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團大數據解讀福州餐飲發展 本土品牌喜提“三料冠軍”
如今,“找餐廳,上美團”已成為老百姓的生活習慣,而美團大數據則成為最能讀懂榕城餐飲消費的工具。9月17日,美團點評《中國餐飲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福州解讀會召開,美團點評餐飲學院院長白秀峰為現場近千名福州餐飲從業者分享“吃飯”這件事兒,使其從數據層面感知福州餐飲業的新變化。
《報告》顯示,作為中國連鎖餐飲龍頭省份的省會城市,福州隨處可見規模化的連鎖餐飲品牌。在門店數排名、訂單量排名、品牌熱搜榜單中,本土品牌華萊士不負眾望,問鼎三榜。在消費金額占比方面,火鍋占比26.68%,位居第一。在消費群體方面,女性占比57.4%,成為消費主力軍。值得注意的是,在年齡分布上,80年代以后的用戶占比達91%,其中00后占比已高達12.5%,線上用戶年輕化趨勢明顯。
連鎖經營成福州餐飲發展特色 本土品牌全面開花
“在福建,0-10家店是探路,10-100是規范,100家以上才算是發展。2-4年間發展200家店的品牌有很多。”在福建餐飲業內人士看來,連鎖經營已成為福建餐飲品牌發展的一大特色。
總部坐落在福州的華萊士目前已在全國開店超過10000家,成為門店數排名第一的福州餐飲品牌。在其他方面,華萊士的表現依然搶眼,包攬了訂單量排名和品牌熱搜榜冠軍的位置。門店數排行榜前十的淳百味、瑪格麗塔等本土品牌也在福州集中開店,站穩腳跟。
事實上,連鎖餐飲品牌扎堆的小吃快餐品類,一直以來都是餐飲業的最大賽道。美團大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重點餐飲品類門店數量占比排名中,小吃快餐品類雖較2017年有所下降,但仍以44.3%的占比遙遙領先,最大賽道的地位無可撼動。從區域數據看,小吃快餐、飲品店、水果生鮮、面包甜點和川菜成為福州門店數前五的餐飲品類。其中水果生鮮、川菜的門店增速較為明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富起來的福州人在吃飯這一問題上更舍得花錢了。《報告》顯示,2018年福州重點餐飲品類人均消費價格前三名分別是自助餐、日本菜、江河湖海鮮,其中日本菜漲幅最大,同比上漲11元。
作為福州本土餐飲品牌,雍和會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斬獲交易額榜單第一,成為“吸金力”最強的餐飲企業。本土品牌1718海鮮火鍋緊隨其后,名列第二。值得注意的是,交易額榜單第三名為海天盛宴,與前兩名同屬江河湖海鮮相關品類,直接反映了福州作為一個沿海城市的飲食特點。此外,在現場發布的必吃榜上,老福洲徐記(斗東店)、沒牙伯花生湯店等本土品牌紛紛入榜,撩撥著福州人的味蕾。
中西結合還養生 時尚飲品成商圈成引流標配
作為中國最早連接世界的城市之一,福州餐飲業展現出高度開放融合的發展趨勢。以2018年福州熱搜餐飲品類為例,前三分別是牛排、粥、麻辣燙。牛排是西餐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而麻辣燙則是遍布中國的平民美食。有趣的是,粥類食品異軍突起位列第二,成為當前消費者對于健康飲食觀念越來越重視的真實寫照。
福州餐飲業的這種開放融合兼顧養生的行業特點,與消費人群結構有著直接的關系。《報告》顯示,90世代正在成為消費人群主力,90年代以后的用戶占比高達58.6%,其中00后用戶占比已高達12.5%。高度自由的年輕群體,擁有更加多元化的餐飲需求,特別是逐漸擁有穩定收入的90后群體在消費選擇上也擁有更多的自由度。如何抓住這些年輕人的胃,成為當前餐飲品牌急需考慮的問題。
從性別角度看,女性消費者占比57.4%,是福州餐飲消費主力軍,“她經濟”成為業內最大蛋糕,而這也為飲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在品牌熱搜榜前十的隊伍里,網紅飲品貢茶擊敗肯德基、德克士、漢堡王等一眾國民度較高的大牌連鎖企業,位居第四。而在福州最熱門的三大商圈中,兩個商圈的飲品類門店占比達到或超過15%。
在國家倡導數字化經濟轉型的當下,用互聯網思維重新解構餐飲顯得十分必要。美團點評餐飲學院院長白秀峰表示,以用戶需求為中心,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美團希望幫助餐飲行業更好地了解中國餐飲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習慣、審美與邏輯,讓他們作出更優化的經營決策。中國餐飲業每一天都會出現“新事物”,這要求餐飲從業者必須對行業變化保持高度的敏感。而海量且真實的行業數據則是我們感知行業變化最重要的助力之一。
中國人的餐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餐飲業在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中順勢而起,于去年沖過了4萬億的大關。面對更大的市場、更新的競爭模式、更多元的餐飲需求,尋求行業數據的幫助成為業內從業者的共同選擇。新餐飲時代,需要有新的經營方法論,美團《報告》的發布正是一次挖掘行業數據價值提供決策參考的成功嘗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