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任正非:華為要研究的下一個前沿領域是人工智能,5G是“小兒科”
9月19日,華為心聲社區刊發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9月9日接受《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采訪的紀要。任正非表示,華為要研究的下一個前沿領域是人工智能,建設支撐人工智能的平臺。以下是關于人工智能方面的對話:
托馬斯·弗里德曼:隨著摩爾定律趨近極限,華為要研究的下一個前沿領域是什么?是6G還是基礎科學研究?您想要攀登的下一座大山是什么?任正非:人工智能。托馬斯·弗里德曼:您能具體解釋一下嗎?為什么人工智能是華為要攀登的下一座大山?華為會怎么做?任正非:我們是建設支撐人工智能的平臺。
托馬斯·弗里德曼:您說的平臺是軟件平臺嗎?任正非:硬件和軟件平臺。我們的昇騰AI集群,1024節點,9月18日發布,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最快的人工智能平臺。我們不是自己來做人工智能的各種應用功能,我們是提供了一個平臺來使能全社會的AI。
托馬斯·弗里德曼:現在有沒有華為的競爭對手也在做同樣的快速AI引擎?華為在這個領域是后來者趕上還是引領者?任正非:Google、英偉達都能做同樣的事情,只是我們目前做得更好。
托馬斯·弗里德曼:非常強有力的AI引擎未來十年將帶來怎樣的影響?社會將發生怎樣的變化?任正非:我們的生產線可以20秒下線一部高性能手機,生產線上基本不需要人工。如果你有時間,可以去參觀一下。托馬斯·弗里德曼:未來呢?是不是兩秒就產生一部手機出來。任正非:未來更厲害,人工更少、生產更先進。但不會是兩秒這么短時間。
任正非:我認為,您的信息轉發出去以后,會發生事情的。美國的人工智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美國的超級計算機是世界最發達的,美國有超級數據存儲能力,但是兩者之間必須要有超速聯接,如果走普通的“公路”,汽車到達時也沒有用了。
托馬斯·弗里德曼:這就是為什么要5G?任正非:對。需要用光纖聯接起來,需要用5G聯接起來,這兩者美國都非常短缺。美國寄希望于6G,華為的6G研究也領先世界,但我們認為6G在十年以后才可能正式投入使用。美國不應該錯失這十年人工智能發展的機會,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是3-4個月翻一番,所以我們都要去追趕。可能趕到的時候,我已經不在了,但是人類社會不會因為我在不在而停下發展。
其實,任正非早就意識到了人工智能的重要性。9月6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任正非接受BBC故事工場紀錄片采訪的紀要,任正非也談到了5g和人工智能:大家知道,5G實際上是一個“小兒科”的產品,5G是人工智能的支撐系統,因為它有低時延的優點。而且5G的上行帶寬非常寬,適合企業把數據送上云去。4G以下是人與人之間在通信,現在5G還可以完成物與物、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通信,包括控制,大量適用于這個體系。我們現在還沒有考慮鴻蒙系統怎么能轉移到手機上來,即使要轉過來,也是需要幾年時間建立合理生態,短時間做不到,還需要一個過程。
任正非表示,5G時代是建立超速聯接,未來人工智能還是馮·諾依曼的計算機架構:超級計算機、超大規模存儲、超速聯接。美國有超級計算機,也有超大規模存儲,本來美國可以把人工智能做到世界領先,但是如果它沒有超速聯接,它在人工智能上就會落后一步。5G只是一方面,光纖也是一方面。
任正非表示,中國也有超算中心、超大容量存儲,如果中國大規模使用5G和光的系統作為聯接,中國有可能在人工智能又走到前面。所以,5G只是“小兒科”產品,美國太忽略它,可能是它決策上的缺點。我認為,整個社會未來最大的機會窗是人工智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