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云網北京】9月20日報道(文/呂夢)
9月19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德國慕尼黑正式推出了華為Mate30系列,65英寸款智慧屏等新品。
作為首款搭載麒麟990 5G芯片的手機,Mate30系列的發布備受矚目。Mate系列和P系列都屬于華為高端旗艦手機,分別對應商務人士和時尚人士的需求。
余承東在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P30系列手機發貨量超過1700萬,此外,華為電腦、手機、平板等產品都實現了強勁增長。
此次發布的華為Mate 30系列分別有:
華為Mate 30:799歐元(8+128GB版本)約合人民幣6273元;
華為Mate 30 Pro:1099歐元(8+256GB版本)約合人民幣8628元;
Mate 30 Pro 5G:1199歐元(8+256GB版本)約合人民幣9415元;
華為Mate 30 RS保時捷:2095歐元(12+512GB版本)約合人民幣16450元。
Mate 30系列主要有以下幾大亮點:
1.容易握持,還能側屏操控
華為Mate30系列的外觀在之前的Mate的美學體系上有所升級。以Mate30 Pro為例,以往硬朗的商務旗艦外觀,因為“超曲面環幕屏”的加入變的柔和了一些,這款6.53英寸的曲面屏幕側面角度為88度,滿整個手機正面,并向兩側中框延展。
Mate30則是6.62英寸,這兩款手機的尺寸都不小,但機身對比蘋果剛剛發布的新旗艦iPhone 11 Pro Max都更窄,容易握持,電池更大。
2.劉海瀑布屏變小
Mate30 Pro正面采用“劉海”屏幕設計,可以通過3D鏡頭進行面部識別,并采用磁懸發聲取代了常規的聽筒,讓劉海部分面積減小,并增大屏幕面積。
3.“奧利奧”造型搶鏡
Mate 30系列最為消費者關注的莫過于背部酷似滾筒洗衣機模樣的“奧利奧”造型設計,采用超感光4攝陣列:4000萬像素超大感光元件、16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800萬像素長焦、以及激光對焦鏡頭。
同時,華為Mate 30系列可以帶來5倍光學變焦、2.5cm微距攝影,支持雙感光防抖。
作為全球首款4000萬像素電影攝像頭的手機,華為Mate30系列能夠高效的捕捉被攝物體在發生瞬間變化時的精彩畫面,同時在暗光條件下能夠拍攝出超級夜景視頻。
巧合的是,就在9月16日,vivo“搶發”了一款背部主攝也為圓形的手機NEX3。幾天前,一加手機CEO劉作虎也親自爆料了一加7T Pro新機。
從圖中看,一加7 Pro也采用了這一設計,看來今年大家要統一從“浴霸”風改走“滾筒”風了。
4.可揮手隔空操控手機頁面
華為Mate 30系列支持AI隔空操控,揮手滑動瀏覽頁面,輕輕一握,就可截取屏幕。Mate 30系列還支持M-Pen手寫筆。
此外,華為Mate 30系列AI信息保護功能,可智能識別機主信息,陌生人注視屏幕時可隱藏消息內容,更好的保護隱私。
5.內置了集成的5G基帶模塊
余承東將Mate30稱為“第二代5G手機”。
這種說法主要因為Mate30所采用的麒麟990 5G芯片,它改變了以前外掛5G基帶的方式,支持NSA和SA兩種組網方式,兩個卡槽中可以任意4G+5G方式裝載,并可以在卡槽2中放入華為標準的存儲卡。
華為Mate30系列支持8個5G的頻段,內部放入了21顆天線,其中14根天線支持5G鏈連接。
跟4G相比,華為5G速度比4G了50%,余承東演示了Mate 30 Pro在中國移動的5G下行速度跑分對比視頻。
在5G爭奪戰面前,華為帶來了旗艦級的5G SoC,三星和聯發科面向的是中高端的5G SoC,而一向對新技術謹慎的蘋果,5G故事還未開始。
就在幾天前蘋果秋季發布會上,iPhone11的亮相并沒有帶來關于5G的動態,對此,庫克的說法是,“目前來說,5G還是有一點超前”。
他表示,蘋果經過市場調研后認為“整個市場不管是基礎架構還是芯片都還沒有足夠成熟,還不足以支撐推出一個高質量的產品”。
在蘋果看來,5G產業鏈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利用現在的4G和4G+技術,iPhone仍然能夠提供出色的體驗。因此并沒有給iPhone 11系列手機加入5G支持——他們在等待時機。
蘋果的“等待”,或許將為國內5G手機出貨量的大幅提升迎來窗口期。
不久前,全球數據分析公司Gatner發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數據。從數據來看,19年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同比下降了1.7%,從3.74億部下降至3.67億部。
其中,三星穩居銷售冠軍寶座,華為緊隨其后,小米第四,OPPO第五。這一銷量結果也與IDC最新的2019年上半年全球市場出貨數據完全一致。
在全球手機整體銷量下滑的趨勢下,華為上半年不斷依靠“創新”發力——P30系列,10倍混合變焦與50倍數碼變焦使得手機拍照能力進一步的提升;5G領域,華為也同樣不負眾望,Mate20X 5G版是市面上首批可量產的5G產品;Mate 30系列,迎來麒麟990 5G SoC芯片,首次將處理器和5G基帶集于一體,相比上代芯片,GPU性能提升高達39%,能效提升高達32%。
因此,在智能手機的普及達到飽和,且對于普通用戶而言,技術進步變得越來越不明顯的當下,創新和5G被視為刺激消費者買單的關鍵。
4G到5G對體驗提升的幅度不亞于當年從3G到4G的提升幅度。旗艦級的5G SoC 麒麟990,不但是華為近年來的一顆定海神針,也是給整個中國5G產業鏈注入的興奮劑。
Mate 30系列發布也預示著,5G手機的換機高峰即將到來。
全球范圍來看,美國和歐洲過去在4G LTE網絡的部署方面要早于中國,4G用戶滲透率主要在2010年~2013年迎來快速增長,滲透率從10%提升到70%,而中國由于建設晚且建站速度快,2年時間就實現了用戶滲透率從10%到70%的提升。鑒于5G建設我國相對領先,因此,2020~2022年將是5G換機潮。
雖然國內已經有多部5G手機問世,但5G產業鏈需要運營商、通信設備商、芯片商、手機廠商等上下游的共同推進。
今年6月,工信部正式向三大運營商發放了5G商用牌照,開始了國內5G商用的進程。國內運營商在基站建設上仍舊處于早期階段,5G套餐也并未放號。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就曾表示,2019中國移動將在全國建設超過5萬個5G基站,幫助全國50個城市實現5G商用。而等到明年開始,將進一步擴大5G覆蓋的范圍,幫助地級以上的城市實現5G商用服務。
如果要建設到農村,以及其他地級及以下的城市,可能還需要更長一段時間。
此外,隨著5G商用的推進,中低端消費者對于換機的渴望將與日俱增。但華為Mate 30系列5G版本高達近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已將大多數普通消費者拒之門外。
目前來看,高通和三星都不約而同的從中端芯片開始集成5G,華為若只有一款高端5G芯片,可能將失去其在中低端機的優勢——未來在消費者購買力、性價比等因素綜合影響下,中低端手機才是市場主力。
5G究竟能否成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反彈的一線希望,以目前的各大品牌公布的5G手機價格(基本在4000元以上)、運營商資費價格、網絡覆蓋、應用場景來看,短時間5G還不是那根“救命稻草”。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俞敏洪流露退隱之意?稱自以為是的努力,已成為新東方發展的障礙》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闊別五年重返網約車!周航掌舵曹操出行》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加速布局芯片!小米入股芯片公司尊湃通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