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國內著名短視頻平臺快手計劃將于明年赴美上市,并且將在IPO前以250億美元的估值尋求融資。近年來國內短視頻快速發展,平臺層出不窮,但抖音和快手一直位居行業前列,其中快手在經過改革之后,得到了騰訊的支持,不斷加大商業化和用戶增長力度,此次尋求上市或許就是為了進一步探索商業化的邊界。
同時也是為了應對來自字節跳動的競爭。隨著互聯網紅利消失,市場逐漸飽和,抖音和快手想要發展并不容易,因此兩者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于用戶的爭奪進入白熱化階段。快手搶先上市或許可以占據先機,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從而進一步加速商業化發展,應對與字節跳動的競爭。
但快手的上市之路并不好走。雖然快手的直播發展較快,在社交,流媒體上面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也面臨幾大問題,例如與抖音之間的差距,海外市場發展不順等等,這表示快手想要獲得市場的支持,給投資人講一個好故事并不容易。不過這也表明快手更需要搶先字節跳動上市,如果落后字節跳動,或許將面臨更大的發展問題。美股研究社將持續關注他的后續發展。
快手加速商業化發展,赴美上市搶先字節跳動
快手和字節跳動的競爭越發激烈,甚至可以說到了關鍵時刻。一方面當前市場環境逐漸改變,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這使得兩者對于用戶的爭奪將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短視頻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商業化逐漸成熟,兩者背負的營收壓力也在擴大,這將進一步激化兩者的矛盾。快手如果能率先上市,或許能減緩來自字節跳動的壓力。
(1)短視頻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快手與字節跳動互不相讓
快手和字節跳動的競爭直接體現在用戶和人員的爭奪上。我們看到隨著市場的變化,獲得用戶的邊際成本越來越高,兩者的競爭也越發激烈。在用戶上,快手逆流而上,爭奪抖音的一二線城市用戶,抖音則加速下沉爭搶快手的三四五線,甚至農村用戶。根據36氪發布的《5月互聯網行業經營數據》顯示,5月快手和抖音的用戶重合度達到了46.5%,較上月的44.8%再次上升。
在人員上,兩者也在爭奪MCN機構和相關人才。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斌在公開場合曾披露過數據:快手前100名的大V有70個是抖音用戶,抖音前100名的大V有50個是快手用戶。可見兩者大V用戶的重合度高,這就直接導致兩者對于人才的競爭加劇,從今年起,快手開始大范圍簽約MCN機構,而以前這是抖音的重點目標。
(2)短視頻進入存量時代,快手加速商業化追趕抖音
當前短視頻市場已經逐漸飽和,這成為了快手和抖音矛盾加劇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前短視頻市場平臺甚多,除了抖音快手以外,微博,B站,愛奇藝等視頻平臺也有短視頻功能。這導致短視頻賽道已經十分擁擠,想要搶占用戶并不容易,在此背景下,商業化成為抖音快手發展的重點方向。
抖音在商業化方面一直很積極,而曾經緩慢發展的快手近年來也加速商業化發展。據媒體報道,2017年底,抖音和快手同時接通了購物車和電商功能。2018年10月30日,抖音、快手同時在北京發布商業化進展。快手過去對于商業化并不著急,主要是考慮到用戶生態,當時的市場更適合增加用戶,2017年,阿里的銷售希望用1000萬的價格購買快手的開屏廣告就被拒絕。但隨著環境改變,存量市場的到來,再加上大股東和競爭對手抖音的壓力,快手也不得不加速商業化發展。
(3)快手和字節跳動公布營收目標,快手提出三大發展方向
在激烈的競爭之下,兩者不約而同的增加了營收目標。字節跳動今年的目標整體收入為1200億,抖音的收入預期為500億。快手商業副總裁嚴強表示,為了沖刺3億DAU的目標,2019年快手商業的營收目標將在原先的百億基礎上增加50%。從兩者的行動和目標制定中可以看出,兩者在商業化方面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快手為應對字節跳動提出了三大發展方向。直播,電商和廣告。在廣告上,截止2018年底,快手的廣告收入在20億左右,今年預計為100多個億。在電商上,據媒體報道,去年的"快手賣貨節"上,粉絲4000多萬的散打哥3個小時達到5000萬的銷售額,11月6日當天更是完成了1.6億元的銷售額。可見快手的電商并不弱于抖音。直播上,2018年快手直播收入達到200億元左右,相關人士預測,今年營收可能達到300億元左右。由此可見快手直播的強勢之處。
估值達250億美元,但資本市場故事并不好講
在快手要上市之際,字節跳動也傳出了上市的信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字節跳動計劃于今年或者明年上市,目前估值達到了750億美元。遠遠高于快手的250億估值,這對快手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而且快手選擇此時上市或許并不明智,Uber、Lyft、slack等都遭遇滑鐵盧。可見快手的上市之路并不容易。
(1)快手估值或存在高估嫌疑,此時上市時機可能并不算好
快手目前估值為250億美元,但其中可能存在水分。我們看到快手2019年快手的營收目標為300億元,與百度的千億營收相比差距較大,而截止發稿,百度的市值僅為386.81億美元。若以營收作為對比標準的話,可見快手市值存在水分,這可能將影響他上市之后的表現。
而且,當前市場情況可能不利于快手的上市。今年以來,多家公司上市之后紛紛暴跌,包括Uber、Lyft、slack等著名公司,其中Uber上市即破發,IPO頭兩個交易日跌近18%。Lyft股價更是做了過山車,上市12天,股價下跌22%。Slack發布財報后股價更是暴跌一度超過15%。可見目前的上市環境并不算好,若是快手打算此時上市,這將嚴重影響他的上市表現。
(2)快手講述三大故事,商業模式或成快手特色
目前快手有三大發展方向。一方面是直播,除了一般的生活直播以外,快手正在大力發展游戲直播。相關數據表明,截至2019年上半年,快手站內游戲相關內容的發布量已超5億,點贊數超100億,作品評論數超15億,內容分享數超1.2億。與斗魚、虎牙等專業游戲直播平臺不同,快手游戲直播對象并非專業電競游戲愛好者,而是包括下沉市場用戶在內的廣大游戲用戶。這樣相比,快手的用戶群體更大,用戶量更多。
另一方面是快手也可以通過直播發展社交。我們看到與抖音注重內容不同,快手更加注重人。不管是直播帶貨,直播打賞,快手都更加注重人和人之間的信任關系。而國內的陌陌,國外的snapchat側重于陌生人交友,男女關系。這與快手的信任交際不同,導致用戶更愿意在快手上與熟悉的直播打交道,粘性更強。
后,快手也是流媒體應用,在流媒體上或許有一定的優勢。近快手經營范圍發生變更,新增電影發行、電影制作兩項業務。而且快手于2018年收購了Acfun,正在發力長視頻領域,這或許顯示快手正在擴大在流媒體上的建設。未來快手有可能偏向奈飛的發展軌跡,在2009~2018年的十年間,奈飛創造6168.47%的漲幅,可見流媒體市場的發展潛力。
除了三大發展方向以外,快手還需要向市場展示自己的商業模式。拼多多講了一個迪士尼+好市多的故事,快手也需要向市場證明自己的商業模式是可行的。前面提到快手在直播,社交,流媒體上都有一定的發展優勢,若是能將三者結合,或者重點發展其中某一項目,或許將有利于市場理解快手的發展方式。
快手赴美上市,仍然存在三大難關
資本的故事不好講,快手自身也面臨諸多問題。在與字節跳動的對比中,我們看到快手落后抖音,在市場分析中,我們看到快手海外發展不順,國內市場面臨天花板,在投資分析中,我們看到騰訊對于快手的態度曖昧,微視的存在始終是兩者心中的一根刺,因此,快手赴美上市并不容易。
(1)短視頻頭部效應凸顯,快手用戶量落后抖音
快手抖音競爭加劇導致了行業頭部效應逐漸凸顯。而頭部效應有助于快手擴大規模。騰訊很早就推出了微視,小米也推出了朕驚短視頻平臺,但目前短視頻領域頭部用戶已經逐漸成型,其他企業難以進入。目前的頭部用戶包括抖音,快手,B站,微博,小紅書,西瓜,火山等等。抖音和快手位居前列。隨著頭部效應逐漸凸顯,用戶可能將會逐漸集中到頭部平臺,屆時快手的用戶量可能將快速增長。這將有利于他提升上市之前的表現。
但快手用戶量落后抖音卻難以扭轉,差距甚至會加大。截至2019年7月,抖音的國內DAU已超3.2億,5月份快手官方宣布日活用戶達到2億。可見兩者之間的用戶量差距較大,即使用戶集中,快手在用戶量上也難以比肩抖音。
(2)海外市場缺失,中國市場面臨天花板
與抖音的差距還體現在市場上。據國外統計平臺SensorTower報告顯示,在2019年diyi季度,TikTok全球安裝量總和超過11億次。而快手的海外版目前在巴西的DAU僅為300萬,雖然快手即將重新海外項目,但抖音海外發展迅速,快手恐怕難以與之競爭。而國內市場用戶也觸及的天花板,前面提到目前國內短視頻市場轉而存量市場,這意味著快手增加用戶的邊際成本越來越高,想要增加用戶并不容易。
(3)騰訊仍未放棄微視,與快手關系曖昧
我們注意到騰訊對快手的態度依然較為曖昧。首先騰訊旗下有微視這個品牌,而且從前不久微視的推廣活動來看,騰訊并不打算放棄微視,這或許與投資快手有所沖突,畢竟雙方是競品關系。其次,若是快手能夠順利上市,騰訊對于快手的控制力有可能會加強,屆時,雙方關系將發生變化。目前騰訊占股約為30-40%。據國金證券分析,騰訊可能會繼續加深與快手的合作,派駐董事、將其納入聯營公司范疇。兩者的關系還有待進一步的分析調查。
綜上所述,快手赴美上市一方面是出于自身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狙擊字節跳動,畢竟抖音與快手的競爭接近白熱化,已經從下沉市場蔓延到海外市場。快手想要給投資者講個好故事并不容易,三大難關都不容易解決。美股研究社也將持續關注他未來的上市表現。(來源:美股研究社,侵刪)
?
轉載請注明:愛盈利 ? 快手或將赴美IPO,率先上市能否成功狙擊字節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