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咸魚魚
編輯| 吳懟懟
01互聯網小鎮里的下沉數據
正如此前創投圈所預言,2019年,互聯網進入存量時代,下沉市場確實是新的流量洼地。
58同鎮在近日發布的《2019下沉市場用戶調研報告》里對這片市場做了個細致畫像。
報告里有一則數據很有意思:下沉市場用戶中,75.67%月均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58.23%擁有乘用車,41.04%有房無貸。
這個數據意味著低線城市的生存壓力相較一二線要更小。很明顯,房貸、房租壓力尚未嚴重擠占居民消費空間。那么,相對來說,下沉市場居民反而可支配收入更多,雖然消費絕對值并不優于城鎮居民,但龐大基數也蘊含著更為旺盛的消費意愿和可挖掘前景。
此外,58同鎮報告還顯示,下沉市場用戶青睞3000元及以下價位的手機,平均每天使用手機5.39小時,平均擁有7個以上常用手機App,社交軟件必不可少。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下沉市場用戶普遍有錢有閑,娛樂與社交需求突出。同時,現實也證明,在娛樂、社交方面也是互聯網企業下沉做得最快、最好的地方,短視頻和以熟人關系為主的社交裂變在下沉市場發育良好。
但數據只是小鎮的橫截面之一,并不是全部,隱藏在數據背后的,是鄉村小鎮的互聯網愿景。下沉市場除了是流量洼地之外,還是一個有待升級的互聯網拓荒地。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到2.11億,占整體網民數量的26.3%,相比城鎮地區72.7%的互聯網普及率,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僅為36.5%。
這其實代表,鄉村用戶對互聯網的需求與供給存在巨大缺口,大部分鄉鎮居民還未能充分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服務。
同時,這也代表,最先深入鄉村的那一批互聯網公司,在掘金下沉市場的同時,必然還承擔著對低線城市信息升級的任務。
當前互聯網企業深入下沉市場無非憑借兩把刷子,一把娛樂刷、一把消費刷。但在娛樂與消費之外,五環外人群與五環內一樣,有著求職、買房、買車等有關安居樂業的生活服務需求。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鄉鎮的本地化服務與城市一樣亟需智能化。
而所謂下沉市場,并不存在低端用戶,只有需求不被滿足的用戶,扛起流量增長大旗的下沉市場,是流量洼地,也是有待建設的互聯網小鎮。
02低線城市的信息升級
簡而言之,下沉市場不止有增量,還有鄉村崛起與社會命題。
4萬個鄉鎮,5億多鄉村常住人口,下沉市場不僅僅是互聯網追尋的流量金礦,還是一個有待振興的鄉村基地。
互聯網企業在帶給鄉鎮消費升級后,也需要帶來信息升級、勞動力升級。
當前低線城市仍然存在著勞動力市場二元分割的現象,很大一部分鄉鎮居民依然過著外地打工,返鄉花錢的生活。
應該說,58同城是最早一批實現勞動市場下沉的互聯網企業。2017年4月,58同城推出58同鎮,在全國各個鄉鎮招募有影響力的當地人培訓為站長,最直接的效果是,隨著58同鎮在全國開設一萬多個鄉鎮信息站點,同步提供了1萬多個就業崗位。
除此以外,58同鎮還在當地收集、發布政策公告、求職招聘、二手車房交易、農產品銷售、鄉村出行等民生信息。通過自身的數據化能力,將信息服務從城市延伸到農村,以此打破鄉村信息孤島,實現低線城市的信息升級。
作為居民生活服務的入口,58同城在多個細分賽道里都占據重要地位。而開拓鄉村本地服務市場既是尋找分類信息業務的更多可能,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
58同城CEO姚勁波曾說過,互聯網并不只在城市有發展的基礎。恰恰相反,下一個十年,最大的互聯網紅利一定是在鄉村。未來中國經濟的驅動力會從沿海的幾十個城市變成四百個地級市,再慢慢發展到上千個縣城,再到幾萬個鄉鎮。
而類似58同城這樣的企業所要做的,就是讓在未來,農村地區找工作、找房子等等本地化的服務能和城市一樣,都可以在互聯網上完成。
以找工作來說,藍領網絡招聘的潛在市場規模在千億級別,但行業滲透率僅在5%左右。
國泰君安資料顯示,目前58 同城市占率達到90% 。而隨著需求端--第三產業占比的提升,網絡招聘行業雇主規模有望增長,隨著國內服務業的發展,我國第三產業GDP占比從1952年的28.7%提升至2018年的52.2%。
但鄉鎮經濟的崛起不可能只依靠藍領的外出務工,更多還是要立足本地市場的培育,或者是創造更多的創業就業機會,讓留守鄉鎮的青年人、中年人都擁有走上風口的機會。
以58來說,58同鎮在加強招聘、房產、汽車等領域的本地化運營和市場開拓之外,也不斷加大創新服務的探索。
在產業方面,58同鎮以當地站長為信息集散點,通過廣泛連接全國一萬多名站長,打通農產品信息上行通道,實現城鄉產銷無縫對接。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58同鎮站長施朗返鄉創業,助力鄉鎮本地化連接,幫助當地500戶果農,解決了菠蘿滯銷問題,類似施朗這樣的58同鎮站長還有很多。
除了招聘、房產、汽車等本地化生活信息外,58同鎮還有互聯網智能化培訓、鄉鎮教育培訓以及公益扶貧等面向鄉鎮的服務。這些服務在實現58同鎮商業價值的基礎上,也構建著一個生活服務入口的社會價值。
03開放平臺的價值壁壘
很多人認為,下沉市場的邏輯在于收割流量,其實流量背后,更低沉的邏輯應該是:創造價值。
下沉浪潮滾滾而來,互聯網企業也蓄勢待發,但在市場突圍之外,考驗的更是一個平臺底層服務的堅實度。
就如同當初互聯網滲透城市,是從高性價比產品切入,再實現品質拉伸,并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原有的消費品類開始分級,誕生中上之分,接而又產生新的圈層。
在低線城市也是一樣,互聯網服務也要以「高性價比」切入,再實現垂直細分。
不同于城市新中產的「精而美」需求,下沉市場對平臺基礎服務的要求更簡潔,復雜花哨的功能與邏輯重疊的業務在下沉市場走不通。
根據58同鎮《2019下沉市場用戶調研報告》,90%以上的用戶學歷在大專及以下,初中學歷者占比最高,達到38.12%,其次是高中和中專學歷用戶,占比為35.22%。
這些數據的隱含意義是,在下沉市場,直接明了的服務為第一要義。
以58同鎮來說,其提供的信息服務覆蓋房產、招聘、汽車、本地生活服務等四大頭部品類,能夠滿足用戶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58同鎮的本地站長模式。其在鄉鎮服務中以站長作為互聯網本土化的主要角色,讓最了解下沉市場的人去擔當本地市場的信息樞紐。當需求來自一線用戶,信息服務提供者也在其中時,信息傳播是少有鴻溝的。
實際上,58同鎮就像是一個樞紐,通過站長,將商家與用戶、信息與居民聯結起來,再通過平臺的智能技術將信息歸類,本地化結合互聯網,實現以鄉鎮為主體的本地化鄉村社交新網絡。
正如58同城副總裁馮米所說,本地化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部分,58同鎮順應國家發展趨勢,加強本地化戰略布局,促使本地產業與服務相互結合,直擊鄉村互聯網生活服務中的痛點,構建了高效的信息服務網絡。
與同品類產品相比,58同鎮下沉更早,服務更全,且本地化做到了極致。
此前,我們在「風起二手車,58同城開放模式下沉」一文里說過,下沉市場的改造,涉及的產業和企業眾多,如果親力親為,攤子鋪得太大,即便攻城略地,也未必能守住這些攻下來的城池。
所以,生活服務行業的下沉必然要是平臺型的開放模式。這種模式有一個很明顯的好處,打法更開放,平臺生態更健康,本地化表達可以催動信息流轉,避免信息壁壘,能發揮綜合分類信息平臺的服務能力。
下沉戰略與扶貧、鄉村振興等命題的深度融合,也帶給58同城新的可能。多年深耕讓58同城在信息扶貧、產業扶貧上面有著很強的號召力。這種號召力帶給58的想象空間不僅是建立一個「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而是成為扎根鄉村最深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早前姚勁波曾在一次采訪中談到,網民人數的增長已接近尾聲,再期待中國網民數量有很大的增長已經不現實了。未來階段,誰能夠提供盡量深度的服務,誰能夠在業務模式上有進一步的創新,誰就可能有更好的前進。
在一個爭奪存量的時代,企業命題能夠不局限于流量收割,而是去做更本土化的落地連接,這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
這也證明,下沉市場的意義不僅僅是財報上增長的數據,而是更宏大的鄉村振興使命。
2023-04-18 鉛筆道發布了 《又一波社區經濟興起:席卷100多個社區 訂單總數超100萬個》的文章
2023-04-07 鉛筆道發布了 《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北京跑出“第一棒”》的文章
2023-03-20 鉛筆道發布了 《制造強國征途,智能檢測裝備這個“扶車人”已開始率先發力》的文章
2022-11-11 鉛筆道發布了 《長期主義“陪跑”式服務,聲網如何構筑千億實時互動生態》的文章
2022-11-10 鉛筆道發布了 《首飛前夕,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重磅亮相珠海航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