了一個良好示范,也昭示了當下智能制造產業的關鍵趨勢。在二十一屆工博會上,有幾個趨勢值得關注:第一、如何進一步優化數據分析;第二、分析數據反向打通上游環節;第三、柔性、小批量、多品類生產與生產總量和效率的平衡;第四、數據安全。
在即將于11月開幕的第二屆進博會上,日立也將展示包括城市交通、公共安全和智慧樓宇方面等智慧城市的全新解決方案。此前,日立已經通過與中國客戶的合作,充分展示了在上述幾方面的技術能力。如與國政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搭建物理安全統合平臺,即Physical Security Solution(簡稱PPS平臺),助力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升級智能樓宇系統等。從城市之眼到樓宇大腦,日立的數字智慧為城市進步發展不遺余力地努力,提升人們的幸福感。
時代在進步,中國在改變,日立也在演繹自己的創新之歌。日立深入體察行業、城市、人們的需求,進而將技術的力量靈活施展,隨需而變,并將之集大成為“社會創新事業”理念。
何為社會創新?日立對此的定義是:不局限于企業或個人視野,聚焦全球的社會課題,改善人們的QoL(Quality of Life:生活質量)。
電視里曾經的日立之歌正在隨處奏響??纯瓷磉?,日立正讓你的每日通勤更為便捷,使你的辦公場所更為舒適,令物流效率快速提升,讓城市和工廠聰明,安全。正是從實際細節需求出發,讓日立的社會創新事業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日立社會創新,讓世界充滿活力”,將一個更智慧、更有效率,可持續的“近未來”呈現眼前。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