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信息安全意識才是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的最好保護傘
魯網9月17日訊(記者 宋淼)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網絡安全,在9月16日當天舉行的2019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山東省活動啟動儀式上,國家信息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文仲慧為大家解讀網絡安全形勢。會后,記者對文仲慧進行了采訪。
國家信息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文仲慧
文仲慧提出,網絡安全意識尤為重要,建議各大企業網絡信息系統進行定期網絡安全風險評估,邀請既不是網站運營單位也不是網站本身的第三方機構,每半年到一年進行一次網絡評估。據了解,今年5月,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2.0標準出臺,《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要求》、《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安全設計技術要求》等國家標準正式發布,將于今年12月開始實施。“有些網站比較重要,要定期做風險評估,確保網絡安全環境。”文仲慧表示,在網絡安全風險評估中,有一個較為重要的檢測項目——滲透測試。滲透測試一般來說是模擬黑客,對網站進行攻擊,從而發現網站漏洞,以便及時修復。網絡安全等級共分為5級,常見的為前三級,定義為3級以上的網站,應每年借助第三方進行檢查并把檢查結果上報給公安部門,而2級及以下的網站應定期自我評估,從而時刻監控網絡安全。
對于個人或者家庭來說,文仲慧認為,網絡安全意識才是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的最好手段。“個人信息總在不經意間泄露,例如,在手機下載各類APP時,允許軟件訪問手機上的信息,個人信息通過軟件上傳,從而將自己信息泄露,所以要養成良好網絡信息安全意識,沒有必要的軟件就關閉其訪問權限。”平日生活中,文仲慧建議個人在存儲信息時,使用2個U盤,個人信息與工作信息分類儲存,對自己的信息進行保護。網絡信息安全不僅僅是要靠提升各種技術來保護互聯網的安全和暢通,更需要所有人提高安全意識,打造安全、綠色的互聯網環境。
作者:宋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