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網
文丨育論場,作者丨吾易,編輯丨陳某凡
前不久結束的2019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中國作為東道主表現不佳,創下歷屆最差戰績。事后余波不斷,9月18日,一則“男籃主帥已遞交辭職信”的消息在網上迅速傳播。下午,中國籃協發布消息辟謠稱消息不屬實。
舉國上下氣憤交加,此情此景如果放在中國足球上倒是見怪不怪,而這一次大規模輿論聲討的對象則變成了另一個新成員。那一夜,中國籃球和中國足球成了一對難兄難弟。央視在9月15日也罕見的對此次中國籃球的表現進行了表態,點名批評了周琦、郭艾倫、王哲林等人,認為他們“并不具備與世界強隊掰手腕的實力”。
問責總是在問題凸顯之后。喧囂過后,細細思量中國男籃在球場上的所有的問題,或許都只是表象。反過來推敲,如果周、郭、王等人是代表中國籃球最厲害的一批人,最厲害的尚且如此,或許根源不在個人,而是整個中國籃球教育出了問題。
中國男籃和奧運會的距離,曾經近在咫尺,轉瞬間如隔萬里。
這段距離只差一個邊線球失誤的距離那么簡單嗎?答案顯然不是,中國歷屆世界杯(世錦賽)的戰績就已經說明了問題:
中國男籃的確在退步。
9月8日,中國再次負于尼日利亞,最終無法直通奧運會,排名歷史新低第24名。中國要想出現在東京奧運會的賽場,只剩落選賽一條路,而這條路幾乎沒有勝算。賽后易建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這場比賽對我意味很多,是當做職業生涯的最后一場比賽來打。”
聽到此,無數籃球熱愛者都清楚地意識到,中國籃球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隨著中國男籃與奧運會失之交臂,意味著下一次世界杯要等上4年,那個時候易建聯已不再年輕,年輕的運動員實力尚未成熟,中國男籃整體上將面臨后繼無人的困境。
最大致命傷莫過于可用之才太少,關鍵時候能沖鋒陷陣的運動員屈指可數。最終還是回到了老生常談的問題:為什么14億人口基數卻找不到一只合格的,足以與世界強隊較量的籃球隊伍?
原因終究還是中國籃球底層選拔體系不完善。籃球教育的發展需要打通上升通道,這里打通的不僅是籃球運動的職業化通道,更是在校青少年的升學通道。著名體育賽事解說員劉建宏認為,此時的中國籃球遇到了和中國足球一樣的問題,“就是沒有把精英培訓和大眾普及,或者說是俱樂部機構和學校體系很好的融合起來。精英培訓基礎動搖,學校體系又沒能順利對接。于是兩頭出了問題,最后傳導到國家隊層面?!?/p>
為什么中國的籃球氛圍沒有美國的好?回答這個問題,或許和回答“為什么美國的麻將氛圍沒有中國好?”是一樣的?;渖鐓^上有這么一個流傳已久的段子,說在美國的街頭走一走幾百米就是一個籃球場,在中國的街頭走一走,幾百米就是一個麻將館。
中國籃球教育的發展遠遠滯后于歐美,小到專業教練缺乏、場地緊缺,大到文化、制度建設、籃球經濟發展水平。對此姚明看得真切。當記者問及青少年籃球培養上需要去攻克哪些挑戰時,姚明說到了兩個方面,一個是人們對體育的認知,也就是“體教融合”,另一個是如何貫徹落實“體教融合”。
我們不能寄希望于等待下一個姚明、易建聯的橫空出世,中國籃球必須在底層架構上下足功夫,做好人才的培養及儲備。
說到籃球教育,人們普遍認為學校應該首當其沖進行籃球運動的推廣,但實際上,籃球運動在校園推廣上的阻力很大程度來自于普遍存在的認知偏差,很多家長及年輕人并不看好籃球的職業化,并且習慣上將籃球運動與教育分裂開來。
針對這些沉疴舊疾,奉命于危難之間的姚明,自2017年當上中國籃協主席,短短兩年多推出了大大小小的改革:激發球員熱情,改征召為邀請;施行紅藍雙國家隊制;進行商業化運轉,重新塑造品牌;改善球員待遇,提升球員榮譽感……
在籃球教育上姚明更是不遺余力,早年他就在眾多場合下提出籃球運動需要“體教融合”。上任后,姚明朝這個方向推出了多項舉措:大力推廣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讓CBA和校園籃球進行深入合作,還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校園籃球計劃— “小籃球”。
“小籃球”項目是中國籃協發起的針對6至12歲青少年開展的籃球普及運動,制定更適宜青少年兒童的小尺寸籃球、低高度的籃筐和小型球場等,旨在培養青少年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普及籃球運動。
短短的兩年時間過去,遠未到上交答卷的時間,但改革已初顯成效,中國籃球品牌形象得到了很大改善,“小籃球”亦家喻戶曉,各項賽制越發規范,中國籃球氛圍正在發生改變。
除了中國籃協的努力,政策上也開始對素質教育有了更多的偏向。近年來,體育與教育的融合成為大勢所趨。2018 年 12 月, 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 2018 年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名單》的通知,在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名單中小學占比高達 35%。2019年7月,又發布了《2019 年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名單》,籃球特色學校的陣容進一步擴大。體教正在走向深度融合,未來隨著小籃球運動的發展,校園籃球將規范化發展,必將對整個中國籃球事業產生深刻影響。
處于中國素質教育發展的“紅利期”,在姚明的改革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籃球運動健將,是中國籃球的未來。毫無疑問,籃球教育是救命稻草,只不過這稻草的長成還需要些時日。姚明曾表示,中國籃球未來的人才仍需要長達10年的時間周期培養。
中國籃球教育正在向好,但不幸突遭變故,作為東道主,中國男籃在自家門口錯失了奧運會入場券,這一場敗局來得太過沉重,或將對籃球教育產生負面影響。賽后著名評論員楊毅說,“在中國這個社會環境里,國家隊成績始終是整個行業的龍頭。國家隊成績好,領導支持,社會關注,資金參與,聯賽興旺,民眾踴躍,一切都會上升。國家隊被重擊,整個行業的信心,聯賽的價值,制度的改革和推進,青少年運動的發展和積極性,全部都會被影響。”
與其說這是一場比賽的成敗,不如說是中國籃球過去多年發展埋下的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讓姚明從中國籃球整體性倒退的境況中力挽狂瀾,他的壓力太大,他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比賽失敗后姚明重申,自己改革的決心不會動搖,“我們必須更加堅定地、努力地深化整個籃球體系的改革,從職業聯賽到教練員培訓,再到青少年培養和體教結合,我們要有堅定的決心走下去,任何事情不能半途而廢。”
我們也希望上述所說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不會真實發生,至少不要來得太過猛烈,以至于讓中國籃球從此一蹶不振。無論如何,我們需要給中國籃球事業和姚明的改革更多的信心,改革剛剛顯效,我們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中國籃球的涅槃重生。
參考資料:
《上任931天迎來第三個生日,姚明的改革效果看得見摸得著》,騰訊體育;
《2018 年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名單》,教育部;
《2019 年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名單》,教育部;
《楊毅:中國籃球行業遭遇重擊,過去20年我從未這樣失望》,騰訊體育。
【鈦媒體作者介紹:育論場(公眾號ID:Edutalking)】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