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鋅刻度,作者丨鄧曉進,編輯丨許偉
9月,信用支付成了炙手可熱的關鍵詞。
月初,美團推出名為買單的信用支付產品,模式與支付寶的花唄如出一轍。
中旬,關于騰訊內部正在孵化 “分付”這一信用支付產品的消息,甚囂塵上。雖然虛實難辨,但在業界還是引發了極高的關注度。
從支付寶的花唄到京東白條,到攜程和去哪兒的拿去花,再到唯品會的唯品花,再到美團的買單。從電商、出行到社交,信用支付的滲透呈現出無限擴張的趨勢。相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消費信貸將達到10萬億元級以上規模。由此可見,信用支付這塊蛋糕,未來還會很好吃。
那么,眼下信用支付競爭幾何?未來行業命運是何走向?也許能從用戶的故事得到啟示……?
王珊(化名),航空公司中層管理干部,2017年開始使用花唄。她告訴記者,之所以會使用花唄,原因有兩點,一是當成信用卡的補充,二是提高芝麻信用分。
王珊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她一年有大部分時間出差在外,而在外的一切開銷在沒有花唄的時代,她主要的信用支付方式就是信用卡,出門還額外帶一些現金作為補充,“因為那時候不是每個店都可以刷卡的。”
王珊回憶,曾經有一次出差到某個縣城參加活動,到了目的地才發現很多吃飯的店面都無法刷卡,而銀行網點也不多,取現金也非常困難。更尷尬的是賓館結算竟然也遇到無法刷卡,于是只好再跑去銀行取現金才解決了問題。至此之后,王珊但凡出差,要么出差前就備好現金,要么到了當地機場第一件事就是在ATM機上取足夠現金備用。
進入無現金時代之后,王珊覺得帶給她的便利真不是一點半點。
出門信用卡還是必備的,“進行大額支付的時候還是會用到信用卡”,但用花唄代替了現金的功能,“類似的信用支付產品提供的消費額度大都在一萬元以內,所以用來應付就餐、日常出行等小額支付非常方便。”她告訴記者,花唄的覆蓋面非常廣,“哪怕吃個早餐都可以用花唄支付了。”
而另一個吸引王珊使用花唄的原因是,積累芝麻信用。“租車、訂酒店、租充電寶……用芝麻積分就不再需要任何押金。”王珊告訴記者,免去押金支付和之后的退取環節,用戶體驗好很多。
當記者問起,是否考慮過信用支付帶來便利的同時會出現問題呢?“反正使用至今沒有出現什么問題”,王珊表示她都設置好了自動還款,她認為類似信用支付產品,只要按時還款應該就不會出什么問題。
記者隨后也做了一些關于信用支付產品使用的相關調查,結合上述采訪,記者發現,信用支付產品如今在年齡層25~36歲之間的接受應非常高,但多數都會選擇生活應用場景較為完整、延伸關聯應用較多的產品,例如支付寶的花唄,一方面有淘寶這個龐大的購物體系支撐,一方面線上線下可使用的覆蓋面比較廣。
呂楊(化名),從事廣告行業兩年。面對記者的問題,她都回答得簡單利落。
她告訴記者,她如今只開通了京東白條這一個信用支付產品。“現在每天都在加班,很少有時間去超市。”處在事業打拼階段的呂楊,早出晚歸,走著兩點一線的軌跡,一些生活必需品也都幾乎靠網購來解決,因此對京東這樣的網上大商超使用比較頻繁。
偶然的機會,在下單購買的時候,看到了“首次激活京東白條可以享受50元的優惠”,于是就開通了京東白條這個信用支付產品。
在后來的使用中,呂楊向記者表示:“有時候買個價格高點的產品,可以免息分期也挺好的,減少壓力,也沒有額外的費用。”
在采訪中,記者得知呂楊只開通了京東白條一個信用支付產品,對于其他平臺的相關產品,呂楊表示不會再開通了。
她向記者表示,其一是因為自己已經習慣在一個平臺購物,使用頻率比較高,另外開通其他平臺的產品又要走一遍流程覺得很麻煩;其二,擔心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支付產品的安全性;其三,開通產品多了害怕忘記還款,逾期未還款,會上征信,會對以后買房、買車甚至創業等貸款造成不利影響。
呂楊的這些顧慮,也代表了一部分用戶的想法。
記者通過采訪發現,大部分用戶會同時使用1-2個信用支付產品。使用的產品多集中在日常自身使用頻率較高,可以覆蓋線上線下相關應用場景的平臺。而像美團、攜程、去哪兒等平臺的信用支付產品,多數人會覺得沒有必要開通,因為使用的頻率并不高。
另外,就是用戶習慣很難轉移,大部分人在使用了信用支付之后,養成了一定的習慣,就不再愿意去做新的改變,除非某個平臺的新產品帶來的附加值或者優惠力度足夠大。?
“你怎么又欠這么多費,分這么多期?”“哎呀,我也不知道,用著用著就這樣了!”
一大早,金小蕾(化名)突然從床上彈起來,她驚覺自己錯過了這個月的唯品花還款日,要被扣逾期金了。
眼看著手里已經沒有余額了,金小蕾只能伸手向媽媽借錢,但因為這樣的事之前已經發生過很多次,所以金小蕾的媽媽一聽到就十分頭大。這天早上,兩母女的大戰就又一次拉開了帷幕。
其實從小,金小蕾就被媽媽以“女兒要富養”的心態培養著、嬌慣著。一直到上大學,金小蕾一個人去了外地,雖然家里給的生活費不少,但她的開銷卻越來越大。除去跟同學出去聚餐、逛街,網購也成為了她的一大愛好。
一開始,因為生活費有限,又無法辦理信用卡,所以金小蕾還比較節制。但后來,她陸續看到了不少支付寶花唄和京東白條的廣告,碰巧遇到了想買的一個美容儀可以12期免息分期付款,金小蕾便開通了花唄和白條。
盡管一開始的額度較低,只有7000元左右,但隨著她使用次數和金額的增加,額度也就慢慢上去了。每當遇到“雙十一”、“雙十二”“6·18”等活動時,她更是在商家推出的“分期免息”、“滿減優惠”中無法控制自己。
陸陸續續地,金小蕾已經不再局限于花唄和京東白條,唯品花、任性付、網易考拉白條也都用了個遍。
“原本想著每個月只要把分期需要付的金額控制在生活費的范圍里,就不會有問題,可沒想到最后還是收不住手。”金小蕾告訴記者,自己已經“失控”過好多次了,每一次都只能找媽媽來擦屁股。
畢業工作以后,這種情況不但沒有緩解,反而變得更加嚴重。一邊辦理了信用卡,一邊各平臺上的可用額度得到了大幅增長,金小蕾每月的消費變得更加離譜,連周邊的朋友都開始勸她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了,不然一旦其中一個環節沒控制好,就會全盤崩潰。
沒過多久,這樣的預言就成了真,因為使用的平臺太多,金小蕾已經記不太清各個平臺的還款金額和時間,所以就這樣逾了好幾次期。最后,金小蕾的媽媽終于忍無可忍,強硬地要求她必須關掉所有的信用支付平臺,信用卡也一并收起來,一定要改變她這樣過度的超前消費模式。
而金小蕾自己呢,也受夠了每個月要牢記7日、9日、13日、15日、20日等近十個還款日,計算著每個月如何還完所有的款項。關掉所有信用支付平臺之后,她反而深舒了一口氣,覺得自己一身輕松。
事實上,在記者的采訪調查中發現,使用多個信用支付產品的消費者不少都是從學生時代開始的。在經濟能力不夠,消費欲望又日益增長的情況下,超前消費無疑是最方便的解決方法。然而,由于規劃不準確、思想未成熟等原因,不少年輕使用者都很容易失控,最終出現逾期、無法償還、影響征信的后果。?
在移動支付的大浪潮中,信用支付一開始并非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不過隨著企業們對更多場景的積極開拓,信用支付也展現出了其他支付方式難以比擬的優勢。舉例來說,如在預訂酒店、租賃設備時,就能夠通過信用支付獲得預授權。
與此同時,如阿里巴巴、京東、美團這樣的行業巨頭,伴隨著細分業務的增多,自然誕生了對金融體系、支付體系、信用體系的強烈需求。打造自身閉環生態鏈,對企業未來各項業務的順勢推進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業務體系與信用支付手段之間其實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更好的業務體系為信用支付手段的推進搭建了夯實的基礎,而信用支付也為業務體系的進一步壯大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不過,信用支付既是塊香甜可口的蛋糕,也是把懸在頭上的利劍。某互聯網公司CFO兼執行董事Lucence向記者談道:“使用信用支付的用戶,大多是沒有信用卡,或者信用卡額度很低的用戶。那么,就注定這類用戶不是高凈值用戶,單戶消費能力總體不高,產生違約的概率較大。”
違約產生的風險,其實很大。對于用戶來說,征信的不良記錄會對未來的貸款產生不小的影響;對于平臺來說,僅靠一時優惠吸引來的消費者對業績增長的貢獻有限,同時壞賬率的增加也對平臺的發展不利。
而從外部來說,早在2018年,央行就開始對支付行業繼續保持嚴苛整頓與高壓監管態勢,斷直連、備付金集中存管政策的落地,對支付市場的未來影響已經產生,并且厘清支付機構的社會責任。
所以對于信用支付領域的新老玩家來說,想要接穩這塊香餑餑,的確需要明確自己的責任。除此之外,在白條、花唄等先入局者已經享受完第一輪紅利,并且擁有難以撼動的優勢時,也應該開始思考如何打造更強大的體系,擴寬更多的場景,并且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鈦媒體作者介紹:“鋅刻度”記者團隊,(公眾號ID:znkedu】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