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布斯與數據合作伙伴Meritech Capital共同制作了一份榜單,發(fā)布美國最有前景50家AI企業(yè),排名第一的是華人創(chuàng)辦的Nuro公司。據Nuro公司官網介紹,公司主要任務是開發(fā)小型配送無人車,專門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問題。Nuro外表比一般的轎車和SUV小巧一些,有行業(yè)外媒曾將其比喻成一個“帶輪子的巨大午餐盒”。
Nuro兩大優(yōu)勢卡位無人車市場
2018 年,Nuro與美國營收規(guī)模最大的生鮮零售商 Kroger 合作,為位于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Kroger 旗下超市 Fry's Foods 附近的顧客提供無人車配送服務,目前其無人駕駛送貨車已為得克薩斯州的購物者完成了數千次送貨。
科技媒體Ars的留言板上,一位來自鳳凰城,患有嚴重韌帶損傷的居民表示,低價方便的Nuro讓她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以前,她經常需要一次買夠多天的食物,囤積在冰箱里,Nuro的出現終于讓她每天都能吃到新鮮的蔬菜水果。
無人車外型
自2017年以來,智能駕駛在國內外掀起行業(yè)熱潮。這家無人車為何能受到這么高的評價?據車云網相關行業(yè)文章分析認為,Nuro區(qū)別于其他競爭對手的優(yōu)勢在于以下兩點。
一是機器替代人工,節(jié)省成本的想象空間。目前,無人駕駛物流配送市場的規(guī)模巨大,增長潛力驚人。2018年中國快遞件數已經突破了500億件。其中還沒有包括將近200億單的外賣和生鮮的即時配送需求。為了應付每天將近2個億的訂單,每日活躍的騎手和快遞小哥數量,據稱將近500萬人。
阿里創(chuàng)始人馬云也認為在6年左右,包裹配送量會增加10倍。但是到在2025年左右,中國的快遞小哥和騎手們不可能增加到1.5億人。哪怕是給5000萬人發(fā)工資,這里的人員成本也會將近5萬億元,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而且這是一個會不斷變大的數字。哪怕我們發(fā)得起這筆工資,但中國沒有這么多的勞動力,Robo-Delivery是唯一的出路。
美國也如此,而且美國的勞動力成本是更大。根據公開信息顯示,美國超市山姆大叔快遞小哥的時薪價格隨著城市的區(qū)別在15-35美元之間浮動。這意味著,平均一個藍領快遞工人,在一年之內,就會輕而易舉地干掉5萬美金。用機器替代人工,有著無限的想象空間。
二是對于自動駕駛而言,Robo-Delivery比Robo-Taxi更容易實現商業(yè)化落地。Robo-Taxi運送的是人,而Robo-Delivery運送的是貨,對安全的要求也會完全不同。這將導致政府在監(jiān)管的時候會更加寬容,不用像Robo-Taxi那樣草木皆兵。此外,此前Nuro發(fā)布自家自動駕駛安全報告中還指出,它在自動駕駛系統的設計上,內置了一套“自毀”程序,使得配送小車在任何緊要關頭,為保護外部行人的安全,可以啟動“自毀”程序,損失車上的貨物和自己。
此外,在時速上,無人物流小車的時速不超過25英里/小時,對整個自動駕駛系統的性能要求更低。Lidar使用低線束的激光Lidar就行,AI計算芯片的性能也可以弱一些,線控底盤要求相應也會更低。Nuro首席執(zhí)行官Ferguson曾表示:“你可以更保守地駕駛,因為車里沒有會因此感到沮喪的乘客。”相對而言,Robo-Delivery在運營路線上更加固定,前期甚至可以在一些園區(qū)里面,配合著V2X的設施率先展開商業(yè)化落地運營。
資本:
不差錢的初創(chuàng)公司,9.4億美元刷新自動駕駛領域最高融資記錄
Nuro成立于2016年,僅用兩年多的時間成為擁有最多資金的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今年2月11日,Nuro獲得軟銀9.4億美元的融資,刷新自動駕駛汽車領域最高融資記錄。
據路透社報道,這筆投資來源于規(guī)模高達1000億美元的軟銀愿景基金,該基金通常會收購處于成長期的科技公司的大筆股權。在接受軟銀巨額投資之前,Nuro公司A輪融資已經吸引了包括高榕資本、真格基金等機構以及網易創(chuàng)始人丁磊等在內的投資方,融資總額達9200萬美元。
數據來源:天眼查
團隊ip很重磅
硬核“谷歌系”初創(chuàng)公司,成員行業(yè)履歷豐富
有國內一家頭部自動駕駛公司CEO曾介紹,“軟銀這次投Nuro,最主要的還是看重他們的團隊。”Nuro兩位聯合創(chuàng)始人分別為前谷歌無人車團隊首席軟件工程師朱家俊與谷歌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負責人、首席工程師弗格森。
綜合媒體公開報道,聯合創(chuàng)始人朱家俊本科畢業(yè)于復旦大學,隨后前往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繼續(xù)深造。在一次國際展會上,朱家俊邂逅了當時谷歌街景團隊的核心成員Luc。出于對人工智能的共同興趣,兩人相一拍即合。隨后,朱家俊來到Google實習并在街景項目中嶄露頭角,他提出“click-to-go”的新想法,并獲得專利。最后,朱家俊終止在弗吉尼亞大學的Phd課程,加入谷歌并繼續(xù)工作了8年半。在谷歌時,朱家俊是谷歌街景部門的首席工程師,之后,谷歌自動駕駛項目從街景部門獨立出來,而朱家俊也成了谷歌自動駕駛項目的創(chuàng)始元老之一。負責帶領環(huán)境感知技術和仿真模擬的研發(fā)。
而另外一位聯合創(chuàng)始人弗格森在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后,于2011年來到了谷歌。由于卡內基梅隆大學一直都是研究自動駕駛技術的最頂尖機構,因此弗格森來到谷歌之后擔任了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技術的首席工程師。創(chuàng)立Nuro之前,朱家俊和弗格森在谷歌自動駕駛汽車團隊一起共事了6年。2016年年底弗格森與朱家俊一起離開了谷歌,創(chuàng)辦了Nuro。從那時開始,Nuro就不斷吸引來自于谷歌、蘋果、特斯拉、Waymo和通用等公司的各領域人才,團隊規(guī)模和實力日漸強大。
Nuro創(chuàng)始人朱家俊(右)和弗格森(左)
不僅如此,Nuro團隊聚集了眾多來自谷歌、Waymo、蘋果、特斯拉、通用汽車、優(yōu)步、Twitter等科技公司的科研、工程和產品人才。自動駕駛團隊包含了2007年美國國防部自動駕駛汽車比賽冠軍隊成員,三位來自谷歌的首席工程師分別負責了三代谷歌自動駕駛汽車的軟硬件核心技術研發(fā),以及蘋果自動駕駛汽車的資深部門負責人。機器人算法團隊包含了很多來自全世界一流名校的畢業(yè)生,包括卡內基梅壟斯坦福、加州伯克利、麻省理工、普林斯頓、哈佛、牛津、北大、復旦等。人工智能團隊包含了ImageNet的往屆冠軍和Deepmind的前成員。
出品:
采寫:南都實習記者 紀蘇蕓 南都記者 任先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