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筆者將根據珀萊雅泡泡面膜的走紅路徑,總結出了一套爆款制造模型。
搶占流量的戰役,一時一刻也松懈不得,小紅書因下架風波剛冷清一陣,抖音帶貨強勢崛起。
7月,在抖音上飛速躥紅了一個超級護膚爆品——泡泡面膜。
如果你常刷抖音,最近一定刷到過:博主拿出一張黑色的面膜,貼在臉上后面膜會自己發出泡泡,號稱「臉越臟泡泡越多」。
▲ 來源:抖音用戶-小丸子的日常
定睛一看,做出這款抖音爆品的,是一個國產日化老牌——珀萊雅。
珀萊雅泡泡面膜在7月登頂「抖音美容護膚榜」第1名,賣出80萬盒,幫助珀萊雅面膜銷售額從2000多萬增至6000萬。(數據來源以下,7月珀萊雅阿里全網面膜銷售額)
▲ 來源:草叔消費升級研究
其實,大部分國貨老牌在流量種草、社交媒體制造「網紅」的時代,日子并不好過。
在消費轉型期,他們沒有及時轉換新打法,產品“顏值”和“網感”都有欠缺,大部分仍在靠線下傳統渠道銷售。
珀萊雅也是其中之一,珀萊雅03年創立,一直是面向二三線日化渠道,主要戰場在線下的國內化妝品專營店。
17年開始一直在想辦法轉型,采取新營銷手段,這次打造了一個超級爆款,終于成功突圍。
在泡泡面膜走紅之路中,我發現幾個有趣之處:
首先,原本靠線下驅動的珀萊雅,這次泡泡面膜在初期90%銷量都來自于線上,并且60%來自于淘寶站外的引流,直到最近刷爆全網后,銷售比例才降到了70%來自于線上,40%來自于淘外。
根據飛瓜數據,目前抖音平臺上關聯了泡泡面膜的視頻累計達750余條,涉及達人超過500名,珀萊雅用海量的密集投放達成種草收割。
▲ 來源:草叔消費升級研究
其次,面膜是個大品類,已經成為紅海態勢,差異化很低,珀萊雅原先的定位是做海洋護膚品,面膜本不是珀萊雅的強項,卻用這樣一款單品逆襲,在7月賣到了阿里全網面膜銷售品牌第二名(原先偶爾才能上榜)。
▲ 來源:草叔消費升級研究
泡泡面膜也并非珀萊雅首創,但珀萊雅賣火了之后帶動了這個品類,如今各家都開始做。
▲ 其他的泡泡面膜,數據來自飛瓜
于是我很好奇,珀萊雅泡泡面膜為什么能爆火?其他品牌可以依樣畫葫蘆,復制出另一個爆品嗎?
對珀萊雅而言,單品突破讓它從老牌國貨的困境中殺了出來,后續是不是能再創輝煌?
根據珀萊雅泡泡面膜的走紅路徑,我們總結出了一套爆款制造模型。
沒火的產品各有各的無趣,但是抖音爆品,都有著一些相似的「爆款屬性」。
首先,我們先談談現在社交媒體環境和投放形式。
社交媒體1.0是圖文形式,主要微信和微博生態,適合主打功能,講解利益點和打人設。
2.0是以小紅書為代表的社區顏值形式,以漂亮的封面圖,或者美人美物的前后對比圖吸引人。
那3.0,大多為15秒的短視頻,則是開辟了更加短平快,抓眼球,抓劇情的奶頭樂形式。(嘆氣
怎么打造短視頻時代下抵抗無趣生活的新奇感?其實就是要做“反常識型”+“能對視覺產生沖擊”的產品。
面膜在平時,我們都是敷在臉上,然后就做個安靜的美少女。但是這款面膜卻擁有了洗面奶的既視感,會自動發泡,它沖破了原來大家對面膜的聯想,變成了反常識。
仔細分析一下抖音上火的產品大多都有這個「反常識」的特性——海底撈的新吃法,會射錢的生日蛋糕。
其次,這種反常識型的產品得視覺上帶來沖擊——自帶特效。
抖音上好幾個推廣泡泡面膜的博主,都喜歡拿發泡,甚至到整個臉被泡堆滿的畫面來引起大家的反應。
還有一個類似的產品就是Rever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